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过多篇文章,汇总描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普遍存在的大龄剩女现象。
每一篇都获得了大量读者的点赞、评价和转发。
其中,《
通过大家的评论可以看出,大龄剩女现象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毕竟剩女背后牵扯到无数个家庭,不仅仅影响女生,也影响男生啊。
其实,看似简单的一个社会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做事做人的道理。
比如,大龄剩女们普遍低估了女生年龄越大,婚姻价值和生育价值越低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低估了男性往往是视觉动物,女生更多是感性动物这一人性规律。
通过这个简单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看得出,尊重规律和顺应规律的重要性,今天读者围绕这一主题,专门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件事。
以下为正文部分:
很多人对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很熟悉,却并不一定理解其真实的涵义。
在笔者看来,这两句话整体说了两件事。
前半句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是“做事”,而且要尊重客观规律去做事。
后半句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是“做人”,是指做人要重在把握好人性规律。
很多人对于规律一词颇不以为然,认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事解决事就可以了,每件事情都不相同,哪有什么规律可言。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总结世界上发生的大多事,其实可以明显的发现,那些善于发现规律、尊重规律、懂得顺应规律做事的人,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也往往能够做成事,成为成功之人。
这样说,似乎又有些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一、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有一个大致类似的内在逻辑。
比如,我们想买套房子用来居住。那么我们首先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买房?是为了结婚的婚房?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还是为了给子女投资?或者是给父母买的养老房?
买房的起因不同,就会导致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不同,也会直接决定我们最终我们买到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整体是什么价位?什么户型?处于什么位置等等一系列结果。
这里就可以大致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做事规律,那就是做任何事情我们要有策划,这个策划内容就包括,要梳理清楚事情的背景,弄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以及注意的要点,还有大概的结果等等一系列要素。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个做事规律,对于那些尊重规律并且顺应规律的人来说,他们做每件事情都会不自觉地去进行策划,哪怕再简单的策划,也比没有策划要好得多。
但是,对于一些不屑于了解规律,并且不尊重规律的人来说,他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做任何事可能就会兴致所至,想到哪做到哪,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本来打算买一套小户型的养老房给父母居住,可是结果却因为售房中介的忽悠,背负大笔贷款给自己买了一套改善型的别墅,花了大价钱,却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甚至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二、做人要把握好人性规律
什么是人性规律?
比如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数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因为事业的成功巩固了他们内在行为的自信,所以别人提出的提议,往往会被他们视为无法认同的异议。
再比如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过去,这是因为年纪大了以后,不知不觉间思想就会与当下社会产生一定的脱节,尤其是与当前的年轻人存在一些思想代差,当自己无法说法年轻人,又无法因固有经验再去创造更多价值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回忆过去的余晖来安慰自己的心灵。
这是一些很常见的人性规律,还有一些深层次,甚至是本质上的人性规律,如果理解的透彻,会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有时候会决定你事业的成败。
比如,人往往都是“趋利避害”的,所谓趋利避害就是指,人们往往会选择去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大概率会拒绝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比如在一家单位里面,各部门之间的部门墙非常厚,彼此的沟通协调既少且难,作为老板为此非常头疼。后来通过调整KPI考核指标,TOP3年度重点工作,均与各部门KPI考评挂钩,结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积极了很多,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企业也获得很好的发展。
其实上面这个例子在当今社会中很常见,往往是因为某件事做成以后,大家都有好处,那么大家才会愿意彼此协助,共同努力去完成。一旦这件事的利益,仅涉及个别人或部门,与其他部门没有直接关联,那么其他人往往会选择自扫门前雪,态度也不积极。
所以,企业老板凝聚员工共识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经营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身上,让大家都有目标、有压力,也有动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效目标汇总成为一个大目标,企业最终得到了发展,员工个人也得到了相应的酬劳。
以上,就是我对于把握做人和做事规律的一点点思考,大家感觉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更多往期文章汇总:
......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龄剩女# #我要上头条# #婚姻与家庭# #工作# #打工人#
(结束)
我是喜欢梳理和总结的“胖胖的二向箔”,想了解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加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