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盛华兰出嫁时,她仅仅是一个六品通判的嫡长女,可她能高嫁,我觉得要从她爹盛纮的“智慧”说起。
盛纮为他的六个子女选择“对象”时,基本大方向都没有错,总的来说,都是走了“捡漏”的捷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盛纮虽然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爹,他为了几个子女的择偶问题,费尽了心思。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盛纮为他的其他子女择偶,做出过哪些努力,我只能说,盛老爹是懂“捡漏”的。
首先是长柏,长柏的媳妇海氏,人家绝对是高门之女,长柏虽然自己高中科举,但是从家世的视角,他能娶到高门海家的女儿,主要是捡了一个“海家女儿四十岁无所出,夫婿才能纳妾”的漏。
当然,盛长柏作为盛家的嫡长子,一心花在做学问上,他对那些莺莺燕燕、花花草草也不感兴趣。
所以后来,海氏进了门,也就只留了一个叫羊毫的做长柏的通房,对外做做样子,偶尔伺候长柏一回,事后还每每灌红花。
而长柏娶了海氏,相当于娶了一个“高知媳妇”,海家对长柏后来的“事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海家对于海氏为长柏生下的所有孩子,即盛长柏的“全部子女”这个事实,也是很满意的。
接着是长枫,长枫是盛家宠妾林噙霜的儿子,他是盛家的庶长子,年轻时候他的学问不太行,拈花惹草却挺行,和房里的丫鬟们也打得火热。
盛纮后来为长枫安排的那门亲事,娶的是柳家的女儿,柳氏因为容貌不是特别过关,议亲的时候,长枫不乐意。
可是柳家的家风非常的清白,世代出读书人,家世也一点都不比海家差,要不是因为柳家女儿陷入了退婚风波,长枫也捡不上这个“漏”。
而长枫自从娶了柳氏之后,从前的坏习性都逐一改掉了,他在学业上也知道努力了,特别是柳氏为他生了个女儿,长枫真的是“有女万事足”。
后来,几个孩子里功课最不怎么样的长枫,也考取了功名,所谓“娶妻娶贤”,盛老爹的这一谋划,又“赚”了。
到了女儿这里,林噙霜的女儿墨兰,本来盛老爹特地为她安排了文炎敬,此人家境虽然清贫,可他是个上进的寒门举子,也是极好的。
可惜墨兰自己不接受,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嫁一个出身不高、世代务农的。
她非要去嫁永昌伯爵府的嫡幼子梁晗,在母亲林噙霜的怂恿下,靠着“好大一张床”,最后 “成功”嫁了进去,最终的婚姻却弄得一地鸡毛。
而文炎敬阴差阳错地娶了盛如兰,如兰是王大娘子的嫡幼女,她大大咧咧的个性,做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其实是不太行的,婚后反而被文炎敬宠得,后半生非常幸福。
那么,为什么第一个择偶的华兰,能被老爹安排“高嫁”到忠勤伯爵府呢?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她走的也是“捡漏”路线。
华兰是盛老爹和王大娘子的第一个孩子,是盛家的嫡长女,她出嫁的嫁妆必定丰厚。
再说了,华兰作为盛家第一个议亲的孩子,其实家族里也要有一种“一炮打响”的气势,大姐姐高嫁了,后面的弟弟妹妹才能娶得好、嫁得好。
华兰在整个盛家是很有“大长姐”的风范的,她小时候是被身为勇毅侯独女的祖母养过的,用祖母的话说“照我说,你这孩子性格又坚韧、会盘算”——反过来看,忠勤伯爵府能娶到华兰做正房大娘子,也是他们的福气。
另外,当时忠勤伯爵府的“经济状况”,其实已经不太好了,来迎亲的那一天,袁家虽然送了聘雁,又悄咪咪地想靠年少时的顾廷烨用投壶赢回去,足以见得这户人家,只是看起来“家大业大”。(本文原创作者叶澜依free,目前只在头条百家同步更文,其他平台均为抄袭,抄袭无耻)
华兰婚后,也面临过这样的时刻,她偷偷用自己的嫁妆补贴夫家,被她的母亲王大娘子发现了,对此觉得很气愤。
《知否》中靠着老婆娘家的嫁妆,补贴夫家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比如明兰的堂姐,常年补贴着那个“有辱斯文”的孙秀才,还有顾廷烨的母亲白氏,也曾用自己的嫁妆,养活了整个顾老侯爷家。
古人婚配,其实是最讲究门当户对的,每一段我们看起来“不般配”的婚姻,事实上,双方父母都是在心里博弈过的。
剧中唯一一段势均力敌、算是“自由恋爱”的爱情:顾廷烨和盛明兰,他们两边的嫁妆比起来,其实也都是很登对的。
所以,华兰为何能“高嫁”忠勤伯爵府?长柏为何能娶到海氏?长枫又为何能娶到柳氏?如兰为何要“下嫁”给文炎敬……
基本上这些都是盛老爹的“好盘算”,但对方家里也都是“好盘算”过的:盛家虽为六品官,却也兢兢业业,稳中有升,能与盛家结亲,也算是“彼此捡漏”的大美事一桩。
大家觉得,盛老爹为子女们安排的婚姻中,华兰这桩是最“智慧”的吗?还是其他子女们的更有“谋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剖析影视作品,解读人性真相,我是不求人、不讨爱,人间清醒的“叶澜依free”,本人不是演员热依扎,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