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前言
有病不就医,却在综艺上诉苦?
赵露思的团队到底想干嘛?
《小小的勇气》一夜之间登上数十条热搜,被全网怒喷!
被网友质疑拿抑郁症“洗白”的赵露思,到底做了什么?
网友直言:
把山区当做秀场,赵露思的何不食肉糜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
01
有病不去看,却跑到综艺上作秀?
赵露思的新综艺又翻车了!
近期抑郁症好转的赵露思加盟综艺《小小的勇气》,却没想到一开播就被骂上了热搜!
赵露思的经纪公司打着“0片酬公益综艺”的旗号,却似乎并未如其宣传的那般纯粹。
这档公益综艺打着 “零片酬” 的高尚旗号,本应是聚焦山区贫困人群真实生活,为他们送去帮助与希望的温暖之旅。
然而,镜头所呈现的内容却让观众大跌眼镜。
在综艺中,赵露思身穿华丽的藏服跳舞、写日记独白。
这些镜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村民和孩子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在节目中只是作为背景板出现。
节目中,赵露思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山区穷人,却被无情忽视。
这种明星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力不平等,让不少观众感到愤怒和失望。
公益节目本是为山区博取关注,改善现状。
但赵露思却好似将综艺当成了自己的秀场。
然而,这并不是最过分的。
真正让她被骂上热搜的,是她在山区村民面前频秀“优越感”!
02
初到目的地,赵露思走走停停,不忘打卡拍照,与预期的公益氛围格格不入。
到达目的地后,她也只是简单寒暄,便准备休息,还让村民帮忙搭建帐篷。
赵露思身体不适可以理解。
但她没有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反倒指挥村民?
被网友质疑:“这不是来做公益的,像是来度假的。”
若说她雇佣村民为她工作倒也罢了,但节目中并没有看到她对村民的感谢。
反倒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始终像个局外人,无法融入山区。
利用明星特权,上演“何不食肉糜”式表演?
节目中最具争议的片段之一,是赵露思观看山区孩童攀爬悬崖采松茸的视频后,脱口而出的“好酷”。
在她眼中,这种与死神擦肩的生存挣扎竟被解读为“冒险精神”。
全然忽视背后因贫困被迫冒险的残酷现实。
将苦难浪漫化的视角,被网友称为“现代版何不食肉糜”。
当村民因生计凌晨劳作、老人为五元差价反复恳求时。
赵露思却在镜头前大谈“每天只睡两小时”的明星压力。
甚至要求村民为她的帐篷消毒、专人做饭,将公益现场变为“明星度假村”。
在综艺中,面对非遗传承困境,赵露思却质问老手艺人:
“为何不传手艺,是否自私”。
张嘴就来的指责,却没看到山区青年流失、手艺难以谋生的困境。
更离谱的是,她竟然在山区中“秀英语”?
她用英文词汇“studio”询问村民工作场所,在对方茫然时反复解释,被网友怒骂:
不会说中文吗?在村民面前秀英语真的好意思?
而她作为公众人物,对拐杖的认知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赵露思的言论迅速登上热搜。
开播当天,甚至贡献了十几条热榜!
在后续的节目中,赵露思也并未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而是频繁诉苦。
她向村民抱怨原生家庭的不幸,父母管教过严,试图塑造一个被迫进入娱乐圈的悲剧形象。
但了解她的粉丝都知道,她生病时她的母亲24小时陪护。
早年因网红照走红,也是赵露思父亲砸资源请汪涵在节目中力捧她。
父母的付出赵露思只字不提,却在节目中诉苦?
频频在节目中卖惨,赵露思的口碑实现了两极化。
不少粉丝同情她:
做什么都是错。
但更多的网友讽刺:
有病就好好休息,别来祸害公益综艺。
那么,赵露思真的病的那么重吗?
并不见得!
