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子,家庭条件良好,长相也不错,可就是娶不上媳妇,据说,相亲相了59次,就没有一次成功的。
看着这人的条件不错,但和他相过亲的女孩却都说,就算是嫁个二婚的,也不嫁给他,他就是一个巨婴,结了婚竟然还想在家躺着,让我赚钱养家,就是一个疯子!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相亲失败也就情有可原,可一开始就知道这样会失败,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他真的如相亲对象所说的那样不堪吗?
家中独子,备受宠爱
潘杰就是上面相亲59次都失败的男主人公,据他诉说,他1986年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工薪阶级家庭,是家中的独子,他的父亲潘卓越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李丽是工厂的技术工人。
虽然家庭出身平凡,但由于父母双方都受过良好教育,且工作体面,所以说潘杰的生活环境在当时算是优渥的。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潘杰自小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宠爱,尤其是来自母亲的悉心照料。
潘杰的父亲潘卓越在学校工作繁忙,为了方便上下班,租住在离家较远的校区附近,每周末才得以回家一趟。
因此,在潘杰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李丽承担了大部分的照顾职责,李丽性格温柔且细心,总是尽可能满足潘杰的需求。
为了兼顾工作与照看孩子,她常常将潘杰带到工厂,潘杰也总是懂事地陪伴在她身边,不吵不闹,安静乖巧地在母亲的视线范围内玩耍。
潘杰也很体谅母亲的辛苦,偶尔会主动帮忙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母亲忙碌时,他总是乖巧地帮着洗碗或收拾房间,尽管这些小事不足为道,却在李丽心里带来了些许宽慰。
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上学后,潘杰也不逊色于人,成绩出色,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是邻居眼中的好孩子。
小学时的优异表现让他在父母面前备受赞扬,然而,过多的宠爱让他逐渐习惯了在呵护中成长,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和独立意识。
初中时,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潘杰开始了寄宿生活,这个转变让他逐渐脱离了父母的掌控。
新的生活环境对他的自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缺乏生活技能的情况下,他感到无所适从,内心也逐渐滋生出孤独感。
寄宿生活的适应过程对内向的潘杰来说尤为艰难,班里的同学嘲讽他不够独立,对他的笨拙行为冷嘲热讽,使他更加封闭自己。
在这种状态下,他渐渐与同学疏远,缺少沟通的他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抗拒心理,内心的失落和无助感逐渐加深,潘杰开始逃避现实,寻找其他的寄托。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接触到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缤纷与刺激,让他暂时摆脱了现实中的孤独和失落,他因此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网瘾日复一日的加重,潘杰的学业也逐渐被他抛在了脑后,面对初中日益增长的学习压力,他并没有选择迎难而上,而是借助游戏来逃避现实。
由于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他的成绩开始大幅下滑,学习态度也越来越消极。
母亲李丽察觉到异常,反复劝导他要将注意力放在学业上,但由于长期的缺乏约束与沟通,他们之间已然产生隔阂。
母亲的劝说未能触动潘杰,反而让他产生逆反心理,逐步走向“自我放任”。
无尽堕落,为游戏打残母亲
高中时,在他父亲的帮助下,他进了当地一所高中的尖子班,然而,进入高中后,潘杰仍然没有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甚至更加沉迷于其中。
高中的学习压力本已沉重,而潘杰却一心沉溺在虚拟世界,逃课、迟到的情况日益增多,老师的劝导也成了耳旁风。
他的成绩不断下滑,导致他只上了一所专科大学,到了大学以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约束与管教,潘杰就更加放纵自己了。
经常是熬夜打游戏、上课睡觉,挂科那都是常有的事,他也不爱与其他人交流,以至于他班上的同学都以为他又什么疾病。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以潘杰那吊儿郎当的成绩自然是没有找到工作,于是毕业后他就长期待在家中,将所有时间都消耗在游戏上,逐渐形成了“啃老”的依赖性。
