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2025年03月24日22:03:10 娱乐 1082

文|笔杆侠客

编辑|笔杆侠客

有人一年一部戏都难,有人一年三部戏却无人问津。李一桐,出道九年,75部作品傍身,却始终处于“体寒”状态。从《新射雕英雄传》到《狂飙》,合作的男演员一个个爆红,她却依然不温不火。这种“我捧红了所有人,却捧不红自己”的魔咒,究竟是怎么回事?

娱乐圈这地儿,光鲜亮丽是真,但也有不少奇奇怪怪的事儿。比如有些演员,你看着脸熟,就是叫不出名字。作品不少,但就是火不起来,感觉像隔了层毛玻璃,看得见摸不着。这种尴尬的处境,圈里人叫“体寒”。李一桐,就是个典型。戏约不断,合作的男演员都火了,就她,还是不温不火。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九年拍了22部戏,加上客串的,林林总总75部,产量惊人。从金庸剧里的黄蓉,到《狂飙》里的孟钰,合作的男演员,李现、罗晋、许凯、胡一天……一个个都成了流量明星,她还是“哦,是她啊”的水平。如果把娱乐圈比作职场,这情况也够让人郁闷的。

李一桐自己在节目里也说,她这路走得挺顺的,第一部戏就是女主,第二年就凭黄蓉成了虎扑女神热门人选。平均一年三部戏,基本没怎么跑过组,也没怎么等过戏。这开局,怎么看都应该是星途坦荡,可现实偏偏不是这样。这就让人纳闷了,“体寒”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运气不好,还是另有原因?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体寒”可不是简单的“不红”,而是演员自身条件、资源和人气之间不对等。这种不对等,有时候还特明显——配角比主角还抢眼。《楚乔传》里的李沁,从天真少女到黑化,人物变化大,比主角还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伪装者》的宋轶,风情万种又悲情,成了不少人心里的白月光,甚至盖过了女主角。《陆贞传奇》里杨蓉演的反派,因为性格复杂、命运悲惨,也挺招人喜欢的,比主角存在感还强。这些例子说明,主角光环有时候反而是个限制,配角反而更容易出彩。

李一桐的演艺路,说起来真是一帆风顺。2015年出道,第一部戏《半妖倾城》就是女主,接着又演了《新射雕英雄传》的黄蓉。这机会,对新人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后来又和罗晋合作了《鹤唳华亭》,和胡一天合作了《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和许凯合作了《骊歌行》,还有那部被看好的双女主剧《了不起的女孩》……合作的男演员都火了,她还是没“飞升”,一直“待爆”。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现在经常听到“待爆”这个词儿,说的就是那些自身条件挺好,也有点小名气,就差一部能让他们彻底火起来的作品的演员。他们手里往往攥着一些感觉会火的剧,像是大IP改编的、制作特别精良的古装偶像剧,或者男频小说改编的剧。但这些剧就算有“爆款”的潜力,也不一定真能让演员爆红。就像李一桐,之前就有好几次看着要火的机会,但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就拿《狂飙》来说,这部剧捧红了张颂文、高叶这些演员,剧里的高启强、安欣、陈书婷,都个性鲜明,让人一下就记住了。就连戏份不多的高启兰和小五,也都因为人设和演员的演绎让人印象深刻。李一桐演的孟钰,温柔端庄、知性大方,但好像少了点儿棱角和记忆点,容易被其他角色盖过去。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这倒不是演技问题,而是角色本身的设定和呈现方式。有人觉得,李一桐在剧里的妆太精致了,跟正剧的氛围不太搭,有点突兀。而且,孟钰的人设也有点问题,作为记者,本来可以有更多发挥空间,但剧里把她爸孟德海那条线删改了,直接影响了孟钰这个角色的完整性和故事线,最后成了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就连她和安欣的感情戏,也主要是为了衬托安欣的悲剧色彩。

这种“体寒”现象,不止李一桐一个人,《庆余年》的李沁、《底线》的蔡文静、《一闪一闪亮星星》的张佳宁,都差不多。这就让人想,现在这影视环境,“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非得粉丝多、代言多、走到哪儿都前呼后拥才算成功?这种“唯流量论”,把演员的价值给窄化了,也限制了影视作品的多样性。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从去年到今年,李一桐播了五部戏,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好像还是《苍兰诀》里惊鸿一瞥的司命星君。说到底,人气高不等于好演员,流量也不等于作品质量。年初播的《三体》,热度虽然不如《狂飙》,但它对科幻题材的突破和创新,成了国产剧的里程碑。《狂飙》的成功,也让大家发现了张颂文、高叶这些“宝藏演员”,他们的演技得到了认可,也得到了更多机会,这对影视行业来说是好事儿。

