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用有趣的话语讲述个人成长和深度思考的内容。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可以关注我哦!
祝各位开篇有益:
一
网上看到一些有趣的提问:异地恋真的会分手嘛?
姐弟恋真的走不到最后嘛?
我初中毕业,他大学生,我们真的还有未来嘛?
之类的各种问题。
诶,这些问题怎么说呢,我觉得有时候提问的其实真的挺没必要的。
其实网上看到的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有一定偏差的,或者说,那都是个别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
尤其是涉及感情这种事情,可能一个小小的因素,或许只是你吃饭的时候没等她先动筷子了,也或许只是你路上多和异性说了几句话而已。
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结局。
所以,当我们问这种问题的时候,有时候其实得到的只是一个安慰而已。
尤其是现在大数据算法的时代下,你能看到的其实只是你自己本来就想看到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安慰不重要,相反,安慰可能是能够支撑我们长时间走下去的重要动力。
无论这个安慰的来源是现实中身边熟悉的人还是网络上那些陌生的人。
所以,当我们在问这些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确定好你到底是想得到一个甚至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以及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是只是单纯的想发泄下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二
我们举个例子。
小A和小B的感情一直不错,可这时候小B忽然提出了想去大城市发展,而小A却已考上了县城中的编制。
这时候,小A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关于异地恋最终分手的结局,于是恳求小B别出去浪了。
可小B就是那种天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他觉得要是考个编制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太没意思了。
他最终还是决定要出去试试。
小B出去后,小A为了缓解焦虑,于是上网想搜一些异地恋的美好结局,结果搜出来的大多都是分手版本,于是她更加焦虑了。
我们来想下这个场景,假设你问对象他爱不爱你,她要是回答爱你,或许你就安心了,但她要是说不爱,那么可能你就不会不停的问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就是绝大部分人的人性。
而当小A在网上搜异地恋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样。
她在看到了答案是能的时候可能就安心了,然后就不会去过多关注,而在她看到答案是不能的时候,她可能就会想去了解,了解,在了解。
最后,算法就会给她打上标签,她就会被大数据不停的推荐给她异地恋的人走不到最后的文章或视频。
最终,在自证预言的作用下,她可能就会疑神疑鬼,小B回消息慢了10分钟,可能她就会觉得小B是不是做啥对不起她的事了。
最终,小B很可能会受不了她的监督查岗,于是提出分手……
三
上述那个故事很遗憾是不是?
但,这其实就是绝大部分异地恋情侣的会遇到的问题。
那么,大家觉得异地恋情侣会不会分手?能不能走到一起?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们真的彼此喜欢想继续这段感情的话,那就要选择相信。
不要去管最后能不能成,不要去想概率这些东西,你们就只需要想着能走下去就行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念叫自证预言,医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安慰剂效应。
具体概念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这里篇幅不够了。
总之,大家只需要知道,如果你想一件事情发生,那就要去相信它会发生。
当然,你也可以用商业中流传的那句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来理解。
这么说吧,如果你认为你们会分手,那你们很大概率会分手,而如果你认为你们能走下去,那你们很大概率也可以走下去。
这并不是一个玄学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
上文其实说过,当小A心里有了怀疑的种子的话,很可能就在也无法根除了。
直到那个怀疑成真,哪怕刚开始不成,她可能也会经常查岗把小B搞的防不胜防而成真。
最终分手!
所以,如果你们真的相爱,那么,选择相信异地恋最终能走下去,或许是一个做好的选择!
大家觉得呢?
全文完,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喜欢可以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