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内耗的根源了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跟过度感性的人交往,有诸多原因,那么过度感性的人是怎样的?

首先过度感性的人是很容易被情绪影响的,要么多愁善感要么愤愤不平,喜欢主观臆断,意气用事,以己度人。

而理性的人呢?遇到事情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他们拥有一颗大心脏,能对遇到的事情进行客观分析,让自己冷静沉着,再做判断。

我们很多人都会内耗,导致自己做事没有效率状态很差,那么内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经过亲身经历很体验,我终于得到了答案,

人的内耗多半来源于自身的感性,有哪些方面的感性,比如说:

1、情绪的感性

很多人遇事常会愤愤不平,因为一点小事使情绪被点燃,要么杞人忧天,会为莫须有的事情担心。遇到这些自己没办法掌握掌握也没办法预测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

学会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就是区分这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人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件事的后果最后由谁来承担。比如说,对待孩子的学习,我们很多人会因为孩子不上进,不好好学习而着急上火。在你的课题中,你可以为他努力学习做疏导和帮助工作,但不能代替他学习,和承担最后的学习的结果。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平静很多,在力所能及的,可以掌握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做好,其他不可掌控的方面你也无需担心。

这就是课题分离。

2、事情的感性

一些人常会因为事情非所愿而感到痛苦。要知道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对结果的过于偏执会导致极大地痛苦。

正确的,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在过程中努力,用心,对待结果的成败不过分执着。若成功是一份惊喜,若失败也不会气馁。

3、身体的感性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世界之大,千人千面。只要身体健康,各器官功能正常,就值得感恩。但是有的人却不这样想,比如说对自己容貌不满意,对自己的某个器官不满意,这样的人不仅陷于感性的烦恼之中,自寻烦恼给自己,同样也是没有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曾仕强国学大师说过:一个人的面相是配合自己这一生该做的事情,配合天命而来的。活着就要感谢,人人独一无二。

4、人际关系的感性

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对比会造成很多痛苦。阿德勒曾经说过:人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人际关系。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比较,对比才会产生别人和我之间的差距。但是人人独一无二,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其实别人也在偷偷羡慕你。所以,对待人际关系,对待他人评价,正确看待很重要。他人对你的喜欢和评价固然重要,但是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有人喜欢你就有人讨厌你,因为谁也不是人民币。只要是你心底渴望的东西,去努力得到他没有人能阻止你。

稻盛和夫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他更是一位生活的哲学家和智者,对待人生和工作他总结出了6条精进原则,原文如下:

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忘却感性的烦恼,

真是大道至简,有经历并且自省感悟后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忘却感性的烦恼后,我们最后就剩下更重要的一步——踏实有实效的行动。

就可以彻底不再内耗了。

我认为这就是改变内耗的核心,我把他总结为“向内修正,向外改变。”

这是人生和个人成长的一条关键心法,

你get到了吗?

美好的一天,祝你快乐,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