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留德女生崔馨月是一个业余撰稿人,去年她偶然踏入“悼文写手”这个特殊的领域,用文字为48位陌生人的人生画上句号。
最长有2800多字,最短只有600来字,崔馨月用文字努力记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对崔馨月来说,悼词不仅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更是让其成为照见生命的镜子,打破人们对于生死的忌讳,也为死亡的存在赋予了活着的意义。
图源图虫创意
第一份悼词
源自萍水相逢的情谊
“闺女,你文笔好,给大志写份悼词吧,帮大叔一个忙。”发信息的是一位保安大叔,是七年前崔馨月高中时在国内参加作文比赛时认识的。
“我当时忘了带准考证,急坏了。”就在崔馨月一筹莫展的时候,当时正是这位保安大叔主动上前询问情况。他让自己的儿子大志,骑着电动车带崔馨月回酒店取准考证。
比赛之后,崔馨月提着水果去向保安大叔道谢,也加上了微信。虽然是联系不多的“点赞之交”,但大叔在朋友圈的点点滴滴,记录着这家人在一座城市的七年打拼。后来保安大叔辞了工作,开了一家小店,住了新房,大志也很争气,生活有了新奔头。但一次篮球运动后,大志身体不舒服就医,后被确诊为癌症。
“第一次写悼词,我查了很多很多资料,从怎么写悼词开始。”怕写得不好,崔馨月再一次登门见到了保安大叔。大叔一张张翻看照片,挑出一张适合的遗照。
写几段,删几段,拢共改了三四版,当千言万语凝聚在短短的篇幅中,崔馨月为这对好心父子交出第一份悼词,告别一段相识于多年前的情谊。
第一次接触悼词,崔馨月将这段特殊的经历发在了小红书上。很快,留言区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涟漪,有了温暖的承接,也有了后来的47位委托人。
倾听了48个人生故事
就像是看见了48种人生
倾听了48个人生故事,就像是看见了48种人生。熙熙攘攘的人生旅程中,有一位中年人找到崔馨月,说为自己“要一份很酷的悼词”。
这位委托人是一位深度旅行爱好者,走过世界很多地方。他短暂旅居了伊拉克,住在当地人家中。他教孩子们中文,对方拿出地道美味,重建生活的时光里,彼此结下深厚友谊。
让他停下旅行脚步的是一份体检报告。“随着治疗的深入,癌细胞转移,痛苦加剧,他有了一个为自己写悼词的念头。”
一次次聊天,崔馨月被这位中年大哥的乐观豁达所感动,“他甚至还鼓励我说‘没关系,写成什么样都可以’。”
他也聊起人生感悟,聊起活得酣畅的灵魂。比起很多人,他说,自己的人生已经很丰富了,“去了想去的地方,尝了想吃的美食,见了想见的人。”中年大哥还爱开玩笑,说要把这辈子“流浪地球”的高光瞬间压缩成视频,嵌进墓碑上的一方二维码里。
崔馨月将光标移至文档末尾,悼词最终定格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那句台词:“dobby is a free elf(多比是一个自由的精灵)。”
“或许没有真正活过的人,才会更怕死。”这位中年大哥的故事告诉崔馨月,真诚地活着,就构成了生命的意义。
她写悼词的这一年
对人生认知也在不断完善
多数时候,崔馨月是一个倾听者。她说庆幸自己拥有了一扇小小的窗户,得以窥见陌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她常常和委托人通话一个多小时,对方提写作要求只占用几分钟。剩下的时间里,委托人会任凭一段段记忆翻涌,而崔馨月能做的是一起沉浸在悲伤中,记录一个人的故事,一点点拼凑逝者人生的立体一面。
崔馨月和委托人对话,已授权
在小红书上写悼词的这一年,她对人生的认知也在拼凑中不断完善。
一向很克制的崔馨月,很少主动提问。直至有一天,崔馨月接到了一位年轻的委托人,对方说想给因病离世的爷爷写一份悼词。
随着话题的深入,崔馨月才知道,委托人的爷爷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直至离世那一刻。
听到这个病症,崔馨月一怔,“我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同样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有且仅有这一次,崔馨月小心翼翼又唐突地问了委托人一个问题:“您爷爷从确诊到离世,经历了多长时间?”对方给的回答是:三年左右。
一句话,让崔馨月红了眼眶。“那一刻,我太怕遗憾了,决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身边人,”崔馨月重新安排了课程,只要有假期,就飞回国陪爷爷、陪父母、陪好友。
潮新闻 记者 祝瑶
责任编辑: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