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2024年03月06日22:45:24 娱乐 1828

2021年电影《长津湖》上映,最终以57.75亿的总票房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之最,随后2022年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再次狂揽40.67亿票房,两部电影累计票房破百亿,这在中国影坛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不难看出,《长津湖》系列电影的票房成功得益于超强的导演阵容和全明星演员阵容,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大咖,再加上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李晨、胡军等数十位娱乐圈知名演员,如此强大的阵容,在以往的电影中也是不曾出现过的。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除了全明星阵容,最重要的电影《长津湖》充分利用了观众们的爱国情怀,电影以抗美援朝为创作背景,再现了那段光辉且惨烈的历史,整部电影气势恢宏,可歌可泣,堪称国内战争电影天花板。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所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长津湖》系列电影大获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长津湖》系列电影是激起了民众的爱国情怀,那么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系列三部曲就有点消费民众爱国情怀的嫌疑了。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随着电影《长津湖》系列电影的大获成功,作为总导演的陈凯歌便宣布将执导全新的战争电影《志愿军》系列,该系列电影同样是以抗美援朝为创作背景,电影视角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上,而且还把目光聚焦战场以外,全景式,多层次的展现抗美援朝那段光辉历史。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2023国庆档,“志愿军三部曲”的首部作品《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影片上映之后仅仅取得了8.68亿票房,豆瓣评分也只有6.9,相比《长津湖》系列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近日有消息称《志愿军2》将登陆2024国庆档,此消息一出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志愿军2》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其中铁原阻击战是第二部的重头戏。

在第二部中,观众期待已久的朱一龙、吴京、韩东君都将陆续登场,依然是全明星阵容,依然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可是《志愿军2》还未上映便被众多网友看衰,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当然除了第一部口碑票房不佳影响了观众对于《志愿军2》的信心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观众审美疲劳。

《长津湖》系列电影的成功,让主旋律战争电影成为了香饽饽,于是像《金刚川》《八佰》这样的战争电影层出不穷,虽然看起来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可接连的爱国主义教育,导致很多观众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甚至不少网友更是直言,陈凯歌是在收割民众的爱国情怀,看到了《长津湖》赚得盆满钵满,在高票房的诱惑下,把民众的爱国情怀当作是致富密码。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其实作为观众而言,很希望能在大银幕上看到那段光辉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民众的爱国情怀,作为导演反而应该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带来一部更优秀的电影才行,而不是一味追求票房。

朱一龙吴京登场,《志愿军2》仍被看衰,爱国情怀不该成致富密码 - 天天要闻

总而言之,爱国情怀不该成为致富密码,还是要立足电影本身,用质量服众!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