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2021年09月26日20:05:06 娱乐 1220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演话剧,是黄梦莹30岁生日时许的愿望,没想到第二年就实现了。她搭档开心麻花功勋演员杜晓宇主演的话剧《贼想得到你》,正在北京火热上演。随着演出的火爆和观众的认可,原定计划于24日结束的明星场,官宣加演至9月30日。在接受猛犸新闻记者采访时,她的兴奋之情也是掩饰不住。她说,这一趟“话剧之旅”有一种回炉再造的感觉。事实上,这个曾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素锦娘娘”被观众认识的演员,这几年在业务能力方面的挑战,可以用“打怪升级”来形容,经过多年打磨与修炼,她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掌声和认可。“贼想得到什么?”她说,“希望每一个来看我演出人都能开心,这是我现在最想得到的”。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愿望达成
参加“演员”综艺激活了曾经的小心愿

去年,黄梦莹在大热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以《梅兰芳》片段里隐忍知性的“孟小冬”获得陈凯歌导演的充分肯定。后来,又以大鹏导演的《花木兰》短片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蛮狠打女。而这一次,她高难度挑战话剧舞台,出演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贼想得到你》女一号。

《贼想得到你》改编自英国喜剧《银行大劫案》,融合了鲜明的英式闹剧特点,充满黑色幽默和对社会窘境的戏谑。自2019年首次公演以来已累计超过300场,口碑票房居高不下,已成为开心麻花评分最高的话剧之一。黄梦莹饰演的女骗子“凯丽”被卷入一场荒唐的钻石劫案中,上演了一出热辣搞笑,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黄梦莹透露,正是去年参加《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舞台表演经历,激活了自己一直尘封在心底的小心愿。在30岁生日的时候,黄梦莹许下了希望可以出演舞台剧的生日愿望,“我很想去学习和尝试有挑战的工作,之前演过很多古装或现代的比较悲情的角色,很少去尝试喜剧。我看过一些麻花的舞台剧,很吸引我,剧场里大家真的是在开怀大笑,我想作为演员在那一瞬间,肯定是特别满足,特别有成就感事。”今年正好有这个契机,“我就来圆梦啦!”

黄梦莹出道以来,一路“打怪升级”,在多部影视作品留下深入人心的角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心狠手辣的素锦,曾一度让观众对她烙下“挖眼睛”的坏女人印象,而《逆流而上的你》中她却用敢爱敢恨、甜美娇憨的高蜜把自己的反派印象彻底翻盘,成为观众们的心头好……乐于挑战、开朗坚毅的黄梦莹,对自己的挑战也从不设限,此次首演话剧《贼想得到你》黄梦莹一改往昔的角色形象饰演了一名火辣又鬼马的职业女骗子,同时她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表演元素,塑造全新的“凯丽”。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这个角色很多面,“她虽然是一个女骗子,有比较狡猾的一面,也有很可爱的一面,甚至说有一些小性感。”当然,这个人物又有很真诚的一面,“这是很丰富的一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挑战。”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难度很大
第一次登台前悄悄喝了两口酒

出道以来,黄梦莹多是以电视剧作品跟观众交流,所以这次首当话剧女主角,在表演方面也需要她重新调整。“话剧是直接跟观众互动的,更注重肢体和台词。因为坐在远处的观众,可能捕捉不了你的微表情,但可以清晰地听到你的台词,看到你的肢体表现。”另外,表演习惯上也不一样,在话剧排练初期,她经常会背台,因为影视表演时她习惯了有镜头去捕捉自己的行动和面部表情。“但演话剧你是面对观众的,不能把背留给观众,也不要太侧,导演跟我说最好是斜45度面对观众”。

当然,《贼想得到你》吸引黄梦莹的不仅仅是从镜头前到舞台上这一个挑战。这部作品之所以能一跃成为开心麻花评分最高的舞台剧,除了令人捧腹的剧情和表演之外,还有新鲜又复杂多样的舞台元素,例如:唱歌、跳舞、吊威亚等等。“这部戏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很全面地展示你的各种技能,包括唱、跳、演,台词,我觉得这方面是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还有应变能力,因为它没有重来的机会,要有很强的即兴反应能力,包括跟观众的互动,这个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剧中还有一场精彩的清洁工作演员们需要吊威亚,排练期间的场地并没有威亚设备,导演为了让黄梦莹熟悉威亚上的状态也使用了小巧思,让她坐在把杆上练习空中表演。她说:“第一次在舞台上吊威亚,和拍戏的时候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犯错的机会,所有动作必须一气呵成。”

