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青年女性翻身起床困难,竟是这种肌病“作祟”!

33岁的刘女士,生活习惯良好,身体状况也一直不错。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肌肉无力,睡下后起身困难,需侧身用双手撑住身体才能起床。而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蹲下后站起费力,最初以为是练瑜伽拉伤,未予以重视。

随着症状逐渐加重,辗转数家医院诊治无果。发病半年后因慕名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涂鄂文主任医师,就诊于神经内一科。

涂鄂文主任医师以及其团队进行了全面的会诊,患者青年女性,慢性隐匿起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近端及躯干肌无力,无皮疹,综合患者心肌酶谱、肌电图、腰部及大腿肌肉核磁、肌炎抗体谱等结果,诊断多发性肌炎,予以激素抗炎、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出院。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神经内一区科室主任涂鄂文主任医师介绍,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为免疫介导性肌病,其特征为近端对称性骨骼肌无力和肌肉炎症病变。受累肌肉通常包括三角肌、髋关节屈肌、髋外展肌和髋伸肌,还常见颈屈肌无力而颈伸肌相对不受累,因此早期患者可能诉爬楼梯、从椅子上起立、搬运杂物、提举一加仑牛奶或抱起小孩越来越困难。

25%-50%的患者会出现肌痛或肌肉压痛。至少30%-40%的pm病例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提气费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咽、食管、心脏,出现声音嘶哑、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鼻反流等,心电图检查可发现传导异常和心律失常,症状性心脏疾病少见,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此外,pm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其中皮肌炎(pm+特征性皮疹)患者的风险更高,尤其是tif1 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患者要注意定期筛查肿瘤。

涂鄂文主任医师提醒,pm主要累及成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该病通常呈隐匿或亚急性起病,并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渐加重,通常(但并不总是)逐渐进展为典型的全身受累,病程长的重症患者会出现肌萎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一科 唐润红

(编辑yh。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