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顺遂,他们天生自带光环,令人羡慕;不幸的人一路坎坷,仿佛命运处处都会跟你作对,不管你多么努力,总是身处霉运之中,贫穷、疾病、灾难如影随形,让人同情。本文的主人公王梅,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幸运的滋味,从来没有享受过命运的善待。
图为王梅
王梅1981年10月17日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一户农村家庭。因为是家里的老大,老早就帮着大人干活,吃了不少苦。一般淮北平原上的农村女孩子到了十八、九岁,就谈朋友、说婆家,而王梅一直在家里劳动到了24岁,才由别人做媒,许配给邻村一个人家做媳妇。要知道,在当地,姑娘家24岁还没有"对象"的,已经很稀罕了。
图为王梅和女儿
相处没几天,两家就匆匆为这对新人举办了婚礼。谁知道结婚后,男方的缺点暴露了出来,由于缺乏了解,夫妻间出现了诸多矛盾。一般的新婚夫妻,都是相互疼惜、恩爱有加,而王梅和丈夫却"战争不断"。
王梅想到离婚,可恰在此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尽管怀孕,可王梅和丈夫的"战争"并没有间断。怀孕8个月时,王梅早产,生下了一个不足月的男孩。
图为王梅
有了儿子后,公公婆婆都十分欢喜,老公对她的态度也有所缓和。王梅以为从此可以过上正常的日子了,夫妻和睦、生活安康。不想没过几个月,老公的"臭毛病"又犯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王梅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可是,她又一次怀孕了。
人家怀孕都受到公主般的待遇,视为家里的功臣,像大熊猫一样受到保护,而王梅想要过平静的日子都是奢望。在王梅怀孕5个月时,夫妻俩爆发了婚后最大的一次"战争"。她再也没办法跟那个男人生活下去了,实在是伤透了心。无奈之下,她只好挺着大肚子离开了婆家。
图为王梅与女儿
为了挣钱糊口,更是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安定的生活,王梅挺着大肚子到处打工,给服装厂生产出的衣服订装饰品串珠、剪线头,把铅笔拿回出租屋里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削铅笔,为了多挣几个钱迎接孩子到来,她每次都领回家1000多支铅笔,一削就是半夜。
2006年8月30日,王梅生了一个女儿,她给孩子取名王雅雯。她一个人带着女儿,为了挣钱就把活从厂里拿回家里做。终于熬到了女儿一周岁后,她跟老公办理了离婚手续。
图为王雅雯周岁时母女俩的合影
女儿懂事以后,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经常天真地问:"妈妈,人家都有爸爸,我怎么没有爸爸呀?"亲戚朋友看她一个女人拉扯孩子不容易,就给她介绍了个对象。为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她就同意下来。最初,第二任丈夫对小雅雯很好,这让王梅心生感动。可时间久了,竟也产生了隔阂。
王梅自己可以受气,但她看不得女儿遭受继父的白眼。为了女儿,她再次选择离婚。从此,王梅断了再婚的念头,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小雅雯。随着弟弟妹妹们的长大,娘家也给予了她一些支撑。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供她上学、伴她成长,王梅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守着女儿过活,没有男人依靠,多了不少艰辛,可看到女儿能够快快乐乐,王梅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图为王雅雯
不料,2020年5月份,小雅雯突然腹痛、呕吐。王梅带她到当地的县医院检查治疗,几天过去了,没有效果。医生建议王梅带孩子到合肥市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去做进一步诊疗。
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王雅雯被确诊为T淋巴结母细胞瘤伴髓系表达。当时听到这个检查结果,王梅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么苦命的女儿,为什么老天还不眷顾一点,还让她得这种病。王梅一个人该怎么办,她拿什么去救自己的孩子啊?
图为王梅母女
有人建议王梅放弃。她听了后,心如刀割一般地疼,作为母亲,没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已经觉得很亏欠她了,怎么忍心放弃治疗呢?"何况,我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我要给女儿希望!"她对自己说。做了这个决定,王梅就到处借钱给孩子治病。第三个疗结束评估,小雅雯肠道已经缓解,胸腺也没了。医生说再上三个大剂量就可以去移植了。第一个疗上完,准备上第二个疗的时候,小雅雯说:"妈妈,我脖子疼,还有疙瘩。"王梅当时吓坏了,赶紧带女儿去医院检查,一查复发到脖子上了。
图为王梅母女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对此束手无策,最后打听到河北省燕郊燕达陆道培医院可以做cart来缓解王雅雯的病情。病情一旦缓解,一定要尽快做骨髓移植。陆道培医院的医生说cart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花费要20多万元,还不包括感染啥的,后期移植和康复治疗仍需要40万元左右。
图为王雅雯
在女儿没有患病之前,王梅就患上了严重的甲状腺结节和子宫肌瘤。女儿生病以后,焦虑、担心使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再加上陪女儿治病辐射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病得更加严重了。医生建议王梅做手术,因为手里没钱就一直拖。现在,子宫肌瘤已经长到5厘米大,医生告诉她:"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随时都有病变、恶化的可能,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图为王梅母女
但是,给女儿治病,王梅早已经债台高筑,根本没钱给自己治病。她说:"我得省下钱来救我的女儿。如果我和孩子只能活一个,我肯定把生的希望留给女儿。多年来,我和女儿相依为命,她知道我们是彼此的精神支柱。我们俩任何一个倒下,另一个人的天就塌了。"
图为王雅雯
王梅这个可怜的女人,一个不幸的单亲母亲,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女儿是她唯一的亲人和寄托,是她所有的希望和未来。王雅雯的cart还没有做,随时都有危险发生。希望广大爱心人士看到这篇文章,能够给予这对母女一点儿帮助。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献出一点爱,她们就能度过劫难,获得新生,让母亲陪伴女儿长大,让女儿陪伴妈妈变老,让这对苦难的母女,能够享受人间真情。
如果你想帮助他们,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监督电话:4009-010-919。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