第一次登上话剧舞台前,她也是非常紧张,“上台前我在化妆间来回踱步,我跟晓宇哥在一个化妆间,他就笑话我说‘你别这样来回走’。我想壮壮胆,还喝了两口红酒,又不敢喝多了,怕自己记不住词儿。上台前就非常忐忑,因为觉得大家都是轻车熟路,我是个新人,也不想拖累大家,也希望每一个来看演出的观众都能觉得今天看了一出好戏。”直到在台上第一个包袱响了之后,听到观众的笑声,她这才放下心来,“就更有信心了,后来直到整场演出结束才觉得:哎?怎么这么快就演完了,那一瞬间特别特别满足”。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收获“幸福胖”
有一种回炉再造的感觉

《贼想得到你》每天8小时以上的密集排练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黄梦莹每次提到自己排练的时候,都是说“我去上课了、我下课了”。黄梦莹笑称这段时间就像回到了高考时一样,她在三天内背下了60多页的剧本,每天都是抱着剧本睡觉,“一睁眼就再看几眼,也不管那个时候脑袋清没清醒,就希望争取一切时间赶紧脱稿,这20多天有一种回炉再造的感觉,每一天自己都会有一些小小的进步”。此前她也在微博分享了排练的画面,记录了在剧组点点滴滴。“大家在一起排练,每天都非常开心,本来以为排练运动量这么大会瘦,但因为剧组伙食太好,小伙伴们每天都会带来各种零食,反而还胖了”,黄梦莹戏称这是“幸福胖”。

用一年时间去演话剧,对自己今后演电视剧塑造角色有什么加持?是不是值得?黄梦莹的答案是肯定的。她记得,自己是从8月23号正式开始排练,到现在正好一个月。“我们每天不间断地排练了20多天,然后到现在进剧场演出,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天去排练,像回到了学生时光,早上起来,我自己得先上点小课,背背词儿,练练唱歌儿,开开嗓,然后下午再去教室跟大家一起排练,每天排到晚上。基本每天都出三身汗,但很快乐很充实,我觉得就这一个多月的集训,自己的台词、表现力,然后对舞台的那种熟悉感,对话剧的了解,都比以前更好了。”她笑说,从排练到现在,感觉上了一个魔鬼突击班,有一种回到高考的感觉。她觉得,这一个月的体验和经历会一直受用于今后的表演,“很感恩有这么一段时间来做这样一件事情。”

黄梦莹首演话剧就“上瘾”了: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和掌声 - 天天要闻

首演成功
没演过瘾,有机会还要回来演

黄梦莹的话剧挑战已经演出了一周近十场。现在回忆起刚刚决定参演时的心情,有了截然不同的状态。“我已经演出了八场,表演上最大的感受就是更加打开自己了,因为这个角色很多面,我也尽力的去演好她。”之前有朋友看完之后反馈说:“梦莹,我认识你这么久,我觉得今天好像第一次认识你。”听完这句话,她特别开心,“我觉得他们看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我,看到了我的可塑性和多面性”。说起这些,她也开心表示,现在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里,每天做梦都在演,所以还没有想到国庆假期的事情,“我妈妈最近来北京了,我爸说不定过几天还会来看一场。”

的确,对于首次尝试话剧的黄梦莹,开心麻花团队每个人都毫不吝啬地给出好评。导演评价黄梦莹“特别专业,特别敬业,用三天时间就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了,每天都非常刻苦。”杜晓宇也表示,黄梦莹经常会和大家讨论她对角色的感悟和理解,这种求知欲,寻求跟角色的共鸣很打动他。黄梦莹也很开心这次演话剧收获了很多,除了实现30岁生日的愿望,以及专业上有进步外,她最开心的就是交到了一群很热爱戏剧,又很善良,很执着,很纯粹的好朋友们,“从导演到每一个演员,他们都很帮助我,而且大家就是很纯粹地热爱戏剧,每个人就倾其所有地去排练,想要这部剧更精彩。”

虽然在外人看来,相较于拍戏上综艺,话剧演出是个耗时长且回报慢的活,但她会觉得“要看它的参照物是什么,综艺的快,更多可能是它播出很快,大家很快地可以看到你,但是话剧的快,是对我的提升非常快的。”她笑说这次仍没演过瘾,“以后有机会还是愿意回来演的”。如果现在问她“贼想得到啥”?她的回答是“我现在最想得到观众的鼓励、掌声、认可,然后希望每一个来看我演出人都能开心,这是我现在最想得到的”。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