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百天母亲改嫁,她跑回家跟奶奶生活多年:命早就注定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选择改嫁,奶奶去世后,她和母亲不再往来


小时候经常被大家问一个问题,到底是姑姑亲还是小姨们亲。孩子们哪懂得这些,就觉得过年谁给的压岁钱多谁就亲,然而这些所谓的亲情,都是建立在家长的对等关系之上的,也建立在家里有老人的基础之上。当家里老人去世之后,就连那个家,可能都少有人来。

但对于文静来说,事情远远不是如此,因为她有时候在想,如果自己没了奶奶,还能够有什么,当自己的妈妈也有了新的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之后,谁来心疼她的人生呢?

1.

文静6岁那年冬天,爸妈从县医院回来,脸色沉重,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当晚就被送到了小姨家。

终究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而且小姨家的女儿文凤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两个人能玩到一块去,所以就没有什么顾虑,每天在小姨家吃吃喝喝玩玩。

只是偶尔听小姨说要去自己家,但每次回来,她都好像已经哭过了一般。

小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大人知道了。

文静的父亲,可能没几个月了。

之所以把文静送出去,也是爸爸的主意,她担心这病可能传染人,当然,更多的是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每天消瘦的样子,所以决定把她送出去。

一直到除夕夜前夕,姨夫把文静送回家里,这是几个月来,文静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只是没想到,爸爸似乎已经变了模样,都快认不出来了,脸上一点肉也没有,样子有点吓人。

也不知道是被吓到了,还是许久没有见爸妈,文静一下子哭了起来,妈妈抱着孩子,也哭了起来。

除夕夜,万家灯火,大家都在放炮,都在张灯结彩,只有文静家,黑漆漆一片,只有堂屋中间一盏孤灯,而且上面苍蝇蚊子屎特别多,搞得整个房间昏昏暗暗的,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爸爸坐在那个快散架的椅子上,看着院子发呆,稍微动一下,椅子就吱吱作响。

有几个小朋友跑到了文静家院子里,她们也好久没有见到文静,想着找她出去玩。

文静看了一下爸爸,爸爸没有说话,妈妈就示意她,想出去玩就玩吧。

她也不知道,这是和爸爸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了。

文静玩了很晚很晚才回来,兜里装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她挨个拿出来,还说这是邻居谁给的,那是邻居谁给的。

文静也好奇,怎么回事?今年邻居为什么见到自己会这么热情?

她把疑问给父亲说了,父亲只是笑笑,好一会儿才说,因为他们都是邻居啊,过年了,邻居之间都要送东西的,他们喜欢文静啊。

说这话的时候,父亲也叹了口气,他真的担心,自己走了之后,文静和她妈妈,该怎么生活。

大年初二,小叔把文静带到姥姥家,算是拜了年,下午,小叔自己回的家,把文静就给了小姨。

等再次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大概是4月份吧,也应该是5月份,她记不清了。

那次回去,是奔丧。

父亲没有熬过去,还是走了,就在某天下午走的,当时文静抱着小姨的小儿子在他们村里玩,看到小叔来接她,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跟着走,只是人刚到院子里,只那一瞬间,就听到了屋里有人哭,她听出来了,是妈妈和奶奶在哭。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变故,来的更快!刚失去父亲,她又要失去母亲了。

2.

父亲去世后的一百天,母亲改嫁了,嫁的不远,就在去小姨家路上的某个村子,那男人是个二流子,30多岁了还在村子里混,整天混迹牌场。

文静不知道什么是改嫁,也不知道,妈妈怎么就不回那个家了。

起初,文静是跟着妈妈过去的,妈妈让文静喊这个男人叫爸爸,她试着喊了两下,觉得别扭,就哭着说找自己的爸爸,这个人不是自己的爸爸。

结果这个后爸就生气了,连妈妈和文静一起打了,文静毕竟是个孩子,经不得那皮带抽打,疼的哇哇叫,嘴里一直喊着爸爸爸爸。

跟着妈妈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小小的年纪帮着妈妈做饭,跟着妈妈下地干活,这在以前,从来都没有干过,甚至连买盐,爸爸都是亲自去,他不舍得让文静跑腿。

后爸出去打工了,留下她们娘俩。

后爸的姐姐有时候来看看,带了一些东西,但很少给文静吃,甚至连午饭也没有喊她们娘俩过去。

妈妈知道,他们还是把文静当外人。

母亲终究是不忍心,她把文静送了回来,让她跟奶奶生活,不管日子过成什么样,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文静都没有见过妈妈,她很乖,一般情况下不会找妈妈,可当发烧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妈妈给孩子吃个水果的时间,她还是想妈妈,有的时候,会在被窝里哭,哭的抽泣。

