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华在电影《五号机要员》(1984)中的影像
65岁的吴玉华看着眼前的一对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满心的欢喜和满足。
也许她并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和小她四岁的汪俊在离婚时,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并把精力投入到影视作品中,先后拍摄了《篱笆·女人和狗》(1989)、《渴望》(1990)、《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奋斗》(2007)等经典作品。
电视剧《渴望》(1990)外景地,左起:郑乾龙、黄梅莹、吴玉华、孙松
吴玉华在这期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挺厉害的小服务员,倒霉的北京知青,凶悍的农村泼妇,威严的女检察官,以及或贤惠或精明或温柔或开朗的教师、工人、医生、寡妇、华侨、工程师……形形色色。
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1989)剧照,吴玉华
可是不知怎的,许多观众偏偏认为她是“受苦”的命——他们对《篱笆·女人和狗》中的枣花、对吴玉华创造出的被蹂躏被摧残的美好,对她厚嘴唇里封闭的善良和目光中的哀怨,印象最深,也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和情感交流。
也许是老天看她的生活太“单一”,很快吴玉华的爱情又来临了。
吴玉华莫大风夫妇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吴玉华遇见了大学校友美术系的莫大风——他毕业后于1993年到美国纽约普拉特学院美术系研究生院深造,获美术硕士学位,现为专职画家。
两人年纪都不小了,确定关系后就顺利走进了婚姻,吴玉华在40岁的时候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从此完成了自己做母亲的梦想。
吴玉华莫大风夫妇和儿女合影
大儿子继承父亲的天赋学画画,小女儿继承母亲的颜值和艺术细胞,学跳舞,一儿一女都让人羡慕。
而反观离婚后先后导演了《小别离》(2016)、《如懿传》(2018) 、《小欢喜》(2019)等电视剧的汪俊,虽然事业有成,但如今61岁的他依然还是孑然一身。
当初这对郎才女貌的两人为什么要离婚呢?
汪俊在电视剧《小欢喜》(2019)的研讨会上
【排行老四,五岁回乡村】
吴玉华1959年6月1日生长在西子湖畔,青山秀水上的蒙蒙烟雨给了她南国少女的娜身姿和俏丽面容,也赋予了她水乡特有的聪慧和清纯,尤其那双勇敢而明快的大眼睛,被一个朋友评价为“极富表现力,生动得令人难以忘却”。
儿时的吴玉华(左一)和父母及哥哥姐姐们合影
五岁的她曾被在杭州市委统战部做领导工作的父亲外出考察时,顺路把吴玉华带回了山东老家——鲁南地区的一个乡村。
当时吴玉华的父亲,只是想让排行老四的小女儿,感受一点劳动农民清贫艰苦的日子,以便女儿更明白“一粒稻米一滴血汗”、“颗粒归仓”的普通道理。而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最困难、最艰辛的过渡时期。
吴玉华和父亲回故里寻根
吴玉华一脸泥巴一身土和农民的孩子滚在了一起。不管过去的后来的旁观旁听者怎么想,吴玉华说,那是她玩得最痛快、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半年后回到杭州,黑不溜秋完全一个农家孩子模样,一口地道的鲁南乡村口音,在哥哥姐姐们的哄笑中,不敢轻易开口,在老师提问时只能瞪大眼晴轻轻地点头或摇头。
吴玉华(右二)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在杭州
长大后的吴玉华认为,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生活经历,它让一个优越的城市千金懂得了农村风光虽好,农民日子却不易的客观事实。
还有自己勤劳手巧的亲叔叔临行前为她亲手编织的绿毛衣,就像那七月田野上的青纱帐一样令她永远的珍惜和怀想。
1976年高中毕业后吴玉华到浙江省富阳县新联公杜周公坞大队落户当“社员”,加入修理地球的劳务大军,应该是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后一批。
和姐姐在一起的吴玉华(右)
【一线曙光,报北京艺校】
1978年,在浙江富阳县农村插队三载的吴玉华,从一张在垃圾堆里拣来的小报上看到了一线曙光,那报纸的中缝处登着一则对外行并不重视对有心者却十分重要的消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5月在北京同时向全国招生。
吴玉华动心了。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斗胆向这两所中国最挑剔的艺术院校挑战。
吴玉华在电影《逆光》(1982)中的影像
按要求,她到县城一家小照像馆,拍洗了4张1寸免冠“标准照”,连同自己的简历,并寄往北京。通知很快就来了,吴玉华必须按规定时间到北京应考。
临阵抱佛脚,吴玉华回到了杭州,找人辅导功课,匆忙做着应考前的紧张准备。
5月的北京,吴玉华参考北京电影学院直接进入复试。
吴玉华早期的生活照
她来迟了,也许是苦心感动了上帝,也许是主考老师善解人意,吴玉华的考试成绩浮现在人们祝福的笑意中,监考官走出考场就大为赞叹,“这孩子灵,准有戏!”
