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浪漫的爱情会变淡?

贪婪的多巴胺》书评


为什么浪漫的爱情会变淡?为什么心心念念买回来的东西就后悔了?为什么成功的人一般都不觉得自己很成功等等?这都取决于大脑中的一种单分子结构——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一书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和行为学部临床事务副主任丹尼尔·利伯曼和乔治城大学迈克尔·E·朗共同完成。


他们由浅入深,探讨了多巴胺究竟是如何在以及对性格、习惯、生活、以及爱情等各方面影响人类的,人又如何通过掌控多巴胺来掌控我们的人生等问题。


该书虽然是科普新知类图书,但语言生动鲜活,可读性极强,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的追捧。 书中很多真实的事例与实验颇为有趣,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


重点是,这本书对于我们处理生活、工作中一些问题实属有帮助作用,毕竟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多巴胺。


那么,多巴胺究竟是什么呢?它到底有怎样的威力?现在,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一一从书中找答案吧。


一、多巴胺究竟是什么?


多巴胺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单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千万不要小瞧这样一种单分子结构,它可以控制你的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它几乎可以影响人类事业中极其广泛的范围:创造艺术、文学和音乐、追求成功,发现新世界和自然界的新规律,思考上帝的存在,以及坠入爱河等等。



多巴胺的作用成为解释甚至预测一系列行为的关键。它是不受理智控制,本能反应让自己感到及时行乐的满足,然而结束后又后悔但又留恋的行为。 很多人觉得多巴胺就是让人愉快的一种物质。


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 多巴胺不会产生快乐,而是产生欲望,就是不断地让人想要的感觉。它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也同时让人欲望无止境、不知道满足。它既能让你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成功变得平淡无奇;它让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让当初的深情被岁月磨平;它让你获得超长的智商,但也让你与疯狂一步之遥。


那么,这种奇特的化学物质,是如何控制着人类的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如何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巴多胺的威力


多巴胺驱使我们克服复杂情况、逆境、情绪和痛苦,让我们掌控周遭的环境,它的功能来自进化和生存的需要。它鼓励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此,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使我们的未来成为一个更好、更安全的地方时,多巴胺就会奖励我们,给我们一点儿“躁起来”的感觉。


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更善于抑制情绪。事实上,这是与生俱来的,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和性质异于常人。多巴胺受体是大脑中的分子,它们在多巴胺释放时会做出响应。遗传特征不同,多巴胺受体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


科学家们给这个奇妙的家伙取名为“快乐分子”,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途径则被称为“奖赏回路”。 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掌控我们的人生、欲望,以及如何获得婚姻与感情的幸福至关重要,毕竟只有知道多巴胺的作用原理,我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接着咱们用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多巴胺的作用吧。


第一、对于爱情:


多巴胺是爱的煽动者之一,是引发一切火花的来源。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的回报,让我们走上爱的道路——它使我们的欲望得到宣泄,爱情可以始于多巴胺,但不能终于多巴胺。多巴胺永不知足,它只会说“我想要更多”。


为什么出现婚外情呢? 当我们的预期已经实现、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和神秘感已经变成熟悉的日常后,多巴胺将离我们而去,从而我们开始会对现在所拥有的感到乏味,这很可能也是很多人在热恋之后就分手的原因,而他们提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感觉到平淡。


一部分人由于多巴胺的消失,不能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多巴胺的消失意味着新鲜感、刺激的消失,也意味着该换一个伴侣了,该寻找新的猎物了。


但答案永远不在下一个帅哥或美女身上,如果不知道珍惜现有的,换来的只会是下一个失望的结果。那热恋之后,大家又是依靠什么来维持之后的感情呢?


书中提到了另一个名词“当下分子” 当下分子包括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和内源性麻素,和通过多巴胺带来对未来的愉悦相反,当下分子会让我们关注到现在的生活,和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 在当下分子被激活的时候,我们更喜欢体验真实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享受感觉和情感引发的愉悦。


同时多巴胺的分泌也会被抑制。 在热恋转入平稳之后,以多巴胺驱动的爱情会转变为是催产素(女性)和血管升压素(男性)为主导的陪伴之爱,让人们更沉浸在对当下的满足感之中。


第二、对于瘾君子:


在现代社会,太多的多巴胺的分泌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好了,永远处于对物质的追求之中必然会忽略对于当下幸福的体会。所以很多人拥有太多也不幸福,总是想要更多,得到了也不享受,永远处于这种追逐的感觉之中。


就像很多房奴,拥有很多房子,但是每一套都不好好装修一下,过着非常潦草的生活。 巴胺不会因为目前已经拥有的而停下来,而会试着去追逐更多的可能性和刺激带来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获得“多巴胺的快乐”就会逐渐失去探索的兴趣,难以再去花时间和耐心去做持续投入的事情,更没有办法获得持续长久的快乐。


第三、对于电子游戏入迷者:


多巴胺带来一时短暂的快乐,甚至在愉悦之后,没有收获感而慢慢变得空虚,在遇到压力的情况下无力应对。大把大把的时间被用在刷抖音、玩游戏、讲八卦这样追逐短暂快乐,及时行乐的反馈中,大脑慢慢变得不再勤于思考。


看上去越舒服地获得,却是在走下坡路。 其实,真正让我们产生平静和幸福的是内啡肽。让人感到踏实满足感的快乐是“内啡肽快乐”。它跟多巴胺快乐不同,有很高的门槛,需要不断努力和毅力。


在没有反馈,结果未知情况下,孤独,痛苦,疲惫坚持,但一旦跨过这个门槛,身体便产生了内啡肽,让人感到快乐。这是经过一定付出而获得的,可以产生人生的复利,让人成长,是长期、持久的快乐。


人其实是需要过上一种平衡的生活,就像论语里说的中庸之道,太多的多巴胺让人沉浸在欲望的追逐之中,太少的多巴胺就会让人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中,不思进取。


所以取得一种平衡状态会比较好一些,大家自己觉察下自己的心态,是贪图享乐还是沉迷欲望,适当地往反方向调整一下,生活就会更快乐一些。 虽然作者将多巴胺称作贪婪,但在书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多巴胺对于人类的发展及生活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适度才是最好的。


本书把深奥的科学理论换成简单易懂的故事讲给我们听。简单易懂,又不失趣味性。如果你喜欢,那就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