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你有没有过自杀的行为?
如果没有,那么你有没有过自杀的念头?
很多人对自杀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自杀的人很自私,只管自己解脱,不管别人的痛苦。
1985年5月14日,正当红的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这一事件引起极大的轰动,人们在悲痛之余,㧪腕叹息,一个正值人生大好时光的美丽女子,如何能舍得下名利双收的事业和爱着她的母亲和影迷?
而她却走了,带着人们对她的思念和怜惜。
在她走后至今的38年里,不断有人分析她的死因,但不论是何种分析,都无法理解她自杀的行为。
已故的另一位巨星级的港星张国荣,曾经一语道破翁美玲自杀的真正原因,她不是不爱自己,她也不是以要挟汤镇业,她也不是对现实逃避,她只是在那一时那一刻,无法承受情感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大过她对于死亡的恐惧,在那一刻,她没有能力释放痛苦的情绪,在深夜无法入睡时不堪折磨而选择了死亡。
张国荣说,他也曾经在某一刻很痛苦的时候想到过死亡,他最终也应验了自己的这句话,用死亡终结了痛苦。
我为什么深以为然?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自杀的行为,洗了胃,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来,醒来第一眼看到我妈狠狠的白了我一眼,扔下一句很恶毒的话:你要死死外面去,不要死在家里仇害我!
我不想谴责我妈妈,真的不想,我至今为我当时愚蠢的行为感到懊悔,但是在当时,我真的熬不过去了,太痛苦了,这种痛苦大于任何我能感知的人生价值。
并不是没有谁就不能活,而是当你一心扑在某个人某件事上的时候,你把人生的价值重心全部放在这个人这件事上时,你的期待值拉得很满,你抱的希望很大,全力以赴,不留任何余地,而得到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如同一个你努力吹得很大的气球,在瞬间被现实的针芒刺穿,这种冲击如深炸弹,能将你所有的防护炸成灰。
痛苦的感觉是瞬间充斥到全身心的,而且不断地回流冲撞,在那一刻,因为性格又不属于能很好自洽的人,就很容易走极端。
我和翁美玲一样,是在感情里容易飞扑火的人,是把爱情看得很重的人,因为,我们都是从小缺爱的人,也是表面很自负,不愿意向别人轻易吐露心迹的人,表面看上去很活泼,其实内心很封闭,不愿意对别人讲太多心事的那种人。
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一旦积累过多,就容易被痛苦的情绪吞噬。
汤镇业负了翁美玲,尽管他后来说他们只是吵架,但如果翁美玲不死,他们也很难修成正果。
三十年前的我,我不顾一切去爱着一个人,结果他在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离开了我,起初我不相信我们分手已成定局,我以为我放低要求还能留住这份爱情,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爱得很卑微却最终没能留住他。
因为他的决绝,我不断地在心里否定自己,我不断地问自己:一定是我不够好,否则为什么我都如此卑微了他依旧不回头?因为这段爱情,我变成了自己很讨厌的人,我不断重复着这种自我认定,自卑、失落,让我很难去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提起兴趣,每天不断重复着悲伤的情绪,连续一个多月失眠,但在别人眼里,我依旧是以前有说有笑的我,没有任何变化。
终于有一天我熬不住了,去了经常去的那家药店,我说有点失眠,想买几片安眠药,店主说只能卖你一两片,我一边还跟店主开玩笑说:多给我几片你怕我会自杀吗?我要能自杀,全世界都剩不下几个人了。
我平时就是一个经常性给大家送去欢乐的人,店主当然不会认为我是要自杀,他一次给我开了十片,我吃的时候掉到地上一片,找半天也没找到,一次吃进去九片,吃下去之后,还跟旁边的同事有说有笑,我感觉有点困意的时候,就那么站着晕倒了,同事慌了,把我真接背到了隔着一条马路的医院,当时还有一点点意识,医生用力摇着问我:你咋回事?说实话!
当时,我的求生欲本能地提醒我,不说实话,我可能真的会死,我用尽全力告诉医生说:我吃了九片安眠药。
说完我什么都不知道了,洗胃、回家,包括我的同学朋友去看我,在我的印象里全部是空白,我昏睡了三天三夜。
很愚蠢,也很不值,但所幸的是,我活了下来,而翁美玲,逃过了前几次的自杀行为,却没有逃过开煤气这次,她是觉得自己真的熬不过去了,不想再重复这种痛苦。
我能感受到她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明明很相爱的两个人,突然就纷争不断形同陌路,前后的心理落差无法自洽,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脱。
我没有想通过自杀来威胁谁,我只是单纯地感觉熬不过去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所以,我很理解她,她当时,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挽回汤镇业,屡call汤镇业bb机不复机的她,彻底没了希望,她不敢去面对彻底失去他的事实,她选择了用死亡结束痛苦。
很多人说,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
但是把爱看得很重的人,重的是活着的感受,他们更看重爱的体验,不是那些看重金钱名利的人所能理解的。
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都不同,可能重钱重利的人,会觉得翁美玲很傻,但谁又能定义人生的价值,你又怎么能证明金钱名利要比爱来得更有价值呢?
翁美玲的离去,在普世价值观里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她来说,她恰恰为了追寻自己最看重的真情而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她是勇敢的,至死,她依旧想要自己想要的爱情,她不愿意退而求其次,找不到真爱,她宁愿结束生命。
为爱而生,和为名为利而生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爱情这东西不可控,聚散皆不由我,所以人们只好选择了名利金钱,但翁美玲选择了用生命去追寻爱情。
实在没什么好指责的。
我和她大概率属于同一种人,有着悲剧的性格,别人的价值观很难去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是,我妥协了,而她没有。
她将全部的爱封存在26岁的花季,可能你会觉得她偏执,但这世上,能配得上她纯真的爱情的人,实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