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坦诚一点?

文/

比如,我们最亲密的家庭关系,在家庭这个环境中,一个家庭里的财务状况,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丈夫和妻子最清晰,考虑到各种因素,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知道的,这是在一个家庭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不坦诚”!

除此以外,在很多的事情上,面对我们的家人,我们都是不会隐瞒的,都是比较坦诚的。

比如说,一些家长里短,别人家怎么样了,有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我们对某些人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话题,在我们跟家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有意无意间,都会“真情流露”,但是我们不会对外面的人说。

再比如,如果把这个环境扩大到家族层面,我们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等都有各自的家庭,这个时候,有很多我们自己的家里事,也是不会跟我们的叔叔伯伯说的,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是,如果把家族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放在一起,这两者之间,我们又会觉察到另外一种坦诚。

就像面对我们人生的规划和选择、事业、婚姻等等,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得到我们家族中的长辈们的关怀和关注,极少甚至不能够得到在社会生活中所结交的一些朋友、同事的关注。

同时,我们内心的一些比较真实的想法,我们也只会跟我们家族中的长辈们说,因为他们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真实的感受,能够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他们比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认识的那些人,与我们的关系更近,更值得我们信任。

另一个层面,如果放下家族这个亲密的环境,面对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各种关系,我们也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坦诚的。

就像面对跟我们关系比较近的同事、同学、朋友,我们会对他们说出我们对某位同事或者领导的真实看法,而面对那些跟我们关系一般的人,我们就不会向他们表达那么多,更多的时候,只是闲聊而已。

比较典型的就是,有些人从某个公司离开以后,自己去了哪里,在干什么样的事业,这些个人层面的事情,只有在之前的公司里跟自己关系非常好的同事,或者是跟自己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我们才会跟他们说实话,才会时常跟他们保持联系。

所以,总的来说,不是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一点,而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之下,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并且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此时,为了增强我们的安全感,我们就会下意识的有所隐瞒,就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坦诚。

昌言昌语: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坦诚一点?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俗话还说:“家丑不可外扬”,俗话又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胡话”……

由此可见,从前辈们总结出来的各种经验,以及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一些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我们不是“不能坦诚一点”,而是“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我们必须有所保留,我们必须做到不同程度的坦诚”

-END-

我是昌谈人生,一名家庭教育局中人,聚焦家庭情感,人生百态,我们一起用经历传递正能量!


本文已签约今日头条原创保护权益,侵权必究!

原创作者:昌谈人生

首发平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