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3166字 需要您:大概支付9分钟宝贵的时间
您可收获:找到经营家庭和事业成功的秘诀
(1)糊涂的女人把孩子(家庭)放在第二位
在老师的直播学习课上,一位超级优秀的初中毕业的妈妈,因为很短时间内有了特别惊人的成绩,被老师点名邀请给大家做分享。这是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成长和展示的机会。
第一部分的个人经历、她的努力、谦逊和作为妈妈的伟大,就让大家连连感动并且佩服至极,大家心潮澎湃地准备听第二部分:她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别人一年做不到的成绩。
而刚要开始讲时,听到她那边两个孩子从外面回来的声音,她说的却是:“老师真的不好意思,孩子们回来了我得陪他们去睡觉了,真的特别抱歉,剩下的部分回头我把总结的手稿给大家分享……”
跟大家一样,我也被她身上的所有顽强和优秀感染且受到极大鼓舞,但是她最打动最让我震撼的却是这最后一句。
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作为妈妈,她能把孩子从自闭症的悬崖拉回来并且成绩全年级第一;作为妻子,她能把家经营得让老公无后顾之忧;作为自己,她虽然初中毕业,却出口成章字字珠玑的真正原因。
她对待生活的顺序是:先家庭后工作。
即便大家等了一晚上等得心痒痒,她还是因为孩子放假了先陪孩子,工作的事情放在后面。她懂得如何取舍,孩子永远第一位在她那里并不是别人认为的孩子奴,她更是对经营自己有着不一般的智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送上门来的好处一定会赶紧接着,毕竟每天那么辛苦付出怎敢随便掉链子,可是她不会。我和我的家就是我的战地,战地一定要守住这是原则。
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里,陈娇蕊视工作如生命,几乎达到了性格扭曲的境地。在知道自己怀孕后没有一丝欣喜,反而时时刻刻担心因为孩子的到来让她失去升职的机会。
整个孕期她郁郁寡欢,产后不到两个月她就重返职场,并且以一个弱势群体人设卧薪尝胆,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痛恨全部埋在心底,背后跟领导夫人拉进关系就为了升职。在她如愿以偿当上副总后,便立马变脸,对真心帮她度过最困难时刻的竞争对手各种刁难并且打压。
为了离婚不择手段,利用丈夫对她的爱捏造假证夺取孩子的抚养权,而她夺孩子抚养权仅仅只是为了她的工作需要的妈妈人设。
她抱怨孩子让她失去升职机会,抱怨老公从不为她考虑,抱怨所有人都不该拥有她没有的……她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颠倒了家庭与工作的主次地位,太过强势永远想要征服世界一般。
有的人鱼和熊掌想要兼得,她是为了鱼宁舍熊掌。而支撑一个人能够走得更远的一定是来自家人的爱。
儿子1岁多的时候,我一边一个人照顾他一边创业,在这之前,我的生活里只有他,每天陪他读绘本,带他玩,给他变着花样做辅食。他性格特别温和,行为习惯也比同龄孩子好很多。
之后当然可想而知,我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很多时候儿子哭的在地上打滚我都没时间看一眼,还要带着弱小的他到处去送货,有时送到晚上9点多他已经哭的睡着在婴儿车里。
作为妈妈我的心当然比谁都痛,但那时一半原因生活所迫,我必须有收入才能活下去,另一半原因是我太对顾客负责了,认为别人信任我,那我就绝不能辜负,所以自然将儿子的情绪放在一边,想着慢慢一定会好起来。
后来从摆摊到拥有自己的店了,更加忙碌,孩子的饭都顾不上,经常几天几夜都在工作。而老公对我不仅没有给予帮助还满是抱怨,我陷入对他的责备和对孩子深深的愧疚中,家于我们已经慢慢冰冷,没有欢笑,没有言语。
后来我用健康为自己的拼命付出了惨痛代价,也无法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时刻都在力争事业和孩子平衡,自己内伤,店里生意不断走下坡路,孩子出现各种焦躁和拖延问题。
大家眼里那个工作狂的女强人的我,以负债收场自己搞错顺序的6年!一团糟的一切于我而言似乎找不到出口。
(2)工作狂到底是怎么“狂”的
当你在家里找不到,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找;当你在家里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便会转移到别处去刷存在感。这在心理学上叫“强迫连接”。