父母出于疼爱并未严加斥责,平时也不缺衣食,这让潘杰更加心安理得,毫无独立意识。
每当他的母亲李丽试图和他沟通,他也总是充耳不闻,一次,李丽做好晚饭后叫潘杰吃饭,而他正沉浸在游戏中,对母亲的呼唤毫不理会。
李丽气不过,怒气冲冲地拔掉了网线,突如其来的断网让潘杰愣住,发现是母亲所为后,他立即怒火中烧,将怒气发泄在母亲身上,猛地把李丽推倒在地,甚至还把她的手指打残了。
年迈的潘卓越目睹此事,内心充满无奈与愧疚,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忍受,李丽对潘杰的暴力行为心寒不已,但她始终不忍放弃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改变。
相亲59个,全部失败
既然自己不行,那就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儿媳妇身上,于是,李丽自作主张的给潘杰揽下了许多相亲对象。
潘杰拒绝不得,便一个一个的去相亲,面对一个个相亲对象,潘杰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和婚姻的偏执态度。
他对家庭责任避之不谈,甚至公开表示自己不愿承担家庭开支,希望将来妻子能像他的父母一样养着他。
如此异于常人的想法令女孩们大为震惊,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他这样的生活观念,纷纷拒绝了与他的进一步接触。
然而,屡次失败并没有让潘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倒将所有失败都归咎于父母。
他责怪他们没有提前打听好女方的想法,认为频繁的相亲浪费了他的时间和精力,损害了他的“自由”。
周围邻居对他频繁的相亲和失败议论纷纷,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听到这些闲言碎语,潘杰怒火中烧,所有的怨气都毫无保留地发泄到父母身上。
尽管如此,夫妻二人依然不甘心,继续为潘杰张罗着,然而,潘杰的抵触情绪却愈发激烈,认为父母的安排限制了他的自由生活,成为他无所事事的借口。
在又一次相亲失败回到家后,潘杰愤怒地指责父母,说他们的安排让他难堪,并声称如果他们再继续逼他相亲,就要“让他们好看”。
眼看着儿子的态度越来越激进,潘卓越和李丽的内心充满酸楚,却无力改变。
溺爱害了孩子
随着一次又一次相亲失败的消息传来,周围邻居和亲友们对此议论纷纷,他们问李丽夫妇,是不是潘杰生病了才这样的,建议他们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去。
在亲友的劝说下,潘卓越夫妇带着潘杰前往医院,尽管潘杰一再拒绝,坚称自己并无任何问题。
最终在心理医生的诊断下,潘杰被确诊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出极端的自我中心、暴躁易怒、对人缺乏基本尊重等症状。
医生指出,潘杰的心理状态并非精神疾病,而是由于长期缺乏正常社交和家庭溺爱所致。
他的价值观因缺乏家庭正确引导和长期沉迷游戏而被扭曲,加上父母一味满足他的一切需求,未能培养他的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才使他的性格逐渐封闭和偏执。
面对诊断结果,潘卓越夫妇内心充满愧疚和无奈,曾经对孩子的溺爱和包容,竟演变成如今的局面,他们无不痛心。
然而,尽管住院治疗被医生视作唯一希望,住院期间的潘杰却依旧我行我素,对医生的建议充耳不闻。
治疗结束后,他很快又回到家中,依旧沉迷于游戏,对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兴趣,他的自私和冷漠,让他的父母无奈至极。
眼看着潘杰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却依旧不知道自食其力,每天足不出户在家里打游戏,靠着他们老两口不多的养老金度日。
日复一日,李丽和潘卓越对儿子逐渐感到失望,却又不忍心断绝对他的资助,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再如从前,生活的重担压在肩头,却始终得不到儿子丝毫的体谅。
即使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潘杰仍然冷漠无情,不关心他们的健康,依旧将自己封闭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现实生活对他来说就好像只是一个维持生命的工具。
结语
潘杰和父母的故事让人感到惋惜又无奈,曾经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如今却变成了捆住他成长的枷锁,潘杰在游戏的世界里越陷越深,而现实生活对他而言不过是躲避的借口。
年迈的父母一边内疚,一边看着儿子日渐冷漠、消耗着他们的心力和积蓄,这不是一个家庭该有的样子。
人生不该被游戏填满,爱也不是事事包办,或许,只有走出那个被溺爱浸泡的世界,潘杰和他的父母才能看到生活的真实模样。
参考资料:
1、《寻情记》 十年谈了五十九次恋爱 儿子中了什么心魔 2020年5月31日播出
2、35岁“巨婴”赖在家中,沉迷游戏把母亲打残,后来怎么样了? 人民资讯 2021年10月29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