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榨干的中国男性:捞女专业化,邪恶的“爱情买卖”超乎你的想象

捞女班讲师:

“我跟你说找男朋友,你跟我说没有想爱的人,我没让你爱他。”

“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转账不聊天。”

“男人的青春值什么钱?”

“像这种大叔,一个月不给你10W,你还跟他谈什么恋爱?”

说实话,真希望这只是段子,只可惜它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从前,我们总被教导“女人要独立,要自强,不依赖男人,不贪图享受,要有一技之长。“

唯有如此,才能足够自由,掌握自己的生活。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被人们信奉的金科玉律,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鄙视。

她们认为,女人就该依附男人,真正的女人不需要工作。工作的女人都是傻女人,聪明的女人,躺着赚男人的钱。

毋庸置疑,这些女人就是捞女,她们自称捞捞,以从男人身上多捞钱为荣,将捞钱作为人生目标。

把爱情当利益,勾引当手段,鼓吹”不睡不恋爱捞到56(位数的钱),是基础”、“给你78的才是真的爱你”、“做全职捞捞,稳定年收入6位数”。

至于别人是否幸福,与她们何干?


被商品化的情感,成为了可以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于是,以榨取男人为目标的行业火速兴起。

从“二奶培训班”、“小三培训班”到现如今的“捞女培训班”,学员花了几千,甚至几万的培训费,放弃道德,只是为了学习怎么做捞女。

不讲道德,只谈利益,揭开了人性最为丑陋的一面

捞女圈的出圈的女性很多,但能让男人为其死的,就不得不提一个女人,翟欣欣

翟欣欣,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学学士学位。

2009年9月,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攻读结构硕士研究生

在某婚恋网上认识了苏享茂WePhone创始人)

两人相识后,翟欣欣以出众的外貌吸引了苏享茂。

而翟欣欣为了能钓到苏享茂,第一次见面后就直言”想为他生孩子“。

苏享茂喜不自胜,他甘愿为翟欣欣花钱,花多少都行,只要翟欣欣愿意跟他在一起。

97万一部的特斯拉,苏享茂眼都不眨地买给翟欣欣。

认识13天,苏享茂就为翟欣欣豪掷百万。

相识第69天,两人就迅速闪婚。

遗憾的是,这段以金钱为连接点的婚姻,只是持续了41天。

1300多万,苏享茂结束了42天的婚姻,也结束了自己37年的人生。(为了把苏享茂压榨得一干二净,翟欣欣开始威胁苏享茂,如果不支付她1000万的精神赔偿,就把苏享茂公司有灰色收入的事情说出去。苏享茂被迫自杀。)


苏享茂自杀后,经记者调查发现翟欣欣系某钓凯子教育的付费学员。

钓凯子教育的课程核心就是“打造情感吸引、诱导情感投资、掌握情感分析、规划情感止损”

在中国,针对男性的捞女机构越来越多。

比如大名鼎鼎的灵彤彤老师,光是自己介绍就能唬住一大片人:“独创《勾魂夺心三十六计》、成立了灵彤彤恋爱学院、9年婚姻情感实战经验,曾受邀四大集团杂志采访。

恋爱学院的导师介绍中,毫不掩饰标识着“引导追求者赠送珠宝”、“指导跨越阶层婚姻”、“对男友进行精神控制”等等。

为了了解捞女们的具体理论课程,某博主购买了学院的课程,付费进群。

在捞女培训课程中,他们将男人分成给钱的和不给钱的。

关系的本质就是交换价值,没有价值就没有情感。

博主先买了最便宜的课程。课题就是“男人的白嫖心态与付出。”,课程目的就是教人区分,如何辨男人有没有钱,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相较于低价课程,高阶的捞女教程手段更为细致。

从朋友圈塑造人设,各种撩汉、情感技巧,还有各种捞女的成功案例,实打实的干货。

捞女课程套路千千万,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邪恶的“爱情买卖”超乎你的想象。

虽说物质上的满足比起虚幻的爱情来得更为实在。

这些女生利用美貌、身体去换取物质的东西,是捞女们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她们付出了,得到了她们可渴望得到的。

可为什么捞女的行为会为人所不齿。

知乎上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评论,“捞女的捞钱手段,比明码标价的娼妓要下作多了,人家是明码标价,你情我愿,起码不欺诈。而捞女做的是娼妓+骗子的事,投机取巧满嘴谎言,严重扭曲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可以活成个人,何必活成靠男人生存的样子

她有着当下女性令人羡慕的样子:

丈夫收入不菲,也十分宠爱她,孩子天真可爱,住在有佣人的大房子里,有各种佣人伺候,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换言之,就是丈夫在外面赚钱养家,她负责在家里貌美如花。

这便是挪威国宝级剧作家易卜生的经典作品《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娜拉

娜拉的婚姻,无疑是大多数人憧憬的样完美,可逐渐的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父亲的玩偶娃娃,丈夫的“小云雀”。

她如玩偶般,从父亲的手中转到了丈夫手里,为他们演出杂耍,讨人欢心。

他们的家,是个游乐场,她是丈夫的玩偶妻子,是父亲的玩偶女儿,活在男人的凝视中。

丈夫对娜拉说:你应该刺绣,刺绣需要你左手持布,右手拿着一条轻盈的长线上下穿针引线.......如果你做编织,那样看上去一点也不优美。

丈夫的这种视觉,在性别学中被称为“男性凝视”。

这是女性主义电影影评家Laura Mulvey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提出,主要意思是,女性永远被作为凝视的对象,供男性欣赏的物件,女性永远活在男性的凝视下。

而娜拉,活在丈夫的凝视下,并一直迎合这种凝视存活着。

所以,娜拉走了,走出了牢笼,不再成为别人的布娃娃,小云雀。

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来男女无本质差别理应平等。

梁启超甚至在《论女学》中提出“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

自此,无数的女性拼上了血和汗,从男人的牢笼中挣脱出来。

和男人们谈权利,谈平等,终于在外面的世界里开辟了一片不小的生存空间。

然而,现如今,无数的女性正一个个排着队走回那个笼子里。

她们依附在男人身上,努力地表演着男人喜欢的戏码,削尖了脑袋努力成为被圈养的小云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