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2025年04月04日20:22:04 娱乐 1156

2023年9月,67岁的马卫军东京病逝。这位演了一辈子“日本大佐”的中国演员,曾因逼真的演技让观众误以为他是日本人,甚至被骂“汉奸”。他的一生,从甘肃药厂工人到“鬼子专业户”,再到定居日本、客死他乡,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他的故事,远比荧幕上的角色更令人唏嘘。

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 天天要闻

从药厂工人到“大佐专业户”


1956年,马卫军出生在甘肃酒泉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兰州一家制药厂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一次厂里的文艺汇演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舞台上朗诵《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台词功底惊艳全场,同事们纷纷鼓励他追求演艺梦想。


马卫军毅然辞去“铁饭碗”,考入兰州话剧团,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1987年,他在电视剧《喻培伦大将军》中崭露头角,逐渐在影视圈站稳脚跟。然而,真正让他成名的,是抗日剧中的“日本大佐”角色。


2007年,马卫军在《中国兄弟连》中饰演日军指挥官“矢内雄二”,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和精湛的演技,他成为“鬼子专业户”。此后,他接连出演了《我的兄弟叫顺溜》《雪豹》等多部抗日剧,塑造了无数经典的日本军官形象。


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 天天要闻

为爱漂泊 定居日本

1990年代,马卫军前往日本深造表演。初到日本时,他语言不通,生活艰难,甚至靠打工维持生计。然而,他在日本遇到了未来的妻子——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女孩。两人相知相爱,马卫军也因此决定在日本定居。

尽管在日本安家,马卫军并未放弃演艺事业。2005年,他回国探亲,恰逢抗日剧热潮,他凭借对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流利的日语,迅速在影视圈重新站稳脚跟。

然而,他的家人始终留在日本,他不得不在中日之间频繁奔波,过着“双城生活”。

演活角色,却演不完自己的命运


马卫军的“大佐”形象过于逼真,甚至让观众误以为他是日本人。一些不理智的观众将他与角色混为一谈,骂他是“汉奸”“走狗”。面对质疑,马卫军曾无奈表示:“我只是一个演员,演好角色是我的职责。”


尽管备受争议,马卫军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他深入研究日本军官的心理,甚至在《正者无敌》中为角色设计了一场“吐血”戏,展现了日本军官的傲慢与崩溃。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尊重。

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 天天要闻

《正者无敌》剧照

晚年的马卫军身体每况愈下。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两地奔波,让他的健康亮起红灯。2023年,他被确诊为喉癌。尽管病魔缠身,他仍坚持拍戏,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2023年9月,马卫军在东京病逝,终年仅67岁。他的离世让无数观众感到惋惜。 马卫军的一生,既是艺术的传奇,也是命运的无奈。他演活了大佐,却演不完自己的命运……

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 天天要闻

抗日剧“鬼子专业户”马卫军,甘肃药厂工人,背负骂名患癌早逝 - 天天要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