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更奋斗丨“十佳主持人”全刚:以声为翼 用才华点亮电波

2025年03月07日21:20:22 娱乐 8496

【编前语】

3月28日,东莞广播电视台将迎来20周岁生日。近年来,东莞广播电视台紧跟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通过深化人才引育机制、整合优质资源,致力于打造“名播名导名记者”品牌;每年都举办“我喜爱的广播电视主持人”评选活动,以调动主持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业务水平和团队凝聚力,同时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与引领作用,以榜样力量推动全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目前,经过综合评选,2024年度“我喜爱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名单正式揭晓,共有10位优秀主持人脱颖而出,成功上榜。他们来自广播和电视两大领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专业和热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2024我喜爱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全刚。

2024我喜爱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全刚

正青春·更奋斗丨“十佳主持人”全刚:以声为翼  用才华点亮电波 - 天天要闻

全刚,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至今已从事相关工作满10年。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任职期间,全刚以专业的素养、亲切的风格和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多次荣获东莞广播电视台“我喜爱的广播电视主持人”称号。

正青春·更奋斗丨“十佳主持人”全刚:以声为翼  用才华点亮电波 - 天天要闻

近10年,在广播节目主持工作中,全刚涉猎广泛,主持过超10多个广播节目,涵盖音乐娱乐类、情感生活类、服务资讯类等多种类型,展现了他对播音主持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娴熟掌握。

除主持本职外,全刚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曲艺爱好者。他擅长二人转、相声、快板表演,并能巧妙融入节目中,为节目增添丰富的收听元素。其北方语言功底深厚,表演入木三分,在主持节目时反应迅速,为节目带来别样的幽默风趣与活力。

正青春·更奋斗丨“十佳主持人”全刚:以声为翼  用才华点亮电波 - 天天要闻

由东莞电台交通广播fm107.5精心培育的王牌栏目《越听越开心》,便是全刚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它凭借独特魅力积累了大量听众粉丝,拥有良好口碑。该节目于晚高峰时段17:30—19:30播出,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东莞地区同时段首位,听众规模达216万,辐射大湾区城市群千万级人口。不仅如此,《越听越开心》在新媒体领域也颇具影响力,蜻蜓fm专辑点击率高达六千万。节目中,全刚与搭档杨希以诙谐幽默的娱乐脱口秀和原创情景剧演绎,成为听众的心头好。

2024年,全刚与东莞图书馆携手,共同策划推出阅读品牌“阅”听越开心街头阅读之旅系列活动。该活动成功举办近30场,深受读者欢迎,进一步提升了广播节目的影响力与文化内涵。

多年来,全刚在节目创作上也屡获佳绩:

2015年《越听越开心六一儿童特别节目》获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文艺类三等奖、珠中江莞地区播音与主持参评作品奖—广播主持作品三等奖;

2016年《越听越开心》获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文艺类三等奖;

2017年《融合教育,呵护每一颗童心》获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专题类三等奖;

2019年《越听越开心之家长辅导作业有多崩溃》获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网络音频节目类三等奖。

2025年,东莞广播电视台将围绕“新闻立台、经营撑台、融合兴台、人才强台”的核心战略,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为激发融合与人才新活力,台内将深化数智赋能,推进“莞聚智能媒资共享系统”建设,推动从传统广电向智能广电转型;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内容生产、媒体融合、经营产业及人才引育五大变革,强化平台与互联网思维,构建“4+n”融媒传播体系,开发ai应用场景,培育“刘新建主持人工作室”等“名咖”品牌,带动精品创作与品牌营销。此外,广电台还将优化资源配置,精简频率与新媒体账号,打造“名播名导名记者”团队,提升内容品质与运营效能,推动宣传工作与媒体运营高质量发展。

(东莞广播电视台)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