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马伯庸真的成了历史小说领域及影视剧的香饽饽和宠儿了,就像之前的《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都是写部就改编一部影视剧,而且是部部精彩,甚至像《风起洛阳》到目前为止连小说都没出版就直接拍成了电视剧,直接让马伯庸红到发紫了。
不难看出,马伯庸目前处于非常旺盛的创作阶段,而且佳作也是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也都相继拍成电视剧,并且最近刚刚出版的的《大医》估计不久也要排上日程,再一次刷新的马伯庸的创作能力。
而马伯庸《大医》还在全网热销之际,他的另一部小说《长安的荔枝》又悄然面世,而且这部作品是马伯庸历时十一天就写成的,这部小说整体的篇幅不长,一共才六章,却将处在大唐盛极而衰的那个时间段写的深入浅出,而且入木三分。
李善德不过是一个凭借算学出众而有幸留到大唐都城长安的一个九品小吏,为了能给妻女在长安置办一套长居之地而努力上劲,并且还要为买了房子而考虑还贷款。当时在长安只有寺庙的和尚才会开展如今的银行贷款买房业务,叫做香积钱。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主人公李善德虽身在大唐长安,而且还是大唐的一位公务员,也要为了买房而寻找借贷,可见他是一位性格敦厚且心地善良之人。
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善良才会被上司与同僚算计,接下了六月初一要从岭南运送鲜荔枝给杨贵妃这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杨贵妃当时深得圣人唐明皇李隆基的独宠,为了体现皇帝对贵妃的感情,在那个相隔五千多里,又无良好储存保鲜办法的唐朝来说,运送新鲜荔枝简直是痴人说梦。另外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皇帝竟然不便从正规行政流程中安排,而是随意指派下面的有部门和个人来执行。像宫中冬日嫌冷了就安排一个木炭使;想要广选美色就设一个花鸟使;甚至在此之前,圣人忽然想吃平原郡的糖蟹,随手就设一个糖蟹转运使。而此次为了让心爱的前儿媳妇现在的贵妃杨玉环过生日时能吃上新鲜的荔枝,直接安排了一个荔枝使。
为了执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与好友韩十四及杜子美相遇在街上,后又借酒浇愁不禁痛哭失声,在友人的劝说下,他才收拾心情开始了逆袭之路。这其中有马伯庸借杜子美之经历写到了我们久违的一个人物,他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主人公张小敬。当然马伯庸并未明写,只是借杜子美之口描写了这个为兄弟守坟的老兵满面风霜,还瞎了一只眼,态度凶横。算是为读者交待了张小敬在安史之乱前的状况。
主人公李善德为了完成运转新鲜荔枝的任务,开始了实际考察的工作,他先是前往了岭南,并且在荔枝的产地看到了荔枝的生长周期,同时凭借荔枝使的身份结交了当地的胡商,而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精密计算,终于制定了运送鲜荔枝的方案。
之后便是他为了达成这个任务而四处碰壁,包括当红太监鱼朝恩的巧取豪夺,最后竟在一位神秘人冯一元的暗中指引下面见了卫国公杨国忠,在一番详细解说之下,李善德获得了杨国忠的金牌,从而再下岭南开始了任务。
在大唐的国家机器与位高权重人物的加持之下,李善德还是费尽心力才最终达成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任务。只不过当书中写到这里时,马伯庸借李善德之口说出了那句话,就是当他看到运送荔枝的快马到达城门之际,他并没有为此感到快乐,反而是深深的厌恶。
因为凭借运送荔枝,皇帝的私人金库没有耗费任何银两,反而还增加了收入,并且因为运送这次新鲜荔枝,竟然让沿途的百姓与小吏走死逃亡,因为在运送荔枝的费用要沿途的州郡与行政部门来承担,这不是祸国殃民吗?为此李善德良心发现,开始了直斥杨国忠,并为此遭到了官场上的攻击。
若不是神秘人冯一元的出手,而这个冯一元居然就是高力士。像李善德竟然敢直接得罪杨国忠,那么他的下场肯定是必死无疑,不过最后的结局是李善德被贬到了岭南,并且从此做上了荔枝农。虽然离开了理想的长安家园,但李善德却实现了一个小公务员从积极努力到拼命上进,再到狐假虎威的完成任务,到得罪上司与权贵,最后落得个远离长安回归内心良知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李善德还是相当难得的一个人。
故事的结局是李善德因为直斥杨国忠而获罪,丢了官职与工作并且被发配到了岭南,但他也因此躲过了次年的安史之乱,如果李善德当时还在长安,真不知还能不能保得住妻儿与自己的性命,更别提长安的房产了。可见一个有良知的人还是会收获福报的。
金古武侠。
与您一起聊聊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