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 · 谁会成为一个“清谈者”?

宁静的生活

【个人作品·杂谈】


社会观察·谁会成为一个“清谈者”?

闲聊

“谁”可能想成为一个“清谈者”甚至“清谈大师”?成功人士还是跌落神坛者?还是普通大众?——切,这么说简直是笑话。即使是“谁”有那个愿望,恐怕也只能是“愿望”罢了;虽然说“谁”还没个或这或那的愿望呢?只是我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能力和动机,要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顾左右而言他。但是,我们总不能因为愿望与实现的距离遥远而轻易放弃的吧?尽管愿望与现实之间总是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常常横亘在许多人的面前的。

私密交谈

尽管“清谈”必得借助“语言的工具”,才能够诉诸现实(的场景之中)。语言不仅是人人彼此交流、沟通、联络、合作和协调的“媒介”,更是情感、想法或思想的直接现实。人类正因为有如此“利器”,才得以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生物圈之中的霸主,还要觊觎外太空的发现什么的。因此,很多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急于想表达自己的东西;哪怕是词不达意、废话连篇或滔滔不绝;至于那些人声鼎沸不绝于耳的喧嚣,究竟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内容,其实人们并不怎么在意的,只要不令其闭嘴,就非常开心了。而很多的人们,总是在一边喋喋不休,言不由衷,一边仍在不停地想心事,有的甚至忘记了脚下的路,有的甚至于落入不知是什么人布的陷阱,都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儿。

幸福的家庭

人总是要说话的。所以,当今世界大多数的宪法都有“言论自由”的条款。当然,这么说决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胡说八道的。因为,“言为心声”,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面对如此世界,以及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有总是会有许许多多或者形形色色的情绪、想法需要表达的。

至于说那些人生阅历比较丰富经多见广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们,更是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想要表达的。因此,这个世界才显得越来越喧腾,甚至震耳欲聋。其中自然不乏“清谈者”了。

还是那家人

而这里所谓“清谈”,通常不过是指那些热衷于说大话、放空炮、闲扯淡、吹牛皮或故弄玄虚之类的“口头派”,因此也往往是最令人讨厌的了;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有些人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实实在在的东西,如票子、车子、房子椅子和女子;而另有一些人可能只能给一些人带去虚无缥缈的东西,如建言、想法和思想以及观念、理想和梦想之类的看似没用的东西。

而究竟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有益处?没有一个普世或通用的标准或模式。一切都会因人而异的。

都市日出

我或许梦想可能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清谈大师”,或沉湎于“个人织梦似的宏大叙事”的茫茫幻海之中?或者试图想为人们至少是某些人们带去“温馨的和风”或“清远的风景”以及“精神的感召”什么的;或者能给许多“迷途的人们”带去适宜的“警示”什么的。是的,或许是的。而假如真的是这样,恐怕会与时代的主流意识和取向相扞格相悖逆?不,是“南辕北辙式的背离”。我以为可能不会的。因为,我并没有什么资历或天赋异禀的东西与时代生活及其习俗相抗衡的;而且,那也是“不自量力的僵化或无知”。毕竟,想法、思想总是与具体行为不能划等号的;尽管人们的行为总是会与其想法和思想相关联,就是说,思想总是会制约和主导人们的实际行为的。

宁静的都市

如果仅有两个选项:“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与“思想的侏儒,行动的巨人。”我毋宁选择前者,而不愿意成为后者。尽管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畸形的不正常的。若能够二者兼备,那当然是最佳人生的状态了。恐怕遗憾的是,鲜有那样的“幸运儿”,除了那些凤毛麟角的人中龙凤,或可能成为“天之骄子”。

其实,纵然谁谁谁可以成为一个假设性的“清谈之人”,充其量也只不过或许是一个“清谈者”,而不可能“自我拔高”成什么“清谈大师”;毕竟,“狂妄自大”者是令人“质疑和生厌”的,何况那也很难“名副其实”的,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是这个意思。

知性人生

有时候,如果翻开一些古籍如诸子百家们的文章,先秦、两汉和唐宋很多人的著作文章,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的。比如,我昨天偶尔翻看了《昭明文选》,对其中很多人及其文章,不得不钦佩有加;当然,魏晋时代的社会玄谈之风早已吹进历史的角落里了。那些文章,无论其立意、叙述或论述的方式和技巧、详实而繁丽的材料运用、文辞的干练、密实和严谨,还是色彩斑驳的文采,可以说是当今那些很是自负者望尘莫及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今时代那些“水文满天飞”的人们,难道真的不知道“赧颜羞愧”是什么意思吗?

放大

可能有人辩解,不管怎么说,那些东西早已经过时了,只能成为历史的垃圾了。没错,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切不可一概而论地就要否定颠覆或者予以割裂。毕竟,当下的人们也正在创造着历史哩。

再说了,正因为社会生活越来越繁富多彩,人们自然就有说不完的话语,甚至有倾述不完的情感什么的。而这里所谓的“清谈”,其实,无非是指言说者把“说话”不加限制地突出了而已。社会是个“大市场”,其中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和制约的,何况“听众们”可不都是傻子,就算是有余暇时间,也不一定喜欢去听那些不太识趣的“清谈者”口若悬河的聊天、谈话、演讲和报告什么的;即使是听见了,自然也会有自己的分辨、甄别和评判的,毕竟,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是?

不知所云

有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总是唇枪舌剑,能言善辩,喜欢高谈阔论,好为人师;而有的人则谨言慎行,推聋作哑,惜墨如金,难得糊涂,知道言多必有错的道理。

醉心艺术?

所以说,对某些喜欢“清谈”的人而言,还是尽可能废话少说得好;因为大家都很忙。如果实在有什么真知灼见或者良好建言,也要讲究谈话的实效性、艺术性或者思想性,而且,也要看看说话的场合、对象和氛围怎么样哦。至于说,社会上有某些心性扭曲或者居心不良者,闲得蛋疼,耐不住寂寞,到处寻找机会,不负责任地肆意宣泄一己不良情绪,信口雌黄大放厥词什么的,伤害别人和危害社会,则是不行的。弄不好,遭到社会规则和法律的惩处,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遭到人们的唾弃,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古蓝云

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