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和亲人较劲

2025年02月11日22:10:27 情感 6860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 - 天天要闻

心理学家刘禾粟曾走访过100个家庭,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家庭的未来,其实取决于家人间的相处模式。

有些家庭遇事就吵,总跟家人较劲,这样的家往往容易分崩离析;

而那些兴旺的家庭,家人间互相包容,很少会计较。

跟家人较劲,伤神又劳心,压根就没有过好生活的心力。

无论何时,永远都不要跟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

01

  • 别和父母较劲,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

“人要一赌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也耽误了自己。”

一个家最大的不幸,就是错把跟父母较劲当成解决问题的方式。

作家麦家在书中讲过自己的故事。

他从小就因为出身不好,常被人欺辱。

有次,麦家被揍到鼻青脸肿,他忍不住还了一拳。

等到父亲提着扁担赶来时,他以为有了依靠。

结果父亲不仅没有安慰他,还重重地甩了他两耳光,拿扁担打他。

麦家忍不住在心里咒怨着:“父亲,我恨!恨你!咒你死!”

此后的岁月里,他将近20年,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后来,等他也当了父亲,这才明白了为人父母的不易。

可他想再叫一声爹时,父亲却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直到去世,都未认出过他。

回想起过去,麦家后悔莫及。

有多少人用一生的时间跟父母计较,让一段本该消散的往事,成了永久的遗憾。

父母终究跟我们隔了几十年的岁月,你无法指望他们能读懂你的心思。

跟父母生气,只会伤了他们的身,寒了他们的心。

作家苏心刚毕业那年,为了找工作,父亲带她串了不少门。

每回提着一袋水果上门,然后就厚着脸皮聊工作的事。

那些人要么直接下逐客令,要么随意敷衍两句。

苏心受了几次冷眼后,便打定主意不再去。

后来,父亲好不容易才托人给她找了份工作。她却嫌工作不好,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在跟父亲生气。

只要在家,她就故意不理睬父亲。

直到有一次,她跟母亲抱怨起此事。

母亲说:父亲给她找工作那些日子,天天晚上睡不好,只能拉下脸去求人。

彼时,她才开始理解父亲:一辈子耿直,却为了她低头求人,不知内心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都挺好》中,有句台词:

“我们等了一辈子,都在等父母一声抱歉;

父母等了一辈子,都在等我们一声谢谢。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等到。”

我们是第一次做儿女,但他们亦是第一次做父母。

很多时候,你心里的那份计较,他们不一定会懂。

对父母多些包容,少些较真,才是最顶级的孝顺。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 - 天天要闻

02

  • 别和伴侣较劲,他们是陪伴你最久的人。

看过一档情感调解节目。

有对夫妻结婚多年,却近两年都没跟对方说过话。

在调解员的劝解下,他们才道出缘由。

原来丈夫嫌弃妻子不关心自己,辛苦加夜班,连问也不问一句。

妻子也抱怨对方什么事都不说,加班不提前打招呼,给老人拿钱也不说。

两人只要一碰面,就没完没了地争吵,再往后,干脆赌气冷战。

从最开始几个小时互不搭理,发展到半个月都不讲一句话。

虽然夫妻俩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各玩各的手机,没有任何交流。

如果遇事就较劲,最终,不过是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得不偿失。

真正幸福的家庭,从不会一味较劲,而是该低头时就低头。

作家林语堂和妻子廖翠凤性格迥异,经常会产生矛盾。

有次,廖翠凤在厨房做饭,林语堂见状忍不住说:你试试左手拿铲子,这样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呢。

廖翠凤当时正闹脾气,便置气说:赶紧滚出去,别在这里啰唆。

当时儿女们听到厨房的动静,都伸长了脖子朝里面张望。

要是别人遇到了这种情况,都觉得丢了面子,非要反驳几句才肯罢休。

林语堂却笑着跑出来,对孩子们说:我们都要听妈妈的话。

正因他的主动让步,让整个家庭几十年来一直幸福和顺。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好的婚姻,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得装,该和解的和解。婚姻本是一场合作,谁先睁眼,谁就输了。

