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的难题,教你怎么去解决矛盾

这个矛盾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不光是女人难解之题,男人面对它也是两面为难无从下手。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婆媳矛盾,这个问题自古就有,伟大诗人陆游年轻时也是周旋于母亲和妻子之间,最后只好和喜欢的人分离令遂母亲心意娶了别人,可再婚后的陆大诗人并不幸福,最后飘荡湖上郁郁而终。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唐婉对于陆游不但是一妻且是一知己,对于名人墨客,一知己难求。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至今,是很多家庭中都有的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要说了,夫妻矛盾不是更多的吗?丈夫不好当今社会离婚也不是多丢人的事,但是总不能因为婆婆不好而舍弃家庭另寻。另一半是自己选择的,也是一个家庭中最为亲密的关系,有什么事情,小事情嘛床头打架床尾和。而婆媳之间 的矛盾却是只能靠第三者来缓和,那就是--老公。

那婆婆,媳妇,儿子三者之间应该怎么做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始终遵循着一个平衡,太老实不善与人交流,太过花言巧语又让人觉得不真诚。平衡的意义在于,你认为重要的多交往,不重要的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需要的人你多顾着,不需要的人随他去吧。爱你的人你多付出一分,不爱你的人也无所谓了。

1,媳妇应该如何做?

万事遵循本心,在三观正的情况下,别人付出多少也对别人付出多少即可。

新到一个家庭,一些生活习惯有冲突都是正常的事情,菜的咸淡,生活琐事等。刚开始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先别做,熟悉一个新的东西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先观察知道门道,规律,禁忌以后再去动手做,更何况是一个家庭了。都不清楚每个人的脾性,怎么去融入到这个家庭里。

先别动手,也别动嘴,婆媳婆媳,婆在前媳在后。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你没来之前,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她是操持这个家的人。古人总说男主外女主内,这个内就是指家庭了。要想一个家的关系好,她是带你熟悉这个家的人。所以在你还什么都不知道前,你就观察即可。千万不要觉得我刚来这个家啊,我要表现的好一点,我会做饭也会做家务。

这些只要是个女人,都会做。说的好听点是叫孝顺,不好听的是你在她面前摆存在感。如果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可以偶尔做顿饭。偶尔的做饭是孝顺,心疼婆婆辛苦了,长期的去做饭就是傻了。当然,在婆婆很忙的前提下这是可以的,但如果婆婆就是个家庭主妇,千万别这样。

2,婆婆应该怎么做?

先多一些容忍,做好自己的事,再慢慢相处。

立规矩的说法年代已经久远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而媳妇在没嫁过来之前也是被家里宠在手心的。在这个家庭里媳妇是后进来的人,在此之前一个家里的分工经过了二十多年应该都已经达到了动态的平衡。需要重新找位置的是媳妇。在多了一个人之后不妨给他一些时间来适应慢慢找准位置。

以前是你照顾儿子的,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以后这个事情就可以交给媳妇啦。

结婚之后,妈妈再对儿子的私事干涉太多可不是好事,这会让儿媳觉得你对她不放心。

如果以后添了新成员之后,如果儿媳需要兼顾工作和孩子的情况下,是可以适当的帮帮忙的。这个事情不是义务,却是责任,我们总是希望我们的下辈能过的一代比一代好,同时这也是对于晚年生活的希望。如果儿孙无忧,晚年生活定然不会差,而这个无忧也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替他们考虑一些得来的。

3,老公应该怎么做?

老公是婆媳之间的纽带,两个没有关系的女人,生活没有任何交集,是因为你的关系她们才走到了一起。

遇到事情千万两队都要站,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人想挑事,你得站在双方的立场上把对方的难处讲一讲。在妈妈面前说媳妇的难处,在媳妇面前说妈妈的立场。在双方冷静下来的时候找各自谈一谈吧,偶尔也可以制造一点小惊喜哈。毕竟谁让两个都是你最爱的女人呢。

为什么老公放在最后说呢?因为在一个家庭中,这个男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心中既要有包含父母的那个大家,还要有和妻子一手创建的小家。他肩系的是两个家庭,是婆媳之间的纽带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纽带。

你一定要有一双亮堂的眼睛发现这两个女人的缺点和优点,更要有遇事沉稳的态度,不管啥时候都不能发火(除非大事哈,不过我相信一个家里没有多少是想主动挑事的,一般也就是生活习惯和孩子教育问题带来的琐事。)

酸甜苦辣缺一不可,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怎么去调味还得自己体会。总之就是不相干的事情少说话,原则问题不退缩,别人对我如何,我也以何种姿态去对别人。听得进去话的我多说些,听不进去话的少在一起掺和,一个家庭的维系也不是培养小孩,都是成人了,该懂的都懂,懂不了的几十年都没弄懂也不要妄想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