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2025年01月29日23:10:15 娱乐 5582

截至1月29日21时27分,2025大年初一票房已达17.7亿元,观影人次达3446.3万,双双打破中国影史单日大盘最高纪录。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这个春节档各公司拿出绝对的头部项目,每一部都是华语电影的超强ip,堪称“神仙打架”。 从预售阶段就一路破纪录,而1月29日正式上映当日,刚过午后,大盘票房就已超过去年初一最终票房。目前,六部电影中有五部票房破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超4亿,《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超3亿。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在今年的春节档中,包括《封神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蛟龙行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内,哪怕是《熊出没:重启未来》都能看到可观的视觉奇观,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新高度。

当日六部新片上映,竞争激烈且表现亮眼。《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首日票房成绩斐然,从预售阶段就一路领先的排片占比证实了业界对这部中国动画天花板的期待。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延续前作的创新改编,更将“我命由我不由天”、“打破偏见”的主题进一步深挖与扩展。故事紧接哪吒和敖丙遭受“天劫”之后的故事,重塑肉身的魔丸和灵珠勇闯三界。相比第一部中四处惹事的小哪吒,这一部中的哪吒成熟了不少。

在保持幽默诙谐风格的同时,影片能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和思考。哪吒、敖丙、申公豹三个家庭故事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笑点密集,泪点扎心,燃点沸腾,《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远远超过一部“合家欢”电影的内涵。

而饺子导演带领的团队历经五年,创造出一幕幕震撼人心、超乎想象的视觉奇观,无论是龙宫大战,还是仙境奇景,制作团队精心打磨细节,将中国传统画风与3d技术结合,角色动作设计融入武术与戏曲元素,都让观众大饱眼福。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目前,影片也收获了几乎“零差评”的好口碑,当日猫眼开分9.7、淘票票开分9.8,微博推荐度99%,包揽全平台口碑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首日票房也刷新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票房排片占比上难分伯仲的《唐探1900》,延续了唐探系列的招牌风格,将悬疑与喜剧巧妙交织。有硬核的功夫,悬念丛生的案情,时不时上线的无厘头剧情和台词,还是熟悉的配方。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西方著名的“开膛手杰克”案,被刘昊然饰演的秦福采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式抽丝剥茧,充满了复古的新鲜感。而这一次,故事被置于独特的时代背景下,百年前旧金山华人劳工的历史让影片较前作更添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更展现出超越前作的、潜藏在喜剧探案后的内核表达。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延续了前作的宏大世界观,进一步拓展了封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在人物塑造上,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姜子牙的沉稳睿智、姬发的成长蜕变,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战争场面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西岐之战中,千军万马奔腾厮杀,战鼓雷动,硝烟弥漫。特效制作不仅展现了宏大的战争规模,还将神话生物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哮天犬的勇猛、四不像的灵动,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影片还巧妙地融入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从古老的占卜仪式到神秘的封神榜,都在向观众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观众在感受奇幻冒险的同时,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经典武侠ip为蓝本,影片对原著高度浓缩,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一一再现,在展现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的同时,也试图探讨“侠”的内涵,传递出正义、勇敢等正能量价值观。

《熊出没·重启未来》的故事也进一步融入了科幻元素,“孢子”成灾带来的“缤纷废土风”开启了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之旅。影片延续“熊出没”这一ip一贯的环保主题,整个关于爱、亲情、勇气的故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有所收获,也能让家长们感受到温馨与感动。

大年初一17亿总票房创影史纪录,《哪吒2》口碑第一领跑 - 天天要闻

《蛟龙行动》剧照

要说遗憾,就是“势均力敌”的影片还是让观众过于“应接不暇”了,相比之下,《蛟龙行动》在首日有些“被埋没”。

作为中国首部展现核潜艇深海作战的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堪称“巨制”,也代表了这一类型上的新突破。无论是“秀装备”还是“秀肌肉”,事实上,《蛟龙行动》都能让观众大饱眼福,不过林超贤导演此前几部主旋律电影都在热血中难免“悲壮”,所以在年初一观众更倾向于图个欢乐喜庆的消费诉求下,影片在类型上天然有些吃亏。

灯塔分析师陈晋谈到年初一票房的表现时表示,“今年的春节档大片云集,是历年‘特效量’最足的春节档,代表着中国电影产业最好的制作水平,6部影片中有5部都涵盖imax、cinity、中国巨幕、杜比影院四种特效厅制式,观众将有更多选择。”

根据灯塔专业版档期对比显示,大年初一imax场次已排4540场,其中《封神第二部》imax场次数量最多,排片占比达40%,截至19点,大年初一imax票房已突破7000万,远高于去年初一的3808万,票房贡献度也从2.8%提升至4.1%,也从一方面证明了观众对今年春节档视听效果的认可。

目前,整个春节档的票房(含预售)超24亿,“票房”话题于大年初一晚登顶微博热搜话题第一。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