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丁顿熊2》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上映以后,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高额的票房,也再一次将“合家欢”这个词推向了大家的视野,人们对合家欢电影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渴望。
一部成功的合家欢电影是需要多方因素促成的,叙事策略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帕丁顿熊2》为例,探讨合家欢电影的无反转叙事策略。
“合家欢”电影简单来说就是老少皆宜的电影,然而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标准的定义,刘藩、何超在《国产动画电影期待“合家欢”式的新模式》中对于“合家欢”电影做了相关界定,即“以包含两代人以上成员的家庭为受众并积极营造家庭观影氛围的,屏蔽色情、暴力、惊悚等限制级内容,适宜于全家观看的全年龄向商业动画电影,可以称之为“合家欢”动画电影”。
广受欢迎的影片如《狮子王》、《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帕丁顿熊》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合家欢”影片。
一般来说,“合家欢”影片的主要角色都对应着核心的家庭成员,故事的展开也始终是以成员间或角色本身的冲突为中心展开的,他们的矛盾冲突也反映出现代家庭里的种种状况,在化解矛盾冲突、构建理想家园的过程中给大家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使命。
故事的结尾也通常以重建理想家园、化解矛盾冲突等来重申家庭观念的重要。
另外,影片在叙事结构上通常遵循的是线性叙事结构,故事线索清晰明了,情节环环相扣:通常以家园逝去或者平衡遭到破坏为开端,故事的发展走向是主角在危难中寻找家园,剧情的高潮通常是在与反派斗争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最终成功的克服了困难、化解了矛盾,家园得到重建,圆满的大结局抚慰了观众的心灵。
“合家欢”电影的产生是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喜好和喜剧艺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可以同时顾及成人与儿童的欣赏需求,具有强大的受众群体,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商业性。
欧美的大片主要以好莱坞为代表,很多科幻类的影片通常都是大手笔投资,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灾难场面,无论故事是否老套、情节是否幼稚,往往也能制造出高票房神话。
同样,在欧美电影市场中合家欢类型的影片也同样占有一席之地,类型也非常多元化。
比如大家熟悉的《小鬼当家》系列和《超能塞豆隆》是集悬疑、动作、搞笑于一身的影片。
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和《神偷奶爸》中,则汇集了爱情、科幻的元素来增强影片的戏剧效果。
《寻梦环游记》主打亲情、生死的主题,告诉人们死亡不是别离,而是生的延续;《疯狂动物城》将追求梦想与社会偏见融合在一起,发挥了教育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也逐渐重视“合家欢”电影的创作,也上映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电影,然而,很多作品却与观众家庭观影的需求和属性不匹配,比如《喜羊羊》、《猪猪侠》、《兔侠传奇》等动画电影也算是影响力比较大的电影,但是它们的主导方向依然是低幼化,这类作品大多是孩子们喜欢看,可是却吸引不了成人的兴趣。
再比如《捉妖记2》试图将面向承认的影片向合家欢电影转型,但是却未能领会到“合家欢”真正的内涵,是一次失败的尝试,电影也是一味迎合孩子的需求而降低种种标线,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陪伴式观影”。
当然,中国的合家欢也有成功的案例,2018年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记》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推动者,该部影片延续了《熊出没》系列电影一直秉承的合家欢特征,在影片中加入了光头强父亲的角色,赋予了人物更多的情感内涵,使影片内容更加符合大人与孩子消费需求,使所有观众都能有所收获,这也是它与其他国产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
合家欢电影本身的定位就决定了其制作必须考虑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带有现实教育意义又兼具诙谐幽默的故事,无反转叙事策略在剧情的发展上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帕丁顿熊2》中开始描绘了帕丁顿同温莎花园的人们其乐融融的画面,不仅表达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内涵,也展现了外乡人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的美好。
故事一开始就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预期,这是谁都渴望拥有的幸福生活。紧接着帕丁顿入狱了,但是却与狱友们友好相处,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啼笑皆非的趣事,这里的无法转叙事给观众也带来了欣喜。
最后帕丁顿成功的洗脱了罪名,表面上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得到的,但是这一切也是源自于帕丁顿的与人为善、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的结果。
观众在无反转的剧情下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希望看到的画面,将现实生活中人的优良品质放大了,告诉观众绅士善良的重要。带有童话色彩的剧情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与当下的人们相契合的,拥有善意我们会收获美好的生活,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这种正向的价值观也可以成为观众的精神支柱。
《帕丁顿熊2》延续了第一部的剧情,继续采用无反转叙事策略,来自秘鲁的小熊帕丁顿,独自漂泊到伦敦,幸运地被布朗一家收留,逐渐成为家庭的一员,帕丁顿的友善,甚至感染了街区里面的每一个邻居。
第二部的故事,则是围绕一本记载伦敦所以有标志性景点的立体书展开,原本帕丁顿是想将这本书送给露西阿姨,可是却在露西阿姨生日的前夕这本书莫名失窃,警察也将帕丁顿认定为小偷关进了监狱......