吴玉华还不太明白、不太清楚、不太懂得什么叫“有戏”的时候,就已有热心人把她拉到另一个考场,参加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去了。
她几乎是把在电影学院考试表演过的小品、诗朗诵、演唱、即兴对白等内容,重新复习了一遍。
吴玉华生活照
当她空荡荡地站在考场中央,面对考官们那高深莫测的冷若目光审视时,她突然有一种孤独无援的感觉油然而生。
那种揪心的滋味在考官们的交头接耳中煎熬,她一生都不会忘记。
就在这时表演艺术家金乃千(1934-1988)从座位上站起身,向吴玉华径直走了过来。
金乃千
他又出了一道考题,却使吴玉华在无意中得到精神力量而唤发了她超常的表演光彩。
当掌声由围观者发出继而又从考官席上得以回应时,吴玉华的眼睛噙满了泪水。
“回去等通知吧。”金乃千握住了吴玉华的手,依然是那样慈爱地微笑着,那炯炯目光里没有任何杂质。
但是吴玉华最终被挤出门外,也就成了非正常中的正常现象。吴玉华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她插队的乡村。
【招进珠影,偷跑考军艺】
吴玉华很幸运,远在北京的金乃千很快向他熟悉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寄出吴玉华报考中戏的全部材料和考试成绩单,并亲笔书写了一封热情恳切的推荐信。
生活中的吴玉华
接信后不出半月,经过一番斟酌,珠江电影制片厂向吴玉华发去了电报,请她由乡下返回杭州家中等候,珠影演员剧团团长郭仙梅随即赶到。
看过吴玉华的真实表演,又加之金乃千提供的情况,郭仙梅从吴玉华身上感觉到了一股艺术生气,一种创作热望。她虽无绝对把握,却有绝对信心。
导演胡柄榴
她迅速向电影厂领导汇报吴玉华的状况和她自己的想法。厂领导同意招收吴玉华进珠影,并出演由丁荫楠、胡柄榴(1940-2012)导演的影片《春雨潇潇》(1979)。
也许《春雨潇潇》已使我们忘却了它反映了什么,就更不必说吴玉华饰演的那位小小宾馆服务员。
电影《乡音》(1983)剧照,张伟欣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反映平平的《春雨潇潇》,最重要的贡献是它推出了后来成为大导演的丁荫楠和胡柄榴,前者以《逆光》(1982)、《孙中山》(1986)先声夺人,后者以《乡情》(1981)、《乡音》(1983)为人所知。
电影《春雨潇潇》(1979)中国版海报
1979年3月,《春雨潇潇》摄制组赴上海参加一个电影方面的理论研讨会并观摩一个外国电影周。适逢刚刚恢复不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抵沪招生,吴玉华又开始坐立不安。
吴玉华瞒着摄制组,偷偷跑去军艺表演专业上海招生点报考,意外地得以顺利通过,却并不意外地接受了她曾经接受过的那句口令:“你回去等通知吧。”
吴玉华在军艺时
【再次北上,在校挨批评】
5月,又是5月。拍摄完《春雨潇潇》的吴玉华回杭州家里作短暂休整。先是军艺一位好心人以匿名信的方式发函通知吴玉华已被录取的消息。
不日,那张分量很轻很轻又很重很重的录取通知书,在经过了无数个难眠夜晚跨越了千山万水之后,终于飞到了吴玉华的手中。
吴玉华(左)与军艺同学在一起
吴玉华随即十分认真地给珠影厂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她对正在为她办理调穗手续的珠影领导们的感激之情,并坦露了自己梦想读书的愿望。
郭仙梅代表珠影立即回函,理解和支持了吴玉华的选择。
依然是5月,穿上了那身她的父辈们曾穿过并引以为荣的绿色戎装,吴玉华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吴玉华在军艺时期的照片
在系统学习了教科书上的戏剧表演理论之后,吴玉华更为迫切的是舞台实践。她是个好学生,但不算是好士兵。军营里那套清规戒律,常常被吴玉华有意无意地开了玩笑。
她有时不顾学校规定的在校时间拜师访友,有时悄悄溜出去观摩资料影片,更有时为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深更半夜去敲学院的大门。所以她也常挨批评。
军艺同学到长城留影,第一排右五为吴玉华
珠影厂没有忘记吴玉华。
胡柄榴拍他的成名作《乡情》时,曾到军艺找吴玉华饰演女主角翠翠。磨破了嘴皮子,寻尽了后门关系,还是“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学院严格规定,第一学期任何学员不得外出拍戏。后来这个角色,幸运地落在了中戏任治湘头上,并因此一阵走红。
吴玉华在电影《五号机要员》(1984)中的影像