转眼,爸爸去世一周年了,奶奶提前在集镇上买了一斤肉,又买了一点香蕉,煮了饺子,拿了一瓶酒,都放在一个竹篮里。

中午放学,文静看到家里煮肉了,就好奇的问今天怎么要吃肉。

早几天奶奶就跟她说,中午放学要早点回来,要去给爸爸上坟,文静终究还是小,不懂得这些,只是知道,要早点回来就是了。

中午,奶奶带着文静,去给爸爸上坟,给爸爸过周年。

爸爸的坟是在村外的庄稼地里,要穿过整个村子才能过去。

路上,奶奶提着篮子,文静在后面跟着。

中午,已经有邻居做好饭,把碗端在手里在门口吃饭了。

他们看到文静后,连忙起身,惊讶的说“文静爸一年了?”

奶奶出门的时候还没有表情,这一刻,奶奶似乎在强忍悲痛,简单的回应了一下,继续向前走。

也有邻居出来,说了一些安慰的话。

在坟前,奶奶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文静也跟着哭了起来。

或许,她不知道为什么哭,她只知道,这小小的坟头下面,是爸爸。

不知道哭了多久,文静担心奶奶身体,强拉着奶奶起来。

奶奶终究是哭的伤心欲绝,不肯起来。

文静害怕极了,哭着喊着,声音刺耳,她求着奶奶回家。

回家的路上,有邻居拿出一个苹果给她,也有邻居给出一把青菜给她。,零零散散,都放在了那个篮子里。

文静隐隐约约听到“才一年,又没爸又没妈,这孩子以后咋弄!”

....

她也忘了自己多久没有见到妈妈了,好像很久很久了,再次见到,是妈妈带着一个孩子。

原来妈妈,有了儿子,文静有了弟弟。

3.

文静已经忘了有多久没见妈妈了,好像是几个月,也好像是一两年,她不记得了,就连小姨,还有姥姥、舅舅,都没见过了。

有一天文静在写作业,有个人告诉她,让她周末去一下妈妈家,妈妈想见她。

这是第一次,她可是有点恐慌,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见她。

第一次,她没去。

后来,妈妈去学校找到了文静,给文静带了一包水果饼干还有包子,问了文静好多好多东西。

原来,妈妈跟着那个男人外出打工了,打工的时候怀孕生下了这个弟弟,或许是在外生活压力大,妈妈这才回来。

文静跟妈妈说,好像很早之前吧,小姨来看过自己一次,也是拿了好多苹果,还有一箱子方便面,但是那个方便面已经过期了,不能干吃。

妈妈问她怎么不扔了,文静说不能干吃,她就和奶奶煮着吃,多放一点辣椒和青菜,一箱子很快就吃完了。

说话间,文静才知道,那是小姨要跟着姨夫出远门了,临走前,小姨想看看文静,就带点东西过来了。

……

妈妈在家照顾儿子,也不再出去,就这样,如果有空的话,她会喊文静过去吃饭,顺便给文静洗洗澡洗洗头。

奶奶眼睛不好使,而且也没有太注意卫生,文静满头的虱子,妈妈看了头皮发麻。

爸爸没有去世的时候,文静喜欢在院子里,躺在妈妈怀里让她给梳头,或是掏耳朵。

只是这几年,已经没有了这个待遇。

妈妈本来也是想给她逮一下虱子,奈何太多,就带着她去集镇上剪了头发,剪的很短很彻底,这也让文静苦恼,甚至第二天都没有去上学,还是奶奶安慰她,劝导她,最后才肯去上学。

后来,妈妈似乎又消失了一段时间,等再次见面的时候,妈妈又怀孕了。

是奶奶告诉文静的,奶奶说今天去集镇上,看到了文静妈妈和那个小弟弟,而且妈妈也怀孕了。

文静这才知道,原来这么多时日没有见过,是妈妈不方便。

最后奶奶安排她,让她去照顾一下妈妈,就算烧个火也行。

奶奶终究还是心疼这个儿媳妇,也或许是她明白,这个人就算是改嫁了,也是文静的妈妈,她现在一个人有身孕,还带着孩子,不方便做饭吃饭。

有的时候,奶奶会推着驾车子,把文静送到妈妈的村口,然后第二天再来接文静。

小的时候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而且基本都是在自己村庄玩,去一次妈妈家,感觉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每次都要奶奶送。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么近。

可小的时候,为什么大家没有多来往呢?

