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色胎记!是我儿子!”陕西一对夫妇寻子37年后终团圆

2025年02月24日20:40:28 娱乐 9771

陕西​60多岁的贾正朝夫妇用了半生都在寻找丢失的儿子。

​2月24日,在警方的帮助下,他们丢失37年的儿子终于找到。贾正朝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辈子心里这个石头就算落地了。”

贾正朝今年68岁,老伴66岁。这对陕西夫妇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上。无论是电视、报纸、网站还是一些自媒体,这对夫妇总是举着印有儿子贾博的寻人启事,一遍遍向人哭诉着自己的遭遇。

“淡红色胎记!是我儿子!”陕西一对夫妇寻子37年后终团圆 - 天天要闻

贾博母亲多次出现在各个媒体上。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贾博生于1984年1月,丢失时只有4岁。

1988年5月23日,这一天改变了贾正朝夫妇的一生。

贾正朝说,1988年5月23日中午11时许,他去山阳县西关村幼儿园接儿子贾博放学。走到半路,贾博已放学,自行走到了离家不远的家属院附近缓坡下。贾正朝觉得,离家已经不远,便从兜里掏出钥匙递给贾博,让儿子先回家,自己去忙工作。至此,这对夫妇再也没见到自己的儿子。

儿子失踪,夫妇想疯了一样开始寻找,从村里到县里,再到汽车站、火车站,从陕西再到周边各个省市,寻找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他们儿子始终没有音讯。

贾正朝说,孩子丢了,是自己的责任,他一直活在愧疚中。

寻找儿子成为这对夫妇的唯一执念。从沿街独自寻找,到向媒体一遍遍诉说,再到加入宝贝回家跟随寻亲队伍一起寻找,这对夫妇已经记不清买过多少车票,住过多少旅店、去过多少城市。他们睡过天桥,遇过白眼,有人认为他们疯了,他们一直在一遍遍向人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贾正朝的妻子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她曾担心自己万一死了,可能就见不到自己儿子了。但转头,她又说,只有这样一直找,或许奇迹就能出现。

在很多成功寻亲现场,贾正朝夫妇都曾出现过。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寻人启事,诉说着他们的贾博,讲述着“在一只手手腕内则,有玉米粒大小一块淡红色胎记”。

“淡红色胎记!是我儿子!”陕西一对夫妇寻子37年后终团圆 - 天天要闻

贾博的胎记。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每次成功寻亲现场,贾正朝的妻子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完继续说。她说,多一次曝光,她就多一次希望。去的成功寻亲现场多了,自己也能沾点喜气,或许下一个成功案例就是自己。

找孩子久了,贾正朝夫妇对儿子期盼也越来越低:从想让孩子回家,到想看孩子一眼,再到就想知道孩子好着没……但唯一没有放弃的只有寻找。“不找,我怕我没活下去的勇气。” 贾正朝妻子说。

渐渐的,贾正朝夫妇在陕西寻亲父母中有了名气。

贾正朝说,今年2月16日前后,当地警方联系他们去采血。22日下午3时许,他们得到消息,说孩子找到了。在山东省济宁市已经成家。

得知这一消息,贾正朝夫妇还是有点不太相信,“我们经历的实在太多了……”

直到警方传来儿子手臂上那枚“淡红色胎记”,贾正朝妻子大喊着说,“是我儿子,是我儿子。”

2月24日,对于贾正朝夫妇来说,是多少次梦里才会有的日子。这天,妻子专门买了一件红衣服,他们一家也准备了各项认亲事宜:订饭店、请腰鼓队、订做欢迎条幅……“梦里的事情可算变成真的了。” 贾正朝妻子反而有点错愕,她说,“想见我儿子,但现在我都不知道跟我儿子想说啥话。”“都不知道跟儿子说啥,37年了,你说我能不开心吗?”

为了保护儿子隐私,贾正朝夫妇谢绝了媒体采访。他们感谢警方的帮助,也感谢一路上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们夫妇说,只要坚持,每个家庭都能团圆,因为社会还是好人多。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