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室友跟家里打电话时闲聊到:妈妈,我要不要跟你打电话也预约时间呀。
而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狠狠的戳痛了我,第一次体会到那种无比的愧疚感,因为这句话出自于我。
曾几何时,父母变得这么卑微
十一假期的前一天,妈妈打来了微信视频电话,因为在路上,就没有接听;随后,妈妈打来了电话,问道为什么不接视频电话,我搪塞着,说10月3日给她打回去。
妈妈一听有些恼怒,说“现在给你打电话都需要预约了?”
“明天我要跟同事去外面,看电影,回来时很晚了,也不太方便呀,后天同事来家里吃饭……”
妈妈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了,只说了句“你有空记得打视频电话给我”就挂了电话。
和同事一起度过了两天假期后,才想起承诺了妈妈,给她打视频电话。
电话打过去,妈妈小心翼翼的说“中秋节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吃月饼呀,今天有好好吃饭,吗?最近忙吗?”一串连环问题问得我满心愧疚。
身处异乡,没人关照的我,原来一直有个人在远方惦念着我。
记忆中的妈妈一直是一个非常高冷的女强人,曾几何时她变得这幺小心翼翼?
她何曾对谁这幺小心翼翼过?
她常常跟我说,女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比男孩子差,只要你肯努力。
小时候,我被邻居家的男孩子欺负了,我没有哭;
初中时,我被班主任点名批评太爱打扮了,我没有委屈;
长大后,我身居异地,一个人拼搏,我没觉得孤独;
而如今却因为妈妈的一个电话,我愧疚的痛哭流涕。
原本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如今却在我的面前变得这么谨小慎微。
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轻时为子女遮风挡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要强的父母,年老时却得看子女脸色行事。
曾几何时,我也是那么恋家
还记得在大学期间,因为身处异乡,到了节假日室友都回家,只有自己孤独的在寝室度过漫漫长假而难过时。
那时候,想也不想就拿起电话跟父母哭诉,跟个小孩子一样无理取闹。
爸爸妈妈不远千里第二天就来到大学陪我度过假期,而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过两次,但父母却从来没有过任何抱怨。
身处异地,根本不是我依赖他们的借口,但我却将这个借口发挥的淋漓尽致。
无聊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孤独,有时候会提起笔记录一些往事,有时候会画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养养多肉,打发下闲暇时光,似乎日子这样过也未尝不可。
直到去年的元宵节,一个人提起行囊去异地上班,动车上穿梭过每一个城市,看着万家灯火和满城烟花炸裂,后来收到妈妈的短信“到了吗?吃东西了吗?都安顿好了吗?”
那一刻,我突然特别的想家,想念那个不大不小,熟悉的地方,那一夜,我什么也没吃,不饿不困,哭到半夜。
好像那个时候的我格外恋家,恋爱了会跟妈妈说一说,有心事了也会跟她讲一讲,有时候甚至是工作上的事情也会跟她聊一聊,偶尔也会跟她谈一谈不切实际的梦。
有时候,打个电话,就算不说话,互相看着彼此安好,心里也是暖的。
而如今,我却变得这么冷漠
他们曾经也是孩子,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去做父母,是我们催促着他们拼命成熟。可是我们却忘了父母也需要陪伴。
而让我愧疚的不是我和妈妈之间空白了那么多时光,而是到现在我还没有成为她的依靠。
原以为我早就是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但实际上不动声色的只是时光,他带走了父母最好的年华,苍老了父母,而这都赶在我们发现之前。
想知道更多
欢迎关注知音心理
喜马拉雅FM搜索“生命董事长”同步听
作者:璐璐
ID:zhiyin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