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脸,靠脱衣服出名!”
不知道,这是汤加丽接到的第几个辱骂电话了。
这一年,模特汤加丽出了一本人体写真,书中她不着寸缕,或是只穿一双鞋,只披一块丝巾。
照片中的女人,美得动人心魄,宛如维纳斯的化身。
十年台上无人问,一脱成名天下知。
汤加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但“成名”的同时,汤加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父亲跟她断绝了关系,丈夫和她离了婚,圈里没人找她拍戏,每天接到陌生网友的辱骂。
汤加丽一度失眠、自闭、抑郁,甚至想过自杀。
如今20年过去了,47岁的汤加丽,依旧孑然一身,还没完全撕掉“裸模”、“人体明星”的标签。
如果可以重回20年前,她还会做一样的选择吗?
2002年那会儿,国内还没有哪个模特敢在“人体写真”上署真名,汤加丽属第一人。
而且,汤加丽的写真是“真”写真。
她不做作、不羞答、不遮掩,脱去衣服后,尽情展示身上的每一处凸起、每一条曲线。
谁能想到,如此大胆豪放的女孩,从小竟是街坊们眼中的“乖乖女”。
1976年,汤加丽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亲曾经当过兵,母亲则是一个传统勤俭的家庭妇女。
9岁那年,汤加丽已经出落得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水灵水灵的,身段挺拔,骨骼柔软。
身体天赋摆在那儿,在老师的提议下,父母便把汤加丽送去学体操。
汤加丽很听话,在体校勤勤苦苦训练了两年,就拿下安徽省青少年运动会的体操冠军。
父母大为惊喜,畅想着女儿的未来:“你以后定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体操运动员!”
然而,这个“乖乖女”的心思却在别处。
因为观看了一场舞蹈演出,汤加丽被迷得神魂颠倒,嚷嚷着要改学舞蹈。
父母从未见过女儿对一件事情如此热衷,他们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汤加丽也是争气,凭着天赋+热爱+刻苦,她在舞蹈这条路上走得顺风顺水。
初中毕业后,汤加丽考入艺术学校的舞蹈专业。
因为表现出色,毕业后她很快就被选进省歌舞团。
在歌舞团的日子,汤加丽当领舞、站C位,在闪光灯和掌声中享受着万众瞩目的感觉。
可她仍不满足,为了追求更大的舞台,汤加丽前往北京舞蹈学院深造。
正是这次学习契机,让她后来加入了赫赫有名的“东方歌舞团”。
舞台变得更广阔,大型表演说来就来,在《红帽子》、《兵马俑》等诸多经典作品中,汤加丽如愿留下了自己的倩影。
此时此刻,她似乎只要耐心地等待,便能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这个一路没受过什么挫折的女孩,却老想着要突破自己。
这有利,亦有弊。
正当舞蹈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汤加丽又把目光投向了别处——她决定对“演员”这一职业发起挑战。
而这一次,女孩终于碰到了壁。
突然从舞蹈转型,非科班出身的汤加丽一开始只能接些广告,拍些MV。
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她只有不停地投简历,或者跟别的龙套演员一样,蹲在电影厂门口等机会。
后来,她有幸在《龙凤智斗蟠龙坊》《康熙王朝》等大制作中,出演一些小配角。
但由于演技平平,观众根本记不住这个名叫汤加丽的“演员”。
曾经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女孩,心里感到巨大落差。
她想红,她想重新站在聚光灯下,她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而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她遇到一个名叫张旭龙的男人后。
2001年,汤加丽在拍摄一则内衣广告时,被摄影师张旭龙看到。
他发现,这女孩体态优美,身姿绰约,非常适合拍摄人体艺术写真。
张旭龙上去就问:“你敢不敢拍人体写真?”
