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地理:广东江苏山东位居前三,三四线城市占比近6成

2025年02月13日20:30:35 娱乐 5105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持续打破纪录。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3日19时11分,电影《哪吒2》的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达到100亿元,成为我国首部百亿电影,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3,并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

那么,这部电影在各省份票房分布如何?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当日18时03分,在省份票房排行榜中,前十名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浙江、安徽、湖北、河北、湖南,均为人口超过5500万人的人口大省。

其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以9.75亿元的票房位居《哪吒2》电影票房第一位。广东2023年常住人口达127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58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42%。无论是常住人口总量还是城镇人口都位居全国第一。如此多的常住人口尤其是城镇人口,以及较高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广东的常住人口中,户籍在省外的人口占比很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20年,广东的省外流入人口达到了2962.21万人,接近3000万大关,在全国遥遥领先,比2010年增加812.34万人。另外,由于广东较为宽松的落户门槛,省外户籍净迁入人数也比较多。这样的人口结构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的《哪吒2》电影票房走势。

其中,在今年春节档(1.28-2.4)期间,《哪吒2》在广东的票房为42655.23万元。同期在江苏的票房为49313.26万元,比广东多了6658.03万元。但节后,随着大量回家过年的人群返回广东,广东的《哪吒2》票房总量实现反超,跃升榜首。

广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以8.74亿元位居第二。江苏有强大的观影基础。在今年春节档,江苏各地均发布了“惠民观影”政策。江苏省通过猫眼和淘票票两大平台发放2500万元立减券,无锡市和苏州市发放超600万元的惠民观影券,南京发放了150万元的惠民观影券。

山东、河南、四川和浙江这四个省份的《哪吒2》票房均超过6亿元,位列三到六位。另外一个中部人口大省安徽的《哪吒2》票房也超过5亿元,达到5.06亿元,位居第七。湖北、河北和湖南分列8到10位。

《哪吒2》票房地理:广东江苏山东位居前三,三四线城市占比近6成 - 天天要闻

《哪吒2》各省份票房前十(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城市排行方面,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当日18时03分,已有15个城市的《哪吒2》票房超过了1亿元,其中,北京、上海、成都位居前三。

数据显示,截至18时03分,北京的《哪吒2》电影票房已经突破3亿元,上海这一票房达到了2.86亿元,也接近3亿大关。

西南地区两个超大城市成都和重庆的票房也都超过了2亿元大关,位居三四位。这两个城市人口规模大,消费文化也一直比较浓厚,比较敢花钱,票房总量大。

深圳、广州、杭州、苏州、西安、武汉亦位居《哪吒2》城市票房榜前十。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从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来看,截至2月13日18时26分,一线城市的《哪吒2》累计票房为9.84亿元,二线城市为32.05亿元,三线城市为19.27亿元,四线城市为36.60亿元。

这其中,三四线城市《哪吒2》电影票房合计达到了55.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7.2%。这一占比相比春节期间虽有微小回落,仍保持在高位。

在《哪吒2》的带动下,一些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的影院票房位居前列。近年来,随着三四线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品牌的咖啡店、奶茶店等众多消费品牌等纷纷发力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域的消费潜能在不断释放。这其中,近年来新开的电影院线中,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县级城市。而来自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的票房对一部电影获得高票房、高回报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来源:第一财经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