《乡情》荣获了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两项提名,同时获得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吴玉华失去了这个机会,至少使她的成名迟到了三年。
【珠联璧合,充当牺性品】
仿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珠影厂始终惦着远在北京的吴玉华。
电影《逆光》(1982)剧照
丁荫楠拍《逆光》又找到军艺,正值吴玉华读书的第三个年头。这一次军艺很痛快地放人了。
再次南下,吴玉华对珠影充满谢意。尽管后来没有机会进一步与珠影珠联璧合,但涉足银幕的第一步是从珠影迈出的,其最为闪光的第一个银幕主角也是在珠影的摄影机下初具雏形。
吴玉华和郭凯敏在电影《逆光》(1982)中的影像
《逆光》对于吴玉华的意义,是为她在电影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当穿梭于郭凯敏、顾永菲、肖雄、刘信义、施锡来、史钟麒等众多当时就已为人所知的明星中间,女主角吴玉华的陌生面孔和恰到好处的成功表演,不能不令同仁和观众耳目一新。
吴玉华和郭凯敏在电影《逆光》(1982)中的影像
当然,《逆光》的推出,还使丁荫楠的导演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为他后来执导巨片《孙中山》奠定了不可忽略的坚实基础。
《逆光》的拍摄结束,也基本是吴玉华四年大学寒窗苦读的结束。《逆光》的公开上映却绝对是吴玉华成为影视新星的开端。
《银幕剧作》1982年第6期封面,电影《逆光》(1982)剧照,吴玉华和郭凯敏
约她拍片的信函纷纷而至,寄她选角的剧本令她目不暇接。而此时的吴玉华最为关心的是毕业分配问题。她只有一个愿望,留在北京,至于分到什么单位均无所谓。
经过一番论争,吴玉华被分配到总政话剧团,她觉得她还是幸运的,便放心到长影拍她的《五号机要员》(1984)去了。
吴玉华在电影《五号机要员》(1984)中的影像
当吴玉华完成了《五号机要员》的拍摄,返回北京时命运安排她的工作报到处却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事情的起因是来自于当时军艺的“搭配供给”。本来说好总政话剧团只要3名优秀毕业生,可当时话剧团接到报道名单是六名人员。
电影《五号机要员》(1984)宣传照,吴玉华
人数翻了一番,质量喜忧参半。总话不干了,可军艺坚持既定方案。要人单位是“多一个不要”,给人单位是“少一个不给”。
双方态度都很坚决,结果是,吴玉华当了一次“产品”,又做了一回“牺性品”。个人服从组织,你别无选择。
电影《以国家名义起诉》(1986)宣传照,吴玉华
【敬而远之,到喜结良缘】
赌着气来南京的吴玉华,还是在前线话剧团干出了她的成绩。主演话剧《强台风》和《悠悠故乡情》,使她在第五届全军文艺汇演中出尽了风头,获得了表演双奖,荣立了三等功,只是军功章上有喜的一半也有忧的一半。
尽管这期间她并未与影视绝缘,陆陆续续也拍了十几部电影、电视剧。
电影《通天塔》(1986)剧照,吴玉华
但无论是主演八一厂的《通天塔》(1986)、还是主演峨影厂的《以国家名义起诉》(1986),都没有像《逆光》那样引起观众和专家的广泛注意。
也就是在这段最淡然最无奈最不知所以然的日子里,有一个小伙子出现在吴玉华的生活里,成了她日后的一件幸事。
吴玉华(左)为观众签字
他是吴玉华的同班同学,姓汪名俊。
在军艺读书时,他们并无更多来往。因为都是学习尖子,竞争较在暗劲上。吴玉华因拍《逆光》小有名气,汪俊更是敬而远之。
恰恰出演话剧《高山下的花环》,给了他们一次携手的机会。通过汪俊的赵蒙生和吴玉华的柳岚,两个角色的塑造,使他们加深了对方的印象。
吴玉华的生活照
最后一场演出完毕,意味着可能不再有合作的默机。
汪俊来到后台化妆间,想对正在卸妆的吴玉华说点什么告别之类的豪言壮语,却一下子在她身后怔住了,化妆镜里聚神凝思的吴玉华宛如一尊冰美神,长长的睫毛下那双亮亮的眼晴里,仿佛流动一股清泉正在撞击着感情的闸门。
“真漂亮!”汪俊脱口而出。吴玉华的回报,是点到为止的微微一笑。
吴玉华和汪俊
那天晚上,汪俊还是失眠了,三更半夜的爬起来,为吴玉华写了一首情诗,令吴玉华次日大为感叹。
与吴玉华一样,作为优等生汪俊原本也是分配到总政话剧团。“搭配供给”的出现,当头一棒把他甩到了南京。
不出两个月,吴玉华赶来了。汪俊眼睛一亮,乐了。原来“大明星”也有这般命运。
汪俊
他不再孤独。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心理平衡。同命相怜,有难同当,俩人的好戏由此拉开了帷幕。
后来,吴玉华和汪俊只要不忙的时候就待在一起,这也让剧团里的其他演员都默认为二人就是一对。
为了以示自己的爱意,汪俊总想为吴玉华买点什么。
吴玉华