一开始,汤加丽以为这哥儿在耍流氓。
其实,张旭龙可不是无名之辈,他在国内摄影界,有着“写真王子”的美誉。他镜头下的女性,个个韵味十足,仪态万千。
“只要我给你拍人体写真,你一定能红。”张旭龙信誓旦旦地说。
大佬拍胸口保证,汤加丽怎能不心动?
但要在镜头前脱光衣服,毫无保留地展露自己的身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左思右想后,汤加丽终于铆足十二分勇气,决心为艺术献身。
“我当时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不能让青春留白。”
随后,汤加丽便与张旭龙怀着一腔热情投入到拍摄中。
拍摄过程并不轻松,从摄影棚到大自然,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张旭龙用掉了800盒胶卷。
汤加丽不但要脱得精光,还要摆出各种高难度的姿势、动作,从不同角度展示“人体之美”。
这对于曾是专业舞者的汤加丽来说,仍是个极大的挑战。
人体写真拍摄耗时一年半,一共拍摄了八千多张照片,耗费了张旭龙和汤加丽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但努力没有白费,照片洗出来后,张旭龙情不自禁地感叹:“实在是太美了!”
2002年9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一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发行。
144张来自专业舞蹈家的形体艺术美照让读者们大饱眼福。
首印一万册,不到几小时就全部售罄,出版社只好加班加点加印,销售额也比预期高出不少。
很快,部分照片被疯传到网络,引起舆论轰动。
“汤加丽”三个字更是霸榜热搜,创下单日搜索量10万次的记录。
汤加丽从一个三四线小演员,一夜爆红。
“原来,这就是成名的感觉,不用跑龙套、不用演配角,轻轻松松就有数不尽的邀约。”
张旭龙果然一语中的,汤加丽真的火了,爆红来得猝不及防。
与此同时,爆红所带来的非议,也让汤加丽始料未及。
最先攻击汤加丽的是网民。
“不要脸的东西”、“不守妇道的婆娘”......
键盘侠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照片,一边肆无忌惮地口出污言。
那段时间,汤加丽不看电视、不上网,拒绝一切媒体采访,连超市都不敢去。
2002年12月,汤加丽现身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进行新书签售活动。
人山人海中,大部分是男性。
有些人的目光、言语,让汤加丽深感不适。
这种来自陌生人的鄙夷和羞辱,汤加丽极力咬牙强忍着。
而家人们的不理解,才是让她最难以承受的。
出书后,汤加丽只敢把事情跟哥哥嫂嫂说了,却不敢跟父母说。
特别是父亲,是个传统、严谨的退伍军人,他绝不可能接受女儿做这种“伤风败俗”的事。
“我本来想瞒他一辈子的。”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父亲到朋友家吃饭时,偶然看到茶几上的报纸写着女儿的名字和照片,一开始以为是个同名同姓的人,后来越看越不对劲。
父亲慌张地叠好报纸,揣在兜里,饭都没吃就匆匆离开了朋友家。
一回到家,父亲便打电话质问汤加丽:
“那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汤加丽心想坏了,爸爸知道了。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不接汤加丽的电话,也不让她回家。夹在父女中间的母亲,总是泪眼婆娑,忧心忡忡。
而当初同意自己拍写真的丈夫沈东,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
他无法接受大众对着妻子的身体,指指点点,尤其是遇到熟人,他更是三缄其口。
后来,丈夫开始借工作为由,不回家、不碰面,汤加丽有苦难言。
为了缓和夫妻关系,汤加丽哀求丈夫:“要不咱们生个孩子吧?”
