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忘掉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从来都不是拉黑和删除

众所周知,很多情侣关系,都是从朋友开始的。但是,两个真正爱过的人,分开以后,却很难再回到原点,做回朋友。

分手,无疑是件令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曾经深爱过,所以难忘记,那段记忆已经在心里扎下了根,短时间内,无法释怀。

很多人在和恋人分手后,心里总是不能平静,有怒气、有怨气,一怒之下把对方拉黑或删除,以此来解心头之气。

其实,忘掉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从来都不是拉黑和删除。

真正的遗忘,不需要刻意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与前任分手的人,反反复复地把对方删除再加回,只能说明其心里没能真正放下。

怒气、怨气从何而来?从心有不甘而来,一段感情走到尽头,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失败,挫败感袭上心头,自己却无能为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无力感,让人愤怒,让人的情绪无处宣泄,把对方删除或拉黑,或许是目前唯一可以做的。

真正忘记一个人,从来不需要刻意,忘记一个人,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要知道,再美好的回忆也终究只是回忆,却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时光了,再美好的过去,回忆多了,也就淡了。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离别,有的可以再重逢,有的一转身就是一生。

如果,你放不下这段已经结果的感情,那就什么也不要做,或者不刻意做什么,顺其自然就好。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张爱玲说过:“忘记一个人只需要两样东西,时间与新欢;你选择了新欢我选择了时间!”

人们常说,对于所有伤痛,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时间可以治愈人所有的心伤,把一段不快乐的时光拉得很长很长,分散在分分秒秒里,便不再觉得那么痛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之所以走不出失恋的阴影,长时间的痛苦,总是在那段已经结束的感情里纠缠,折磨自己,这是一种“反刍思维”模式。

“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是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对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会让人产生自卑、沮丧等不良情绪。

这种思维是不利于我们心理健康的,我们要想办法规避,不能任其发展。

因此,当我们面对感情的结束时,最好的做法是接受事实,尊重结果,然后,潇洒地转身,把一切交给时间。

换一种思维去思考

如果说“反刍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主动一点的方式来理解这段结束的感情。

这段感情之所以走到尽头,一定有其根本原因,比如,两个人确实不合适,又或者,地理距离造成的,就算是勉强继续维持,也不一定就有满意的结果。

当我们懂得了每一段感情的结束,都有其本身的问题,绝不会无疾而终,就会释怀,就不会再纠结遗憾。

这种思维,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只有我们能够正确面对,勇敢接受时,才能真正从中走出来。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只有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消化。

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佛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我们遇见的,都是注定遇见的,分开的,也是注定得不到的。

我们应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事不遂愿,那么一定会有更好的遇见。

曾有人说,忘掉一段感情或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

无论我们心里有多不平衡,结束就是结束了,如果我们不把这些过往放下,不把手腾出来,怎么去拥抱更好的未来?

人的一生很长,会有很多遇见,面对已经结束的感情,能够果断地放下,明白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失为一种智慧。

如果,我们的心是一只杯子,里面装满了过去的回忆,虽然那些回忆已经腐败、发霉,但是我们就是舍不得将其清掉,再好的美酒也无法倒进这只杯子里。

只有当把这只心的杯子清空了,才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美酒琼浆,才有机会品尝爱情更加美好的味道。

因此,对于结束的感情的分手的前任,我们应抱有感激之情,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那段美好的时光。

放手是对自己的放过,是对彼此的成全,聚散终有时,再见亦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