但人气高也意味着曝光多、关注多,这跟演员需要潜心创作、体验生活的职业特性有点矛盾。流量是把双刃剑,能成就演员,也能毁了演员。所以,演员得保持清醒,别被流量裹挟,踏踏实实提升业务能力,用心塑造角色。豆瓣国产剧小组有句话,“问扑没扑就是没扑,问爆没爆就是没爆。”与其纠结这些外在标签,不如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演员的演绎。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像李一桐这样的演员,怎么打破“体寒”的魔咒?答案或许就在于跳出“流量”怪圈,回归角色本身。就像郭晓婷,她在《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里演的顺德仙姬让人印象深刻,后来又在《苍兰诀》里演了花魁婉卿。虽然都演了热门剧,但她没急着追求流量,而是继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在《冰雨火》和《她们的名字》里表现都不错。甚至《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临时换角,也是她火速救场。这种不拘泥于主角光环,勇于尝试不同角色的态度,或许才是演员突围的关键。

对于没太多粉丝基础、人设包袱的演员来说,可塑性更强,更容易被观众信服。而且,他们在档期和片酬上也更有优势,更容易获得演出机会。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李一桐和导演徐纪周合作过三次,从《媚者无疆》到《特战荣耀》,再到《狂飙》,每次都是不同类型的作品。她在剧里的表现,就算称不上惊艳,至少也完成了作为演员的本分,诠释了对角色的尊重。这就说明,不是所有演员都得是顶流,踏实演戏、用心塑造角色同样有价值。

34岁对女演员来说,可能意味着黄金时期快过去了,但李一桐还在不断尝试新角色,从《狐妖小红娘》到其他待播剧,她一直没停下。也许她成不了现象级巨星,但她有可能成为一位“越老越香”的实力派演员。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体寒”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娱乐圈,演员的价值不该只用流量来衡量。用心塑造角色,用作品说话,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该重新想想对演员的评价标准,给那些默默耕耘的“体寒”演员更多关注和支持呢?

除了李一桐,还有不少演员也面临着类似的“体寒”困境。他们或许在某些作品中短暂地闪耀过,但却始终未能真正“火”起来。这其中既有演员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场环境、角色设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演员可能演技不错,但缺乏辨识度,容易被观众“脸盲”。有些演员可能形象气质过于单一,戏路受限。还有些演员可能缺乏好的机会,始终未能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角色。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的“火”与“不火”似乎越来越取决于粉丝数量和话题热度。一部剧的成功,往往伴随着主演的流量暴涨,而一部剧的失败,也可能让演员的演艺事业陷入低谷。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让很多演员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粉丝、制造话题上,而忽略了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演绎。

然而,真正的“火”应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是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用心诠释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那些昙花一现的流量明星,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关注,但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支撑,最终只会沦为“流星”。而那些默默耕耘、用心塑造角色的演员,即使没有一夜爆红,也终将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观众的尊重和认可。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体寒”的演员,并非都是“不红”的演员。有些演员虽然没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但却拥有着稳定的观众缘,他们的作品或许没有很高的热度,但却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不追求流量,不炒作话题,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演戏。

这样的演员,就像是一壶陈年老酒,需要时间去慢慢品味,他们的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反而会愈加醇厚。他们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却是最值得尊敬的演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演员的真谛——用作品说话,用角色打动人心。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在当下的影视环境中,我们需要更多像李一桐这样踏实演戏的演员,也需要更多像张颂文、高叶这样凭借演技征服观众的“宝藏演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演员的评价标准,不要只关注流量和热度,而要关注演员的演技和对角色的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让影视行业回归到创作的本质,才能让更多优秀的演员脱颖而出,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体寒”不再是演员的标签,而成为一种对演员默默耕耘、用心塑造角色的肯定。

信息来源:

2024年11月26日发表于澎湃新闻——《李一桐:背后有路,偏爱向前》

出道9年,22部剧皆主角却无人问津,这位女演员为何“不讨喜”? - 天天要闻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