《帕丁顿熊》两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虽然不同,但是始终如一的是帕丁顿身上具备的的优秀品格———纯粹的善良与爱。
故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美好的清晨中展开,帕丁顿与布朗一家愉快的用餐,他不仅用自己的善良感染了敏感多疑的布朗先生,也感染了街区的朋友、邻居,他会给每天骑车路过的姑娘带三明治,提醒马虎的医生大叔盗钥匙,亲切的与上校先生打招呼,关心报亭小姐姐的相亲结果,陪伴清洁工大叔一起学习......帕丁顿走到哪里,就将温暖带到哪里。
帕丁顿因为意外被关进了监狱,就在大家觉得一切的美好都要化作灰烬的时候,故事并没有出现反转,帕丁顿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作风:与狱友们友好相处,同凶悍的铁拳厨师沟通伙食,在共同制作橘子果酱的过程中,帕丁顿发现了厨师内心的敏感,他积极帮助厨师改善厨艺,联合狱友们一起制作了很多美味的点心,帕丁顿用自己的善良与爱温暖了监狱里的每一个人。
同时,在帕丁顿被抓走以后,所有的邻居都相信帕丁顿是清白的,丢失书本的店主在法庭上为帕丁顿作证,报亭的小姐姐也在积极帮助帕丁顿,就连鹦鹉毛毛和流浪狗阿狼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在布朗一家在外努力寻找真相的时候,铁拳厨师长以帮助帕丁顿寻找证据为由,鼓动帕丁顿跟着他们一起越狱,帕丁顿在误解布朗一家遗忘了自己以后决定越狱,当他们坐着热气球离开了之后,跟随帕丁顿一同逃出的狱友却欺骗了他,离他而去,就在我们以为狱友们辜负了帕丁顿的信任,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他们良心发现,从水下救出了帕丁顿。
故事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些许的波折,帕丁顿入狱、帕丁顿越狱,观众都以为故事的走向要发生变化,然而剧情依然延续温情的路线,这里将无反转策略运用的恰到好处,给观众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让他们内心感到格外的温暖。帕丁顿、布朗一家以及周围的邻居朋友们都具有善良的品格,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局,始终让大家沉浸在轻松愉悦、温暖美好的环境里,片中人物的品格没有发生不良转变,对善良的这份坚定的守护将故事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很多电影喜欢一味的追求翻转策略,在剧情中设置一个又一个包袱,一次又一次打破观众在心中预设的结果,以期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
一部分合家欢电影也仿佛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比如在《史莱克》中一定要演绎一个反转的结局,《沉睡魔咒》一定要搞个妖艳的巫婆,各种马达加斯加企鹅、快车、爱丽丝,儿童战警,一定要搞些惊悚的冒险的题材,仿佛这样才有悬念,才能吸引大家看得下去。
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合家欢电影的受众不仅是成人,还有年幼的孩子们,一惊一乍的音乐、错综复杂的剧情与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匹配,甚至会引起他们观影的不适,这就丧失了合家欢电影本身的意义。
合家欢电影的最主要目的的是让全家人在观影的同时能够接收影片所要传递的价值观,所以影片的创作要以儿童能够接受的价值尺度进行,无反转策略的运用,使大家不用绞尽脑汁的去观影,即使是3岁的儿童也能够坐下来静静的欣赏。
虽然当下有不少电影也成功的运用了反转叙事手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是,反转叙事策略对合家欢电影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合家欢面对的是所有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既要迎合成人也要迎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俗易懂的剧情才能具有更广阔的市场。
如果想要使合家欢电影得到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创新内容和加强制作外,运用无反转等恰当的叙事手法才会使电影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也会让合家欢电影的未来走得更远。
尤其是中国的电影市场,首先要做得是充分理解合家欢电影的内涵,学习优秀电影的制作经验,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独特叙事策略,只要在无反转叙事策略下加强对内容的创新、制作的用心,中国合家欢电影一定会在将来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