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之后,王菲再度献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

2021年09月25日20:19:02 娱乐 1780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导演倾力打造的“国庆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今日发布由王菲演唱的主题推广曲《如愿》。自《我和我的祖国》之后,王菲再度献唱“国庆三部曲”系列。

《我和我的祖国》之后,王菲再度献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 - 天天要闻

图说:王菲献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如愿》

父母一辈为之奋斗的一幕幕,在子女一辈的时代得以实现,这便是歌名“如愿”的含义。作曲钱雷透露,王菲在录制过程中打磨每一句唱词,为了非常细腻的情绪反复录制,为歌曲注入自己的情感。伴随着王菲悠扬又深情的歌声,《如愿》歌词以极具诗意的比喻,娓娓道来了四个不同年代的家庭故事,呈现了在世代中国人的奋斗与传承中,祖国日益强大之景。

深情歌唱父母与祖国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如愿》的歌词与MV画面道尽了中国人血脉里割舍不了的情感羁绊,并通过王菲的深情演绎,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传递的亲情与家国情唱进了无数国人内心。“这首歌是想献给父母一辈的歌,致敬他们,正是他们一辈辈的奋斗与奉献,给我们创造了现在更好的环境和生活,也希望听歌的我们能获取更多感动和力量,去传承,去奋斗。”片尾曲作曲者钱雷正是带着对父母一辈的感恩和怀念,写下了这曲深情缠绵的旋律。歌词作者唐恬则表示:“歌词里的意向‘山野’出自于《乘风》,‘明月’出自于《诗》,‘牵手’出自于《鸭先知》,‘未见的世界’出自于《少年行》,在这些意向的选择上有斟酌王菲老师的语境,也有电影画面本身带给我的感动。希望当电影放映完,片尾歌声响起,大家能在光影中听完整首歌,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爱和温暖。”电影人与音乐人的赤子之心在一首《如愿》中交汇碰撞、淋漓展现,期待今年国庆在影院切身感受这份深情和感动。

《我和我的祖国》之后,王菲再度献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 - 天天要闻

图说:《我和我的父辈》海报

呈现奋斗记忆与精神传承

载人航天、威严阅兵、航母护海......《如愿》MV中大展中国如今的强盛之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正在实现,一代代为之奋斗的父母之辈终于如愿。“而我将,梦你做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这样的爱你啊。而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天边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边。”正如王菲所唱,也正如中影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总制片人傅若清所言:“要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大业,民族精神的传承至关重要。我们想通过《我和我的父辈》,体现解放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对精神传承的不同描述,让当代年轻人感受到先辈的精神力量。”

此前片方发布的“传承”版海报,也分别以父子或母子成对的形象“并肩而立”,呈现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四种感人亲情传承。

吴京执导的《我和我的父辈》之《乘风》中,吴京、吴磊冀中骑兵团英雄父子兵上阵,在马上持枪并肩作战,热血驰骋沙场;章子怡执导的《我和我的父辈》之《诗》中,章子怡、袁近辉在荒凉戈壁中行走,两人神情坚毅,将航天家庭的使命默记心间;徐峥执导的《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中,徐峥、韩昊霖在人群熙熙攘攘的上海街头,一正一反叉腰而立,是彼此心中的骄傲;沈腾执导的《我和我的父辈》之《少年行》中,沈腾、洪烈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子”,但两人完美配合默契十足。隐忍、坚强、乐观、鼓励,四种截然不同的父母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他们是无数平凡父母的缩影,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父母真实写照,影片用有限的篇幅拍摄出一个个来源于生活、“活生生”的家庭,唤起观众的对父母的记忆。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执导,将于9月30日全国上映,27、28、29日超前点映。(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