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了,谁都期盼着回家过年。这可不吗,就这几天是人员流动最密集的时刻,子女回家过年的,老人到子女家过年的,都陆续回到了自己温馨的家。
过年,过什么呢,很多时候讲的就是团聚,如今对于生活物质都淡化了,再也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了,也不企图穿件新衣服,吃顿饺子了。
由于当下职业的特点和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平时亲人们很少团聚,包括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的一年都难见上一面,有的几年都见不上一面,所以说此时的团聚更能体现年味。说白了,过年过的就是亲人的团聚。
子女盼团聚,其实老人更盼团聚,盼和子女团聚。陶女士最为典型,年近90高龄,一生育有二子三女,如今儿孙满堂,活到这个年龄是不是很幸福的事情。
可陶女士还真的不幸福,平时还好点,特别过年过节,尤其是过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家过个年。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陶女士没家吗?
陶女士有家,而且两个儿子都离她家不远。可是她三年没在家过年了,自从老伴离去,儿子对她就不管不问了,全靠三个姑娘养老,轮流照顾。两个儿子互相攀比,谁也不管不问,过年没有一个主动要接老妈回家过年的意思。陶女士给两个儿子打电话,都是那句话,爱在谁家过年过年,不可能去接你!
爱在谁家过年过年,不可能去接你!这话让人多寒心。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他们这母子之间怎么能这样,有多大愁吗?说实在的,真没多大愁,陶女士年轻时为了两个儿子,也是尽心尽力,包括照顾孙子什么的,做的都很好,没什么障碍。
是不是两个儿子都惦记老人家产,发生了矛盾,也不是这种情况。老人就是个农民,一个月才百十块钱,没什么家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说白了,就是受一些不良风气传染和影响的,陶女士所在的村庄,现在有一种非常不好的习俗,就是儿子比着不养老,凡是有姑娘的老人,多指望姑娘养老,儿子都不养老,不仅陶女士是这情况,类似的还有统统把老人送给姑娘,儿子不管不问。
别说是过年了,有的老人最后死都死到了姑娘家,儿子就是不管不问,这种风气很要命,也很致命。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对自己的老人不管不问,全靠姑娘养老呢?
据说,这个村庄周围十里八里的,都存在这种歪风,现在只要是涉及老人养老的事,只要是有姑娘的,都要先打姑娘的主意,儿子好像没啥事一样,这种风气非常不好。希望陶女士的儿子清醒一下,把老妈接回家过个年能怎么地,不应该吗?非得让人都戳“脊梁骨”好吗,为自己和儿女积点德吧!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