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在外边打工生活的人,不晓得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回到故乡,你就是一个“客人”。
从小在农村长大,读书上学去了外地工作上班,或是打工在外面做生意,然后在外地买房安家,因为农村老家有父母。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在故乡和异乡两头跑,不觉得疲惫。父母在老家,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温暖。
当我们过了五十岁之后,父母还会在老家吗?
或许有的人父母已经过世了,回老家就是两座坟头。只能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烧香烧纸,倾诉一下心中的思念。
或许有的人父母已经随迁,搬到了城里。老屋门口,有了野草,出现了荒凉的景象。
隔壁邻居,也看不到年轻人,偶尔有老人在家。甚至太多年轻人见到你不认识,你只能在儿时熟识的人那里得到一点家乡的故事。
不能忽视的事情,就是“父母越来越老”,终究要离开。故乡的风景,多了一些陌生,离我们越来越远。
当我们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回乡住的可能性很小的时候,老屋就变成了“旅馆”。
儿时的玩伴老张常常说:“回老家建房子?其实只是心里的一种寄托,一年到头关起门来又没有人住,完全没有必要?”
老张的父母都过世了。前几年,他把老屋拆了,在公路边修建了三层小洋楼。因为他长期在外地生活工作,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天居住。
这小洋楼的铁门已经有了锈迹。
老张有时回来,都是住在他的伯父家里,儿女都工作了,没有时间陪他回老家,每次都是他一个人回来。一方面是不想生火做饭,一方面是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清理自家的房子。
伯父很热情,回故乡的时候,准备一些礼物,送给伯父。吃饭的时候,常常回想,要是伯父过世了,还能去谁家蹭饭?
老张,他现在就只是一个客人,一个有家的客人。
故乡的山水依旧在,故乡的公路也变好了,但是70年后的我们,却犯愁了。看着冷清的小村,不知道要不要“回乡养老”。
从故乡的主人,变成了客人,这是漂泊太久的结果,让我们很难受,但是没有办法让时光倒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小时候读过的古诗,变成了今天的人生,令人感慨不已。
故乡难回,异乡难留。这是人生的瓶颈,也是逼着我们去思考人生,改变命运的机会。
“五十知天命”,这句古训,不是让我们认命,而是让我们看清命运之后,顺水推舟。
现在我们能做得不多了,
一个就是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存钱、安家。有了稳定的居所,不管在家乡或者异乡,都会安心。
二个就是团聚家人的力量。根据儿女的人生发展来安排养老的问题,既能让儿女放心,也能让自己有一定的依靠。
曾经流行的老歌《故乡的云》里有几句歌词:“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
一个人漂泊太久,总是要找一条归途,总会停下来,安度余生。尽管其实不敢停下来,因为生活处处需要我们往前跑。
上半生靠折腾,下半生靠“心安”。
这个就是我们普遍人的一生,不管是70后还是80后,农村出身的人心里更清楚这些。
回不去了,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