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一位朋友在自己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跟别人的聊天记录,其中大部分都是朋友在说话,对方偶尔才会回一句。
在这九张聊天记录中,时间跨度居然长达一年多,从朋友刚怀孕没多久,到孩子快一周岁。
朋友自己跟丈夫买了房子,加上如今生小孩,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便希望对方可以先还一点。
但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对方都没还她一分钱,甚至假装看不见她的消息,直到她晒出聊天记录那天。
丈夫工作延后了,自己又因为生孩子没了工作,明天就是还房贷的日子,绝望的她希望朋友能把钱还自己。
当初对方困难的时候,自己慷慨解囊,如今自己也面临困境,希望对方看在当初自己帮她的面子上,把钱还给自己。
然而,对方依旧选择视而不见,终于愤怒的朋友决定曝光这个人,同时也结束了两人长达18年的友谊。
朋友的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也是在前不久的时候,一个朋友终于把欠了我两年的3000块还给了我。
很难想象,收到这笔钱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错误的感觉,朋友还这3000块就像是白捡来的一样。
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3000块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钱,对方借了自己的钱,再还给自己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为什么人们会生出这种别人还自己钱,就像是白捡的一样,说到底还是很多人对于借出去的钱不抱有幻想了。
甚至在有些人心中,有些钱借出去,就跟送出去一个意思。
以前借别人钱的是大爷,现在借钱的是大爷,明明借了别人的钱,还可以做出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不管你是真的需要钱还是假的需要钱,只要你催他还钱,他还有可能给你挂一顶为人小气的帽子。
老一辈的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特别的信守承诺,比如说借个钱,说什么时候基本就什么时候还,从来不拖泥带水。
就算当起钱不够,砸锅卖铁都要把钱还上,因为欠着别人的钱,晚上睡觉心里都不安宁。
现在的人,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你不提醒他还钱,他就假装忘记,你催他还钱,他反过来还要说你小气。
特别是亲戚朋友之间,有些钱借出去就基本等于送了,很多就是烂账一笔,自己损失了金钱不说,心里也不好受。
毕竟有些人脸皮特别厚,你去问他还钱,反倒被他各种数落,最后自己反倒成了众人眼中那个不讲情分的人。
就像在《我是余欢水》中余欢水和吕夫蒙一样,吕夫蒙有困难,余欢水没有犹豫地借了13万给好兄弟。
在此之后余欢水没提,吕夫蒙就好像忘了这一回事一样,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情,凭借吕夫蒙财力,还钱完全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可是后来余欢水需要钱的时候,余欢水找吕夫蒙要钱,吕夫蒙是满口答应,最后却放了余欢水的鸽子,也让余欢水的妻子误解了他。
没办法,余欢水只得找到自己的好兄弟吕夫蒙,各种哀求总之希望吕夫蒙可以尽快把这笔钱给自己,自己好给妻子买车。
然而事与愿违,吕夫蒙甚至还把借的13万记成了11万,真的是记错了吗?吕夫蒙敷衍的态度终于激怒了余欢水,最后不惜和吕夫蒙撕破脸皮。
小编说:大家都是成年人,谁手里不缺钱,借钱准时还,这是做人的基本信用。
现在生活压力很大,大家谁不需要花钱,打工人何必为难打工人。
对于那些借钱不还的人,就不要再交往了,可以做到借钱不还,人品也好不到哪里去。
孩子上学要花钱,父母生病要花钱,一家人生活要花钱,不要把自己的钱花在那些不靠谱的人身上。
都说“人心隔肚皮”,虽然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是时间会帮我们证明一切,那些虚伪的人最终都会露出马脚。
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识人辨人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懂得识人之术,也是一个本事。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些心理学,对人还是挺有帮助的,希望每个读者,以后所遇所见皆是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