没想到丈夫居然冷冷地说:“我不想孩子被别人嘲笑有这样的妈妈。”
经过旷日持久的冷战,这段婚姻,终究维系不下去。
更雪上加霜的是,曾经合作关系不错的张旭龙,因为署名权,把汤加丽告上了法庭,要求汤加丽支付赔偿金。
这场官司持续了大半年,在媒体和网络的传播下,人尽皆知。
结果,法院判汤加丽败诉,赔偿张旭龙十万元。
汤加丽一时手头拮据,先给了张旭龙三万块,并请求剩余的七万块在一个月之内还清。
但张旭龙却断然拒绝,要求法庭对汤加丽实施强制执行,法庭没收她的房产、车子,停她的工资。
自此,汤加丽与张旭龙的合作情份一点也不剩了。
除了与家人和合作伙伴的关系破裂,汤加丽的演艺事业也面临重重障碍。
自从出写真集后,一些好的剧本,都因为她“太有争议”而放弃合作。
曾经有导演找她出演电影,但因为汤加丽不愿意拍裸戏,被剧组弃用换人。
“不拍裸戏,是我的底线,这跟拍人体艺术照是两码事。”
可导演接受不了这样的理由:
“写真集都拍了,却不能拍裸戏,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那段时间,在名声、事业、家庭的三重打击下,汤加丽经常失眠,足不出户,更不用说接广告、拍戏了,最艰难的时候,她还想过自杀。
虽然事事不顺,但唯一让汤加丽感到欣慰的是,身边的朋友一直在鼓励她。
特别是舞蹈界的同仁,给了汤加丽莫大的安慰。
他们认为汤加丽并没有给舞蹈演员丢脸,反而是做了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主持人何炅也力挺汤加丽,他对别人说:
“汤加丽是一个很好、很善良的人,不像外边说的是一个坏女人。”.
汤加丽开始慢慢调整心情,沉下心来反省所经历的一切。
“我的初衷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啊!”
既然自己没有做错,为什么要退缩?
大胆的汤加丽,在2003年11月又推出第二套人体写真,引起第二轮轩然大波。
可这一次,舆论的风向似乎变了,不少网友开始称赞汤加丽是个“美丽而勇敢的女人”。
汤加丽回应:“美丽不敢说,但我真的很勇敢。”
此后,汤加丽逐渐走出阴影,回归歌舞团,并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
2004年,她参演了话剧《想吃麻花自己拧》,让观众看到她或许不够成熟,但绝对真挚的表演。
“看了这部话剧后,父亲愿意跟我说话了”,汤加丽看到台下父母欣慰的笑容,喜极而泣。
父女俩终于冰释前嫌。
对于拍摄人体写真,汤加丽曾在采访中坦言:
“曾后悔过,现在不后悔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依然会选择去拍。”
如今,汤加丽已将近47岁,仍旧孑然一身,却活得忙碌而充实。
这些年,她逐渐淡出了舞台,投身美容行业,致力于经营自己的品牌。
她仍像20多年前那个雄心勃勃的女孩,一心扑在事业上,让自己发光发亮。
时隔多年,再谈起人体写真,汤加丽淡然一笑。
“时代不同了,现在要是再有这种事情,顶多也就被议论一天。”
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汤加丽无疑承受了最多的痛与苦。
在那段不够包容的时间里,她独自一人掀起了人体艺术的冲击波,向世人大胆展示自己美丽的身体,以及青春无悔的人生态度。
如今回过头看看所走过的路,汤加丽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只是做了一件勇敢的事。
“人体写真”事件让汤加丽的人生天翻地覆,但也让她学会了不沉湎往事,努力向前看。
现在的她,只想做回一个普通、勇敢、健康的女孩。
曾有记者问汤加丽:“将来你会怕自己的孩子看到裸体照片吗?”
她沉思了片刻,自豪地回答:
“我相信,如果我有孩子,他能够理解我,我也期待有一天他能够以我为骄傲。”
说完后,汤加丽低下头,小声嘟囔:“这一天或许等得到,或许等不到。”
汤加丽在20多岁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不管幸与不幸,好或不好,于她而言,都是一份难忘的回忆。
而人,如果能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这也是一种幸福。
-END-
作者:大翎
编辑:柳叶叨叨
部分参考资料:
凤凰网《汤加丽:不是脱了衣服就是艺术》
中国电子商务《汤加丽:让美丽更勇敢》
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201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