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2024年02月14日20:55:04 娱乐 1511

春节电影票房又一次十分火爆。可是让人意外,由刘德华主演、宁浩的导演的《红毯先生》却票房扑街了,目前上映五天,票房只有700多万。


现在春节档冠军是贾玲的《热辣滚烫》,票房已经超15亿。第二名是韩寒的《飞驰人生2》,票房也超过14亿。这两部电影票房是注定大卖的。


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闻


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目前也有7亿票房,虽然无法比肩去年的《满江红》,但是这个成绩也还算可以。张艺谋这几年不断在尝试新的风格,而且他也放弃了过去冲击奥斯卡的执念,开始全力走市场路线。以张艺谋的年纪来说,他还可以保持不断创新,这就已经是成功了。


可是刘德华跟宁浩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刘德华是华语娱乐圈最顶级的天王,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光是粉丝就有7000多万。刘德华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巨大的关注。宁浩也是中生代导演中的顶梁柱,从早期的《疯狂的石头》,还有后来的《心花路放》等电影,在票房上都获得成功。


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闻


可是这样的组合,却拍摄一部票房大扑街的电影。从电影本身的质量来说,我们很难说《红毯先生》就不如《热辣滚烫》跟《飞驰人生2》。这两部热卖的电影,同样也有不少的槽点。


电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演员的演技、剧情、场景、剪辑、音乐、导演等都可以决定电影的好坏。可是电影本身的好坏往往也不代表票房的好坏。很多票房大卖的电影,并不是优质的电影。


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闻


同样优质的电影也不一定票房大卖。只是如今的时代跟30年之前已经不一样了。30年之前,很多电影人都是生活在体制内,他们可以为了理想去拍摄一些电影,不需要考虑票房。可是如今在市场化的时代,如果票房不成功,意味着就是最大的失败。


现在你要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你的电影,你必须给观众一个理由。比如说《流浪地球》这样的超级大片,视觉效果拉满就足够吸引观众了。


贾玲这次的《热辣滚烫》为何票房成功?很简单,贾玲减重100斤就足够吸引观众了。作为一个多年的春晚常客,过去一直以肥嘟嘟笑星形象出现的顶流,减重100斤这个噱头确实太大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反差。反差才可以给观众带来新的冲击。类似的事情刘德华在20年之前就干过。当年拍摄《瘦身男女》的时候,刘德华就曾经自毁形象,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胖子。作为一个帅了几十年的明星,突然变成了一个大胖子。这就是巨大的反差。


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如果贾玲这次再拍一部《你好,李焕英》这样的温情片,哪怕在演技、剧情上继续突破,票房也很难超越。


吴京为何拍完《战狼》1跟2之后就暂停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因为他给自己立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如果再要靠动作、军事、爱国的组合,已经很难突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吴京可以做到的。


《红毯先生》这样的电影从剧情到演员、导演,其实更像是一群电影圈的老朋友,大家一起拍给圈子内人看的电影。这就好像香港之前拍摄的《龙虎武师》,这就是一部致敬动作替身的电影,这种电影在院线上映之后,注定很难获得成功。


刘德华加宁浩,王炸组合为何干不过贾玲的100斤肉? - 天天要闻


当然以刘德华跟宁浩来说,他们的号召力跟实力依然在,如果他们换一个思路,依然可以拍出成功的电影。这就好像张艺谋一样,当国师放弃冲击奥斯卡的执念,拍出商业片来,可以说也是降维打击。


去年的《满江红》证明,他也可以拍出几十亿票房的电影。同时这几年的电影,从《坚若磐石》到《悬崖之上》等电影都在口碑跟票房上获得了保底的保障。关键从2016年以来,张艺谋的工作效率之高,拍片之多,别说同时代导演无人能及,就是年轻导演中也没人比得上。


如今年轻一代的导演中,不过是韩寒还是贾玲,他们都更加懂得市场跟流量,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反差制造观众的共鸣。


只是每一次高票房电影的出现,都会引发观众的热议,到底什么样才是好的电影。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