03
有网友爆料:
赵露思有“卖惨,作假”的嫌疑。
抑郁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很长时间,但赵露思却在短时间内就宣布康复并复工。
这种快速康复的速度让网友直呼“医学奇迹”。
甚至医美博主指出,赵露思描述的症状与肉毒素中毒相似。
但赵露思的身体实况我们并不清楚。
或许个人身体差异不同,赵露思恢复更快也说不定。
但当日赚208万的她,向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村民倾诉“工作30小时的压力”时,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吃着社会的红利,却还要向吃不起饭的穷苦人民诉苦?
赵露思此举,无疑是过于矫情了。
这档名义上是赵露思的康复心路历程和探访山区的公益之旅。
但实质上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明星形象工程。
打着“0片酬”的旗号,看似高尚,实则这种公益综艺对明星的商业价值提升,远非那点片酬所能比拟的。
热搜上的#赵露思素颜#、#赵露思落泪#、#赵露思勇敢#等话题,无一不在为她的明星形象添砖加瓦。
然而,真正的公益,应该是将镜头对准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将明星作为节目的主角。
与赵露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红基金会20余年扎根灾区的实践。
从收养缆车事故孤儿到公示每一笔善款,韩红团队以“解决问题”为第一位。
正如她在河南水灾中亲自搬运物资的身影所示,真正的公益需要放下身段、直面苦难,而非将镜头对准自我感动。
胡歌的《一路前行》中,他和团队当清道夫,当起了普通志愿者。
袁立十年如一日深入矿区帮助尘肺病患者,拒绝将救助对象作为宣传素材。
这些才是真正的公益行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弱势群体带去了实质性的帮助。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弱化明星光环,让受助者成为叙事主体。
相比之下,赵露思的《小小的勇气》就显得有些讽刺了。
热搜词条清一色都是关于她本人的话题,而山区儿童的真实需求,却被挤到了话题的边缘。
节目发起的#勇气故事#打卡活动,也并未与山区建立实质联系,更没能带来实际帮助。
最终只是一场自我感动的网络狂欢。
在《小小的勇气》,村民沦为赵露思独白时的背景板,孩子们的艺术天赋讨论止步于轻飘飘的“要支持”。
却回避贫困家庭无力承担教育成本的现实。
赵露思团队可能至今都没想明白:
为什么同样是做公益,胡歌、韩红等人能被称赞,而她却招来一片骂声?
其实很简单,公益的本质是“看见”而非“展示”。
明星参与公益的方式,应该是当记录者而非拯救者。
用平等的镜头让弱势群体讲述自己的故事,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而不是这种一次性的作秀。
抖音素人博主通过粗糙的助农视频卖出滞销农产品,北海流浪记记录叙利亚难民生活后促成实际援助。
他们没有明星光环,镜头语言朴素直白,但却实实在在地帮农民卖出了滞销农产品,改善了一户户家庭的生活。
这才是公益的真谛所在。
公益的核心不在于制作成本与明星流量,而在于能否建立可持续的帮扶机制。
赵露思团队虽捐赠缝纫机、搭建电商渠道。
但节目热度消退后,山区非遗手艺仍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
更可怕的是,这种节目传递的价值观真的离大谱。
明星到贫困地区转一圈,流几滴眼泪,居然就能完成“心灵净化”?
当地人的困难与痛苦,不过是衬托明星成长的背景板。
等摄制组撤走后,山区儿童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但赵露思的微博又能涨粉百万。
这种把他人苦难当自我营销燃料的操作,观众早就看腻了。
如果赵露思团队真的想做好公益,不妨先放下明星架子,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公益。
学会用平等的视角看待他人的苦难,远比在热搜上“养病”有意义得多。
毕竟,公益不是作秀,也不是赎罪券。
它是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帮助他人的过程。
但赵露思的团队显然不明白这一点。
结语
公益不是一场秀,也不是一种赎罪的方式。
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行动,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关怀和帮助。
希望赵露思和她的团队能真正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赵露思个人综艺《小小的勇气》引争议,别让明星做公益变成“何不食肉糜”.新浪财经
《小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