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阿姨与妹妹俩人都住在同一个镇上,距离不远,只有十几二十公里的距离。他们都期待着外甥的婚礼,因此柳阿姨常常去妹妹家看看,看看自己能否帮上忙。
有一天,邻居看到柳阿姨出门不久就回来,便好奇地问她去了哪里,
为何回来这么快。柳阿姨解释说:“我去了我小妹家,你知道她儿子婚礼快到了,我想看看能否提供帮助。但我一到她家,发现他们一家人都愁眉苦脸的,我外甥还说要取消婚礼。”
邻居不解地问:“婚期就在几天后,为什么要取消呢?” 柳阿姨回答:“都是因为我小妹的亲家,总是突然改变条件,之前为了儿子,我小妹一直迁就他们。但这次他们的要求实在过分,我小妹不想再让步。”
柳阿姨的妹妹家庭条件不错,几年前已经在市区为儿子买了房子,而她的儿子还经营着一家健身房,收入稳定。尽管她的外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结婚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外甥从小听话,很少让妹妹担心,但现在结婚的事情却让一家人陷入烦恼。父母都希望看着孩子成家立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放心。
对于未来的儿媳,他们并不要求太高,只希望她善良懂事,能与儿子幸福生活。然而,外甥一直单身,相亲次数不计其数,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柳阿姨安慰妹妹说:“别急,外甥还年轻,时间还很多,他条件那么好,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伴侣。”
一段时间后,柳阿姨带来好消息,介绍了一个外貌清秀的姑娘给妹妹的家。外甥与这位女孩见面后,感到很满意,这是相亲过程中唯一一个他喜欢的人。
不久后,外甥把女孩带回家见父母,礼貌地,妹妹给女孩包了6000块钱的红包。女孩的言谈举止也令妹妹很满意,只是对女孩的母亲有些不太喜欢。
柳阿姨和妹妹从小感情很好,所以妹妹向她倾诉女孩母亲的表现。女孩的母亲总是主导谈话,提出意见和建议,似乎对财富有些关注。在一次亲家见面时,女孩的母亲几乎都是她在发言,而且谈论了金钱问题。
虽然妹妹不喜欢这个话题,但为了儿子的幸福,她没有计较太多。柳阿姨却觉得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担心女孩的母亲会带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