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2024年11月07日15:43:05 娱乐 1066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凭《让子弹飞》创造6.7亿票房神话的"鬼才导演",如今竟在市场主导的影视圈里玩起了"消失"。

在贾玲的《热辣滚烫》收割31亿、张艺谋的《满江红》斩获45亿的大环境下,姜文却用6年时光打磨一部《施剑翘传》。

这位曾经的票房收割机,究竟是江郎才尽,还是在用沉默诠释着某种坚持?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要说这位用沉默对抗商业浪潮的导演,年轻时可是风光无限。

1994年姜文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猝不及防地划过中国电影圈的天际。

那一年这位意气风发的30岁导演,就拿出了让整个影坛都惊叹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这部处女作不声不响地就登上了国际十大优秀影片的榜首,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出道即巅峰"。

说起他对艺术的执着,光是电影开头那首《革命风雷激荡》,就让人直呼"太硬核了"。

为了还原这首歌的震撼效果,他二话不说就砸下重金,邀请了180多号人的交响乐团和合唱队来演绎。

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位导演,是真的"较真"啊!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到了2000年姜文又整了部《鬼子来了》,这一次他更是玩大了。

这部电影不仅拿下了戛纳电影节两项重量级大奖,还顺手收获了日本每日电影奖的"最佳外语片"。

连"国师"张艺谋都被这位后生的才华震惊到了,直接放话说他将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导演。

但谁能想到这部让姜文声名鹊起的作品,却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因为未经审查就跑去参加戛纳电影节,《鬼子来了》在国内遭遇了五年的禁映。

这事要搁在别人身上,估计早就焦头烂额了。

但对于倔强的姜文来说,这反而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另类"道路。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说到姜文的"倔",那可真是骨子里的倔。

就连给孩子取名字,他都要搞出一套自己的"倔强哲学"。

和法国前妻桑德琳生的女儿,他给取名叫"姜一郎"。

后来和演员周韵组建了新家庭,两个儿子更是被他命名为"姜太郎"、"姜次郎"。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这仨名字一出可把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也太日系了吧!"

"导演是不是对日本有什么特殊情结啊?"

网上的质疑声和批评声像潮水一样涌来。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但姜文呢?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不急不慢地回怼:你们还是要多读书啊。

在中国古代"郎"字可是对男性的尊称。

古代妻子称呼丈夫、父母叫儿子,都爱用"郎"字。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他还举例说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管儿子叫"太郎"、"次郎"呢。

这波现场科普直接把批评者们整不会了。

姜文这种不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的态度,着实有点"社交牛逼症"的味道。

但仔细想想这种不随波逐流的性格,不正是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吗?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姜文的"倔"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在电影创作上更是贯彻得淋漓尽致。

记得他拍《太阳照常升起》时,投资方给了5000万的巨额预算。

结果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只有可怜的1800万,血亏得让投资人直跺脚。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换做其他导演这会儿估计早就改弦更张,转型商业片了。

但姜文呢?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拍还怎么拍。

后来的《让子弹飞》倒是让他尝到了商业的甜头,狂揽6.7亿票房。

但他却说了句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话:"这种成功来得太容易了。"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这话说的简直是要把投资人的心都给气炸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他又任性地回归到了自己的"个人艺术探索"模式。

观众看完直呼:"这是什么玩意儿?看不懂啊!"

但姜文似乎压根不在乎这些声音。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从1996年到现在,他就拍了区区六部电影,平均一部得捣鼓好几年。

在这个"快餐电影"遍地开花的时代,他就像个固执的老匠人。

别人都在追求"短平快",他偏偏要慢工出细活。

就连张艺谋和贾玲都开始追逐市场,一部接一部地拍摄商业大片。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但姜文仿佛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审美。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姜文江郎才尽的时候,2023年末他的新作《施剑翘传》突然官宣了。

海报上周韵站在那面粉笔勾勒的红墙前,眼神忧郁而深邃,又是那么浓郁的"姜文美学"。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这一下网友们都坐不住了。

"他终于舍得出山了!"

"等等该不会又是一部看不懂的电影吧?"

"不管了就凭他这股子倔劲儿,我也得去电影院支持一把!"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有人说他固执有人说他自负,还有人说他不接地气。

但在这个追求快钱的时代,像姜文这样的导演反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就像一棵顽强的老松,在商业大潮中傲然挺立。

或许现在的姜文更懂《让子弹飞》里那句经典台词的分量:"我就想站着,还把钱给赚了。"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只不过对他来说,"站着"已经比"赚钱"更重要。

在这个商业横行的影视圈,姜文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但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坚持,让中国电影多了一份独特的味道。

这不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吗?

事实上证明,消失6年的“鬼才导演”姜文,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天天要闻

它不一定要讨好所有人,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姜文就是这样一个宁可不拍,也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的人。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慢下来未必是件坏事。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发布 - 天天要闻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发布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的上海正不断吸引着全世界目光。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This Is Shanghai”(这里是上海)全球短片征集计划正式开启!征集计划面向全球创作者,征集时长为5分钟的优质微纪录片、短视频作品,旨在鼓励创作者立足上海,用真实、多样的影像语言共...
水均益辟谣移民传闻 - 天天要闻

水均益辟谣移民传闻

此前,网传水均益移民。6月30日,水均益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晒出他带两个孩子领取身份证的画面。(来源:极目新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解码建国初期陕西电影观众的生存史诗! - 天天要闻

解码建国初期陕西电影观众的生存史诗!

建国初期的陕西银幕,像一台精密的社会扫描仪,将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投射在方寸之间。当西安纺织城的工人凭工会证免费踏入工厂俱乐部,当陕北农民攥着五分硬币在晒谷场等待幕布升起,当城市孩童在儿童早场啃着窝头看《鸡毛信》,银幕内外早已超越了娱乐范畴,
2025年扑的最惨的三部剧,居然都是大制作,太不应该了! - 天天要闻

2025年扑的最惨的三部剧,居然都是大制作,太不应该了!

25年扑街的剧很多,但这三部剧扑的确实太让人意外了。因为无论是制作班底,还是流量阵容,都不应该!首先就是《淬火年代》,正午阳光出品,央妈力荐,张新成、宋祖儿、王彦霖、任程伟、高露等实力派出演,还与大爆剧《大江大河》联动,每一个看点都是爆剧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