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4年,温兆伦出生在一个香港的普通家庭里。
爸爸只是个公司最基础的员工,一个月几百块的收入,要养活三代人。
温兆伦和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哥哥和妹妹,挤在一个几十平的小房子里。
20岁之前,温兆伦一直没有自己的房间,他就睡在客厅里。
爱早起的奶奶每天准时起床,局促的客厅摆下一张床就过不了人。
温兆伦不得不早早爬起来腾出客厅,睡懒觉成了奢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温兆伦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那时的温兆伦,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当明星。
在学校的时候,温兆伦拿过很多歌唱比赛的奖牌,他说自己“打遍无敌手”。
就连学校的校长,也会每年都在歌唱比赛举办时,调侃他“不会今年又是你拿奖吧”。
不过后来温兆伦才知道,不是自己唱得太好,而是学校的竞争对手太差了。
1982年,还在读书的温兆伦,参加了无线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
同台竞技的人不再是校友,而是半数以上的半职业甚至职业歌手,其中有谁呢?比如梅艳芳。
故事的结局显而易见,温兆伦止步15强,看起来还不错,但远没到出道发唱片的地步,那可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幸运的是,温兆伦被其中一个编导看中,邀请他去试镜一档儿童节目。
温兆伦成功被录取,加入了一档叫做《香蕉船》的儿童节目,原因是他们需要一位长着娃娃脸的大哥哥。
那就是温兆伦本人。
儿童节目做了一段时间,温兆伦被调去做电台,幕后的工作让他还没怎么意识到,自己会因为颜值而风流半生。
彼时的温兆伦,开始对拍戏感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温兆伦的朋友带他进了摄影棚。
温兆伦感觉在镜头里被全世界关注,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由此而对拍戏着迷。
事实证明,温兆伦的选择没有错。
1990年,温兆伦第一次演男主,那部剧叫《我本善良》。
这部剧直接入围了“全球发行最卖座的电视剧”前3名,温兆伦凭借“齐浩南”这个角色走红。
有趣的是,之前发行过两张专辑都不温不火的他,在拍戏成名后,歌唱事业也起了连锁反应。
温兆伦的第三张专辑《没有你之后》,斩获双白金销量。
谁看了不感叹一句:魔幻的演艺圈!
温兆伦有多会演戏?就连他家里人看了他的戏都讨厌他!
25岁温兆伦参演《义不容情》,大反派“丁有康”火出圈。
因为角色太讨厌,而温兆伦演得太精彩,那段时间他家里人吃饭都不让他上桌。
温兆伦那时甚至被盛赞为“用一个眼神表演黑化的鼻祖”。
如此有天赋的温兆伦,如果不是因为情史泛滥,演艺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远不止于此。
温兆伦经历三段婚姻,三任妻子中,不是有着港姐级的貌美,就是很有钱,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除了前妻,和温兆伦传过绯闻和恋情的,也都是曾经惊艳了香江两岸的绝代佳人。
让男人成长的,有时候不是女人,而是女儿。
2015年温兆伦喜得爱女,此后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花边新闻的好爸爸。
2022年,出道40年,已经57岁的温兆伦,参加了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二季(以下简称《披荆斩棘2》)。
昔日男神,眼神里少了许多神采。
2.
温兆伦拍戏一夜成名的1990年,香江对岸有个叫郑钧的少年,在校园内组了一支叫“火药”的乐队。
那时候的内地歌坛也是神仙云集,摇滚圈最火的是崔健。
郑钧的这支乐队翻唱崔健和罗大佑的歌,也算小有名气。
唱别人的歌感觉不得劲,郑钧就开始一边练琴一边学创作。
在《回到拉萨》红遍全国前,郑钧苦熬了四年。
也许是因为童年的经历,造就了他坚毅不怕苦的品格。
7岁父亲就去世的郑钧,生活拿走了他的父爱,却给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1994年专辑《赤裸裸》横空出世,郑钧开启了自己的摇滚时代。
在乐坛郑钧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我不想多说。
今天只想夸他年轻时有多帅!
关于郑钧的帅,不得不提到两个人,高晓松和金星。
高晓松曾经对郑钧提过一个要求:不要郑钧和他拍照同时出镜
原因大家应该猜得到。
那时候高晓松和郑钧关系很铁经常出去玩,遇到的女孩基本都被郑钧迷住了。
金星有一次被高晓松邀请去喝酒。
据金星描述,她走进去的第一刻,就看到一个男孩子歪着头靠在座位上,边上的文艺女青年们全围着他激动到要晕厥。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郑钧。
郑钧还说过一件事,读书的时候哥哥命令他大三之前不许谈恋爱
他听话照做了,留下一句原话“我们班女生都崩溃了”
“摇滚圈木村拓哉”,是郑钧的一个外号。
来《披荆斩棘2》之前,郑钧问了身边一圈朋友,他们都投反对票,害怕他“晚节不保”。
尽管琴还是弹那么好,声音也更有阅历了,颜值却也大变样。
眼角都是皱纹,眼神也不再忧郁,皮肤也松弛了。
但那又怎样呢,他是郑钧啊,他做什么都是合理的。
如他所说,晚节不是拿来“保”的,而是“破”的!
3.
郑钧才组建校园乐队还在小打小闹玩音乐的时候,
台湾省有个叫苏有朋的少年,已经红遍了亚洲。
1988年,苏有朋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作为乖乖仔的他,出道演艺圈完全是机缘巧合。
学霸在学校太无聊,瞒着爸妈参加一档综艺丰富业余生活。
却意外被节目组录取,同时被录取的人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吴奇隆和陈志朋。
最开始他们不叫小虎队,而是“小猫队”。
这个组合成名也非常戏剧化,只是在他们的师姐发行的专辑里放了一首单曲,却意外出圈。
这首“镶边”的单曲,名字叫《青苹果乐园》。
单曲发布后,花了5周的时间,拿下了同时期所有音乐榜单的冠军。
小虎队里的三个人,特点都不一样,苏有朋作为“乖乖虎”,就是以乖巧和清秀而圈粉无数。
最红的那几年,苏有朋还在读高中。
到了高三学业最紧张的那一年,苏有朋不得不告假。
据他后来回忆,那一年他的压力特别大,既感觉自己拖累了队友,又害怕学业跟不上很丢脸。
结果一年后,苏有朋考上了台湾省排名第一的大学,而娱乐圈也翘首期盼他回归。
即使是红遍亚洲的初代偶像团体,也在之后进入了发展瓶颈。
苏有朋果断转型做了演员,一部现象级的古偶剧《还珠格格》就出现了。
有人说苏有朋很幸运,可如果不是有颜值有实力,起点再高也很难在演艺圈立足。
这一点,可以参考昔日队友陈志朋。
唱歌拍戏都走到巅峰了,苏有朋又当导演了。
一部小成本电影《左耳》拿下4.8亿高票房,女主角如今至少是二线女星了。
青春如果有张不老的脸,那也只能是“如果”。
在《披荆斩棘2》里,全程回忆杀的苏有朋唱着当年的歌,
歌声依然好听,样子却大不如前。
很多人建议苏有朋在一公来个古装回忆杀,他清醒地婉拒了。
坦然接受变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