赶上雪化,满街泥水泛滥,汪俊跑了大半个南京市,终于买回了一双紫红色的水靴,作为定情物,却被后来在《篱笆·女人和狗》中饰演二嫂的同班同学刘丽丽臭损了一顿:“你大小伙子也真是,买了双紫红色的水靴,怎么配军裤?!”吴玉华在一旁开心地笑了。汪俊自愧不如吴玉华的审美,从此不再以物“表爱意”。
吴玉华
1987年2月,汪俊发愤两年,终于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研究生。同年汪吴喜结良缘,俩人以婚姻形式,结束了长达4年之久的恋爱历史。
【苦命”枣花,因丁克离婚 】
1988年,吴玉华投入拍摄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出任女主角“苦命”的枣花。
1989年7、8月间,汪俊和吴玉华同往上海为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1990)试镜头。但更有诱惑力的《渴望》又把吴玉华拽回了北京。
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1989)剧照,吴玉华
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正摄制的大型室内剧《渴望》剧组里,吴玉华已经成了“买肉专业户”。每逢星期六同事们都托她买肉,因为她买回的都是好肉、精肉,而且质高价低。
以致别人去买腰花时,售货员都把她挂在嘴边上:“我们这儿没有腰花,只有‘枣花’。”
《渴望》的轰动虽已成为历史,但《渴望》中的所有角色还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电视剧《渴望》(1990)剧照,吴玉华
这时的汪俊已合上了中戏导演系研究生的书本,毕业被分配在总政歌剧团工作。
吴玉华也从前线话剧团转业至杭州话剧团,这时的吴玉华可以称得上是收视密码,只要是她的作品,收视率就没掉下去过。
而汪俊看到妻子的成就,自己还在影视圈寂寂无名,徒然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吴玉华
当时汪俊就曾和吴玉华说过自己不想要孩子的话,但吴玉华并没放在心上。
随着年龄逐渐的增大,吴玉华想当母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此时的汪俊却还在四处为工作拼命。
她和丈夫提起生孩子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然而,汪俊却十分不耐烦:“说好不生孩子,我不喜欢小孩,为什么要因为孩子来破坏我们的生活呢?”
吴玉华
吴玉华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丈夫,于是生气地对汪俊说:“不要孩子那离婚吧。”
就这样,二人结束了十年的婚姻!
【儿女双全,各有各的路】
吴玉华离婚后,为了忘却那个誓言“丁克”的汪俊,在那段时间推掉所有工作,专心疗伤。
画家莫大风
而她的朋友实在不忍心看她一个人独自消化负面情绪,于是在一次聚会上把画家莫大风介绍给了她。
虽然莫大风是吴玉华的大学校友,却比吴玉华小两岁,在学校读完美术系后就到美国纽约普拉特学院美术系研究生院深造,获美术硕士学位。
吴玉华莫大风夫妇
这时的莫大风已经成为艺术界的著名画家,开过了好多次画展。
两人年纪都不小了,确定关系后就速战速决走进了婚姻,吴玉华在40岁的时候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从夫妻二人升级成了甜蜜的四口之家。人生似乎没有什么遗憾了。
吴玉华的儿子
吴玉华的女儿
孩子出生后,吴玉华陪孩子度过了一段安稳的童年,然后就又回到工作当中。
除了偶尔拍戏,吴玉华在生活中还很喜欢和丈夫莫大风一起旅游,这从她平时在社交平台的分享中可以看出。
左起:张凯丽、黄梅莹、蓝天野、吴玉华
吴玉华(左三)莫大风(左一)夫妇带着女儿(前排右一)和朋友们一起合影
右为吴玉华
而汪俊呢?两人离婚27年,吴玉华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汪俊却依旧沉迷于事业无法自拔,并继续推出《小敏家》(2021)、《小满生活》(2023)等电视剧。
反观汪俊的个人生活,一直都没有什么绯闻传出,也没有再婚的消息,如今61岁的汪俊独自在北京一人生活。
《新电影》1982年第11期封面,吴玉华
- 从农村姑娘到电影明星,退圈选择家庭遭离婚,再嫁富商生活幸福
- 29岁因交通意外香消玉殒!被男友抛弃后性情大变,非女主角不演
- 麦文燕的心酸路:当红出国,受谢晋之邀却没翻红,定居美国已63岁
- 移民加拿大20年!"双料影后"弃影从商,再婚收获幸福,晚年儿孙满堂
- 将门之女张晓敏,上大学就申请结婚,移民加拿大22年,沉迷医美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