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以后,一定要在2023年,去改变这5种生活观

有真知,才有灼见

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不一样的声音

-

- 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就是2023年了。

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就像明代“布衣诗人”谢榛在他的诗中所写: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习惯让自己选择性“失忆”,有时候不失为一种聪慧。

毕竟,明天和未来才更加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12月里,我用抗原自测为阳性,之后经历了发烧、咳嗽、味觉消失、浑身无力等症状。不算严重,挺一挺就过去了。

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打心里觉得,原来我离疫情这样近。

坦白讲,在我父母都阳了以后,我是有点慌乱的,毕竟他们都有基础病伴随,恢复得较慢。

尤其,网上关于“阳了”以后的言辞,也是纷乱不一。

有人说,重要的事往往能让人学会去改变,虽不算“亡羊补牢”,但总要“吃一堑长一智”。

眼下,已经是2023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些事早计划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下面,就是笔者在“阳了”以后的几点感悟,或者说是对“生活观”的重新认识。共勉!

第一:努力挣钱

年末作30岁总结:半生活得太要脸,爱钱爱得不明显。

去年初,公司经营不景气,要裁员,老板在动员大会上未语先泪,于是我一冲动,自告奋勇慷慨离职,之后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于是这一年,我把自己活成了“孤勇者”,扛下了家人的医疗费,我的房贷、车贷,结果就是负债累累。

22年末跨年,上海外滩再次上演了“拉链式人墙”,当时我就纳闷,这些人难道不怕被感染吗?就没人管一管了?

琢磨到后半夜,我突然想明白了:“经济为主”的政策,已经写进了律法……

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赚钱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事。

虽然行孝无关物欲,但有钱总是会更容易、更体面一些,贫贱夫妻也是百事哀啊!

所以,以后做一个喜财爱物、一身正气的俗人。

第二:健康无价

30岁才开始想着赚钱,不晚;哪怕60岁了,只要肯努力,也不晚。

但是,每次都是病了以后才想要健康,就很迟了。

因为,总有一次不会那么幸运,况: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

所以,身体的康健源于日常保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用赚来的钱在医院里买平安,是世界上最愚笨的事。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钱是好东西,但也总有钱买不来的东西。

未来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我们都清楚,你的免疫力抵抗力,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第三:物我双修

生活在这样现实的世界里,单纯的风花雪月太荒谬,你的“诗和远方”不足以撑起你的未来。

可若活得太贪婪,完全陷入名利之争中,也未免太冷清、太刻薄。

毕竟,生命除了长度,还有温度和厚度。

所以,人要学会双修,内心有清风朗月,手中亦可握世态炎凉。

就像古代诗人一般,一边求官入仕,一边登三山、临五岳。

在这一点上,没有人会比白居易做得更好,感兴趣的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当你在现实中的能力,足以支持你踏万里河山、裘马轻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挺可爱的。

第四:不与任何人攀比

对于大部分而言,幸福就是“比较级”,我比你拥有得多,我就活得更有成就感。

不用怀疑,笔者之前也是如此。

总以为能在大城市安家,将来就可荣归故里,脸上倍儿有面。

至少我身边的同龄人,还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很惭愧,我以前只活在以“生活圈”为基础交织起来的小世界里,目光短浅。

但“阳了”之后,我有了新的认识。

最简单的,没离职之前,同事是我的竞争对象,职场潜规则让人拼搏得很累。现在回老家赋闲,那些人便不再与我有过多交集,我也没心气再去跟他们比谁的业绩更好了。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更为宽广的拥有。

即使要争,也是与时间争,与命运争,不与人争。

当你可以不参考任何人,就能够活得很幸福时,才是真正的悟透了。

所以那些七姑八姨四舅姥爷们,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你过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子非鱼,焉知鱼所乐也!

第五:平凡更美

大概因为我是家里长姐的缘故,所以从小就很励志,一直想要成为人上人。

或者说,原本我就是一个“付出型”人格的姑娘,相比于让亲友们吃苦、吃亏,我更宁愿自己扛下所有。

当然,这很累。

在此之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这样才能照顾好所有人的情绪。

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我甚至甘愿平凡,和我的祖辈一样,耕耘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有了高处的寒风,内心就多了一分宁静。

我会在我能力范围内,蜗居一隅之地努力赚钱,因为我的生活需要保障。但是我不会再去试图往更高远的地方走,比如北上广深,那里没有能让我平静的生活。

我也不会再因为平凡而感到羞耻,因为我放弃的只是浮华,并没有放弃奋斗。

终有一天,我会因为我内心的淡然而收获更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