牙齿和舌头在一起,尚且有磕碰的时候,更何况是家人之间的相处。

要明白,这辈子能陪你最久的人,只有伴侣。

无关痛痒的小事,彼此“装聋”;不伤大雅的细节,多多“装瞎”。

适当抹平一些棱角,日子才能更和谐。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 - 天天要闻

03

  • 别和孩子较劲,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育好。

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在37岁时遇见了第二任丈夫杨维成。

那时,杨维成已有一双儿女,大儿子杨宏建刚满18岁。

这样的重组家庭,矛盾重重,随时都会爆发。

但钱瑗却用自己的大度和真心一次次化解了争执,征服了两个孩子的心。

一开始,孩子并不欢迎她,经常赌气跟她冷战,还故意搞些小破坏。

她也从不会计较,而是一心一意地对他们好。

在钱瑗看来,跟孩子们相处,最忌讳计较。

要知道,跟孩子较劲,不是教育,而是泄愤。

父母跟孩子做对抗,其实就是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

到头来,或许赢得了一时,却会让孩子记恨一生。

作家韩涛,分享过自己跟儿子的故事。

有次,儿子为了提前玩ipad,便随意在画画作业上画了几笔应付过去。

韩涛见状,忍不住批评道:“你不想画就别画,随便敷衍几笔,是凑合了事,你把它拿走吧。”

结果儿子非但不认错,反而硬着脾气顶了上来。

父子俩各有各的脾气,顿时就僵持在那里,谁都不愿意服输。

过了会儿,韩涛就意识到这是在跟儿子做无用的斗气。

于是,他放缓了语气,耐心跟儿子解释:

“爸爸很喜欢你的画,但你好不容易画了一幅画,却没有用心画,实在太可惜了。”

一番话下来,儿子不仅收了脾气,还主动提出要重新画一幅。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说: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说到底,孩子的脑子还没发育好,和他计较岂不是比孩子还要幼稚。

养育孩子,不仅要养,还要育。

真正高情商的父母,从不会端着父母的权威跟孩子计较,而是愿意放低声音教育孩子。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跟随父母的脚步,不断蜕变,成长得更加耀眼。

蔡康永说过一个观点: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

其实,家庭成员之间亦是如此。

一个家如果不断储蓄感情,互相包容体谅,那这个家一定会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反之,如果一个家总是消耗情感账户,彼此赌气较劲,这个家便会千疮百孔。

往后的日子里,多给家人一点耐心,少跟家人赌气,家庭自然就顺了。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闻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一、18岁以下:校园纯爱阶段特点:生活重心:上课、考试、社团活动心理状态:对恋爱充满幻想,容易被偶像剧情节打动雷区预警:家长老师盯得紧,早恋容易被"围剿"怎么追:制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刚好"路过她班级送瓶AD钙奶善用学生特权:帮她整理数学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现在,在生活当中,若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许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些状况,这件事情处理得好坏,对老人的恢复以及家庭氛围,都有影响。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晓应当如何做,便能减少不少麻烦,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虑。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 天天要闻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生活中,经常能碰到有人找我们帮忙的情况,许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处理得都不太合适,我们需要知道,处理好这种情况,挺重要的。帮忙这件事里,藏着大学问,回应得好,能维持交情,回应不好,就可能伤了感情,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 天天要闻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时代里,人们的交流沟通都离不开它,女人们更是常在上面分享生活,从这里能看出不少情况,这是可以确定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些缘由,就像微信上的一些表现也能反映出女人内心的状态,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就有特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人想知道身边男人的责任心如何,其实,判断一个男人责任心强不强是有迹可循的。人生在世,责任心是重要品质,看男人责任心强不强,就看这几个细节。01:看对工作的态度,是否努力进取工作态度,能看出男人的责任心,要是男人对工作敷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