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饭都有皮,光棍也有脾气。”
人这辈子啊,真是越过越现实,越活越挑剔。
小时候穷得一天两顿稀饭也吃得津津有味,成年后却连一碗好的稀饭都要讲究米香不香、熬得稠不稠。
感情也是一样,越到后面越不肯将就,哪怕是个过了30岁的光棍,明明自身条件一般,甚至被村里人催婚催得耳朵起茧,却还觉得自己可以挑三拣四。
到头来,稀饭凉了,锅也空了。
前几天,有人讲了一个重庆32岁男子相亲的事。
这事看得人忍不住摇头叹气:一个年龄不小的男人,偏偏还活在自己的“择偶幻想”里,搞得最后连媒婆都懒得管他了。
这位男子可以说是“有头有脸”的大龄单身男青年,32岁,家里房子和田地都有,就是一直没个对象。
村里人说他是因为眼光太高,媒婆介绍的姑娘,他总觉得这不好那不行,嫌人家胖了丑了,或者嫌对方没文化、不贤惠。
结果挑来挑去,到现在还是单着。时间久了,媒婆都懒得帮他找了,这次能搭理他,还是他妈妈苦苦求人家介绍的。
这回媒婆可算是下了功夫,找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女子。
虽然是二婚,但长得端庄干净,性格也挺温和,村里人都说是过日子的料。
男子一开始对这个相亲对象挺满意的,特意挑了一些水果礼品去见面,想着把第一次见面的印象搞好些。
可见了面以后,原本顺顺利利的局面,突然起了变化……
男子第一次见到女子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女人和其他媒婆介绍的不一样。
女子看起来很温柔,手脚也麻利,进门没多久就端了茶水,收拾了点心招呼他。
这让男子心里挺满意:像这样会过日子又懂礼节的女人,娶回家肯定是一把好手。
两人聊了一会,气氛也算和谐,聊得更多的是对未来婚姻的期待。
男子主动开口问女子:“你对未来另一半有什么要求吗?”
女子倒也爽快:“没啥特别的要求,就是得对我好,对我女儿也好。”
这话一出口,男子愣住了:“女儿?”
女子点点头,说:“是啊,我有个八九岁的女儿,平时跟着我生活,要是以后嫁人,我也得带着她。”话音刚落,从屋子里跑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对着女子喊了一声“妈妈”。
男子整个人的脸色立刻黑了。他之前压根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有孩子,媒婆也没提前提过。
他心里一瞬间就开始嘀咕:自己好歹也是村里条件还不错的大龄青年,找个二婚的就算了,怎么还要帮人养孩子?再说了,这孩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以后挣的钱还要养这个孩子,想想就觉得亏。
女子看出了男子脸色不对,但还是耐心解释:“你放心,我不会要求你出太多钱,我也能自己养女儿,只是希望对方能真心待她好。”
男子一听这话更烦了,觉得这话就像是逼自己当“接盘侠”,扯了几句之后,直接站起来跟女子说:“不好意思,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连媒婆介绍的礼貌性告别都没有,扭头就走了。
事后,媒婆也觉得头疼,跟男子说:“你这个条件,村里已经很少有姑娘愿意相亲了。人家这女子多好,家里也没开口要你出彩礼,这么贤惠的人你都嫌弃。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
男子回答得理直气壮:“二婚可以接受,但孩子我是坚决不能要的!”
村里人听说这事后,议论纷纷,有人说男子眼光太高不自量力,也有人说带孩子的女人确实让人难接受,毕竟不是亲生的,说白了,就是人心难平。
男人对“接盘侠”这三个字天生抗拒。说白了,男子抗拒的是女子带孩子的身份,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也觉得自己“吃亏了”。
不少男人觉得:养别人的孩子,怎么养都不是自己亲生的,付出了还落不到好。
更别说村里不少人背后议论说“谁谁娶了个带孩子的”,这种舆论压力让很多男人根本不敢接受带孩子的女人,哪怕对方再贤惠。
像这位32岁的男子,真觉得自己是香饽饽,殊不知,这年头农村30岁以上的光棍,早就成了被村里人议论的“难题”。
姑娘都往城市跑,条件好的姑娘谁还愿意留在村里?
村里的婚恋市场已经是男多女少,僧多粥少。
他既不愿意降低条件接受带孩子的女人,又没有任何特别突出的优势,结果就是“挑来挑去,没人愿意跟他过”。
无论男女,很多人都觉得,感情就是不能将就,哪怕自己条件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对方有明显的“瑕疵”。
可现实是,没能力又没意愿接受“将就”的人,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时间流走,最后不得不将就,却变成了“被迫接受”的心态。
我有个朋友村里的例子很典型。那村里有个50岁的老光棍,年轻时候条件还不错,就因为挑挑拣拣,拖到40多岁都没结婚。最后家里实在看不过去,花了十几万彩礼,才从外地娶了一个年龄差了20多岁的女人。结果这女人过了几年就跑了,留下一个半大的孩子和一屁股债。光棍这种事,拖着拖着,不是越过越容易,而是越过越难。
人啊,总觉得自己有挑剔别人的资格,却不敢面对自己的平庸。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怎么看待这个相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