这个问题,长大后的文静一直在思考。或许是因为当年穷吧,什么都没有,就连吃个水果,都是奢侈的。

4.

妈妈有了两个孩子,平时顾不上文静,有的时候,可能会塞给文静十来块钱,那已经是她省下来的所有钱了。

往后的几年,见得也少了,尤其是初中高中,没有怎么和妈妈见过面。也只是春节的时候,偶尔见一下。

但他们只是在村口见面,文静不想去她家里坐坐,也就在村口说两句话就走了。

有时候,妈妈会给她一个苹果,也可能会给她几块钱,不多,但也是她的全部了,主要妈妈在家带两个孩子,实在是忙不开身。

上大学之前,文静曾来过一次妈妈的村庄,就在村口,她们聊了很多,最后妈妈问她,上大学有钱吗。

文静自然是没钱的,学费也都是借的。

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会想办法,因为她知道,妈妈也没钱,说多了,除了悲伤也不会再有什么了。

临走的时候,妈妈拿出了500块钱,有一块的,有五块的,最大的,应该是50吧,零零碎碎,大概有500块钱。这是妈妈跟邻居借的,她都给了文静。

文静不肯收,两人来回你推我让了几下,最后文静象征性的拿走了50块钱,然后走了。

大学不是那么容易上的,到了大二的时候,文静选择了休学,她就算一边打工一边赚钱,也不行,而且因为打工,常常挂科,后面该如何度过,她实在是不知道,更关键的是,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

对于上学而言,她更需要钱。

退学之后,她找了份工作,就在小县城里上班,工资不多,但离家近,这就足够了。

所有人都知道,文静是要嫁人的,如果哪天奶奶不在了,三年后,或许文静也就不再回到这个小村庄了。

文静其实可以去别的地方,随便嫁到外地,但是她没有这样做,放假的时候,她还是会坐上公交车回家,带着奶奶去集镇上买点水果青菜,然后再给奶奶做饭吃。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回家,奶奶可能就一直没机会去集镇上,毕竟年龄大了,走不动道。

工作了几年,文静借了一点钱,在县城买了一套二手房,每个月2000多的房贷,自己也能够撑得起来,她把奶奶接到身边,下班或是周末的时候,带着奶奶遛弯,逛公园。

但奶奶,还是没有等到文静结婚,就走了。

5.

本来就计划着要结婚了,奶奶却不幸去世。

葬礼在老家举办的,几个叔叔大爷周边邻居的,都过来帮忙。

那口棺材,是好多年前小叔给打好的,当年文静还觉得这东西膈应人,如今用上了,心里却是空落落的。

这些年,奶奶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如果当年不是奶奶照顾她,可能这个家也早就破败不堪了。

家里有人,就是一个归处。

如今奶奶也走了,下葬的时候,按照习俗,要烧点死者的所有东西,可这一烧,家里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

几个叔叔婶子大娘办完事又走了,文静在家过了夜。

当晚,有人问她自己一个人住在家里,害不害怕。其实这个问题小时候奶奶也问过她,但是后来奶奶跟她说不要怕,自己的亲人是不会害自己的孩子,所以就算半夜没人,也可以随便的睡觉。

  1. 收拾完所有东西,她看了看这个院子,看了看所有的门有没有关好,看了一遍又一遍,仿佛是想把所有的场景都印在脑子里,她怕再次回来的时候,就不再是这个场景了,她怕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了。

但她不舍的走,可又不得不走。成年人的无奈,或许就在这么一瞬间吧。

以往,不管是什么时候回家,推开门,总是能够见到奶奶在厨房做饭,文静也喜欢跟奶奶说想吃什么,奶奶都给她做。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如今,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这门今天关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打开了。

临走前,文静把钥匙交给了邻居,谁要是想进家里来,都可以拿钥匙开门。

……

奶奶过了三年,文静结婚了,她跟着老公去了市区,这一下,又离老家远了很多。

家里已经没了挂念,也就无所谓了。

与母亲的沟通也变少了,一方面是自己有了家庭,另一方面,母亲那边两个孩子都在成长,她也忙不开身,也少了来往。

或许,这就是她的命,早就有了注定。

每年过年,她还是会回到老家,简单的过个年,给爸爸和奶奶上了坟,然后就走了。

妈妈的两个孩子,暑假的时候也会去文静家住上一段时间,她倒没有什么反感的心,甚至这两个孩子能够跟自己的孩子玩在一起,也挺好。

或许她知道,小时候被抛弃是什么感觉,她也没有想那么多,妈妈的意思,总不能拒绝啊!

头条首发,抄袭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