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2024年12月07日14:51:06 情感 8438

曾有一个街头调查:“你家孩子主要是谁带?”

结果超过一半的人回答:“家里老人带。”这个老人,可能是爷爷奶奶,也可能是姥姥姥爷。

当然,也有很多家庭是爸爸妈妈亲自带娃,那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答案令人心酸。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 天天要闻

一:老人帮忙带娃

我邻居一位姥姥,在外孙出生后,她就住到了女儿家,一住便是6年。

刚开始孩子是跟女儿睡,但女儿说,孩子晚上吵得她们睡不好,白天没精力上班。于是,孩子24小时都是跟着她。

孩子夜醒、哭闹、蹬被子,她要不停地醒来留意孩子的动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除了带娃,她还要帮忙洗碗做饭、打扫卫生、做家务。可以说,她是24小时待命。

但即便是亲女儿和女婿,也有对自己妈妈疏忽的时候。

孩子不小心磕伤了,女儿会说:“妈,你下次多看着点他,你看这膝盖就没有好的时候。”

但女儿不会担心,年迈的妈妈,是否能跟得上精力旺盛的孩子?

孩子看电视,女儿下班后,皱着眉头叮嘱:“妈,小孩子看多了电视不好,以后瞎了怎么办?!”说完,她怒气冲冲扔掉遥控器。

但女儿不会多想,忙了一天又着急给他们做饭的妈妈,是不是也累到需要休息一下?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 天天要闻

姥姥怕孩子生病,平时要他穿得较多。有一次天热,孩子上蹿下跳出了一身汗,结果捂出了痱子

女儿一边帮孩子散热,一边嘟囔:“这么大人了,也不知冷热,孩子该穿多少都不清楚,哪那么糊涂。”

姥姥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本是来帮忙的,怕孩子穿少了生病惹女儿女婿担心。结果帮倒忙不说,还惹来一堆麻烦。

她好几次想要离开,但女儿又哭着挽留。她一心软,便这样熬了一年又一年。

很多时候,我们会一边享受父母带给我们的低成本育儿模式,一边却又嫌弃他们的育儿方式落后、生活习惯不好。

但我们却经常忘了,父母本可以不做这些的。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 天天要闻

二:没有老人带娃的家庭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感触很深。

一位全职妈妈,自己一个人带2个双胞胎男孩。男孩本来就偏闹腾,可妈妈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只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再也忍不住蹲在墙角抱头痛哭。

原来,那天她带孩子去打疫苗,手里按着这一个,还要时刻扯着嗓子喊另一个。

好不容易结束这乱糟糟的行程后,她费劲巴拉扯着两个孩子回家。

可家里还有忙不完的家务等着她,而孩子又粘着她,一直喊着“妈妈妈妈”不肯让她走。

最后,无助、委屈、愤怒、烦躁和劳累,让她再也撑不下去,直接崩溃大哭。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 天天要闻

也许成为妈妈后,她就再也没有惬意地逛街、追剧、看电影、聊八卦。她的世界里,只剩下家庭和孩子。

这时候,若有人能帮忙分担一二,也许她就不会这么崩溃了吧?

三:年轻人的无奈

只是,作为年轻人,我们也有很多无奈:“如果条件允许,谁又愿意把孩子扔下不管?亲子分离,为人父母怎会不心疼呢?”

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以及越来越少的闲暇时间,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两难的抉择。

年轻人出去拼搏,老人帮忙顾好家庭,这种育儿模式,成为大部分家庭最好的选择。

只是,当我们选择这样的模式时,就一定要明白,有些矛盾和弊端,是大概率会出现的:

●理念不同

老人带娃,就必定会按他们的方式,而不是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那么孩子,就可能出现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习惯,比如吃零食、看电子产品、性格像老人等等。

这时候,我们与其抱怨老人没带好孩子,不如好好和他们沟通。在理解他们的同时,又用温和的话语,共同商量,一起将孩子养育好。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令人心酸 - 天天要闻

●孩子与老人更亲

当把孩子丢给老人带的同时,我们可能就要做好准备——孩子将来与老人更亲。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跟孩子在一起时间更多,为他付出更多,他就更依赖那个人,也更愿意与那个人亲。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就需要挤出多一点的时间、更多一点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参与他的成长。

只有多陪伴他一分,他才会和我们多亲一分。

你家是谁带娃多一点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 天天要闻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1986年,汪英和刘青两人结婚。汪英漂亮,刘青高大英俊潇洒,人人都说,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对。酒席整整摆了30桌。酒席后回到家,汪英刘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点收回的红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 天天要闻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01绝大多数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一针见血地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让人既爱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绝对会各种抱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日子还需要过下去。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爸爸不会又被赶回来吧?上次那人说的可难听了。”姐弟三人干活时说起了悄悄话。家里已经快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发地担心起了未来的日子。“听奶奶说爸爸天生脑血管狭窄,年纪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吓坏了,要是万一抢救不及时,我们就再也看不见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爸爸的病情,生在这样的...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 天天要闻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迟来的春天"杨建国相亲成功啦!"厂区大喇叭里播出这则消息时,我正推着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脚步,心里五味杂陈。那刺耳的广播声传得老远,引得路过的工友们纷纷朝我投来好奇的目光。"老赵,你堂哥终于舍得娶媳妇啦?"车间的王师傅扯着嗓门喊道。我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 天天要闻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姑姑的遗愿"冯表哥,我妈临走前给你的二十万,你得还给我,那是我的遗产。"姑姑的骨灰盒还热着,张明华就站在我面前,眼里只有钱。我一时语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里又酸又涩。我叫冯长河,今年四十有五,在县里一所中学教书。已是小有名气的语文组组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 天天要闻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们偶尔会误入复杂的境地。爱上有家庭的人,内心纠结与挣扎丛生。不少人在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为能坚守出别样美好,却不知这常是布满荆棘的迷途。其实,这份爱看似热烈,却可能不经意间灼伤自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