我们每个人从与妈妈的身体分开的那一刻起,就在一边独立一边渴望再回到那个温暖充满爱的地方,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给予尊重、肯定、鼓励和无条件的爱,那他就能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反之,这种不安全感和寻求安全的渴望会一直伴随着他,他会先去配偶身上寻找连接,把另一半无形中当成自己的父母,渴求他能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爱,来验证父母是爱他的在乎他的。
但是这种在配偶身上寻求连接的行为有太多不确定性,首先自己的寻求过程就是对配偶的重塑过程,希望他能满足自己想象中的所有标准,并及时执行,万一做不到,夫妻矛盾由此爆发,同时自己内心那种儿时的恐惧感再次重返,并且更加强烈。
比如,陈娇蕊在丈夫的“逼迫”下还是回家安心养胎了,因为丈夫承诺她产后恢复好就让她去工作,孩子和家里都不必操心,她带着丈夫画的饼想想着重返职场并且有还是辣妈的美好安心生娃。
但是她要的连接最后因丈夫忙碌属于照顾她而彻底断开,她认为,丈夫根本给不了她要的安全感,还是只有工作才能满足她的渴求。而忽视了她已经是一个妈妈的事实,并且并未按正常人的沟通方式,与丈夫协调她内心深处搁置很久的矛盾。
所以,很多男人或女人看着是工作狂,实际实在满足自己内心寻找爱和存在感的渴望。把在原生家庭和配偶身上断开的连接重新转移到自己的工作中。实际忽略正常人的生活其实大部分就两部分:家庭经营和外界经营。
我们中国人常说,成家立业,家在前业之后,一定是有它经过多少失败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
(3)家庭和工作顺序颠倒会这样
其实大部分成年人,即便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了伤痛,还是希望自己不去复制父母带来的伤害,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发誓绝对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将家庭和工作顺序搞反,如果家里人无法帮你安顿好后顾之忧,那就会时常在工作中分心,万一家人或孩子出点什么问题,还会陷入无限的自责中,进而将这种自责又带到工作上影响到工作,如此恶行循环继续加剧自我怀疑和负罪感。
即便家人可以帮忙把持好家里的一切,长时间的对家人忽视也会让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当他们发现你无法给他们想要的爱,也许会去其他地方寻找他们要的连接。
(4)如何力争事业和家庭幸福双丰收
从上面初中毕业妈妈逆袭的小细节里应该可以看到,家庭永远第一位才是王道,她之所以能拥有幸福的家和优秀的孩子,都是因为她处处把孩子和家放在第一位;
著名演员高圆圆在谈自己生活也说,她永远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以前是父母的家,现在是自己的小家;
老戏骨于和伟更是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演绎事业那么成功,他仍旧时刻把妻子和姐姐当年对他的照顾和帮助铭记于心;
当然如果要说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就可以让事业家庭双丰收太牵强了,毕竟很多受原生家庭毒害的人,已经把跟外界的连接当成了自己活着的终极目标,很难因为一句话甚至他们心里的“废话”而被疗愈。
从心理学的角度,建议这样去慢慢平衡工作与家庭,直至达到双赢,重获新生:
- 找一干净的白纸,画出自己与非自己,哪怕用圈圈来代替,重新审视你与除了你自己之外的所有人的关系,包括痛苦的过往。感受原来他们一直存在并且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外,接受他们的存在,犹如接受空气一般;
- 再找一张白纸,画出自己和家庭还有事业,看看快乐来自哪里,成就来自哪里,恶性循环如何衍生的,试着做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调整,感受如果家庭美满和谐的美妙,再感受如果工作成功但家庭破碎的伤心;
- 重新认识自己坚强的后盾其实是来自家庭,家里的温暖可以帮我们抵御外界的一切寒冷。不再去刻意寻找任何连接来证明自己,相信家人一定也是需要并深深爱着我们,只是他们也许心里也有伤需要疗愈,而对我们做了他们同样没意识到的伤害。
写在最后,有家才有国,不论我们有多么强大的抱负,都应该先守护好自己的家,这便是对社会做的最大贡献。同时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慢慢与原生家庭的伤痛和解,尽早找到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