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2024年05月21日17:15:29 情感 1744

来自安徽汪美红,丈夫意外去世,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做了19年的挑山工,其中两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2007年8月24日,她的事迹被央视报道,得到了许多人的援助,没想到村里人眼红了。

开始在村里散播谣言,就连她的婆家都散播丈夫是被她克死的谣言。

汪美红为什么会遭受到如此大的恶意?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困顿的家境

汪美红一家人原本就生活在山村偏僻贫困的环境中,家徒四壁、连温饱都成问题。

她丈夫是家中的顶梁柱,虽然也只是一名普通农民,但勤劳肯干,逐渐为一家人勉强积攒了些微薄家产。

在农村,生下儿子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日子一天天过,可儿子身上却出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儿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眼睛也睁不开。

夫妇俩将儿子抱到医院检查,发现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还导致了先天性失明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回到家后,两人再商量后决定,再生一胎。

两年后,汪美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丈夫更加卖力的干活,经常干到半夜。

谁知好景不长,汪美红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身亡,顷刻间,这个贫困的小家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汪美红不得不独自一人肩负起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

一个年轻的寡妇,加之先天失明的大儿子,以及家中其他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汪美红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她能否独自扛起这个家,她自己都开始怀疑。

但最终,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拮据的家境并没有压垮她对生活的渴望。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每天东拼西凑,汪美红靠着自己的双手勉强维持着家中三个孩子的温饱。

贫困潦倒的生活环境,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几乎要把她累垮。

但只要一看到三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她就再次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自从丈夫去世后,婆家人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差,开始在村中散播谣言,表示是汪美红克死了丈夫。

到最后全村人都不愿意和她来往了。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挑山为生

大儿子出生时就双目失明,另一对龙凤胎则年纪尚小。

从那时起,这个曾经温婉恬静的妻子和母亲,忽然之间就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生活的重压一次次凌迟着她。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大儿子忽然染上了一场看似无法痊愈的顽疾,而她手中分文未有,哪里还有钱医治!

眼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孔日渐消瘦,汪美红痛彻心扉,最终不得不将家中仅存的那点儿粮食拿出去卖掉,换来一笔勉强够付诊费的钱财。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就在家中陷入了最为绝境的时候,汪美红无意中瞥见一则招聘挑夫的启事:只要应聘成功,每次挑100多斤的东西上山,就能获得四块五毛钱。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救命的大礼。

当时齐云山上的寺庙正在修建,急需大量的沙石作为材料。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于是,一根扁担就这样承载起了汪美红挺起整个家庭的希望。

她开始了每天负重百余斤沙石的挑运工作,一趟一趟地在陡峭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皮肉之苦,那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扁担压在肩上,皮开肉绽;可每每回想起三个孩子天真无邪的微笑,她就咬紧牙关,迈开沉重的步伐。

为了防止孩子们乱跑走失,汪美红甚至会把他们绑在桌腿上,一去一回竟看到满地狼藉的污秽。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有时候,她还得挑运重达120余斤的煤气罐

这般沉重的活计,就连壮年男子也难以应付,可是汪美红一日三趟往返,竟也全力以赴。

就这样,在艰难的条件下,她终于艰难地将三个孩子一一拉扯长大。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儿女成才

母亲的愿望总是很简单,汪美红对三个孩子也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背着书包上学。

可是命运却从未对这个家庭手下留情。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面对重重困难,汪美红用她的顽强和坚韦战胜了一切。

三个孩子深知母亲的艰辛,所以都非常用功读书。

尽管大儿子出生时就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被残疾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地去上海学习按摩,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盲人按摩师。

而那对龙凤胎也都考取了名校,哥哥进入安徽理工大学,妹妹则考上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汪美红的感人事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安徽一位卖馄饨为生、家境也不富裕的好心人王一挑,在看到这个顽强母亲的故事后,决定资助她的孩子们上学,直到大学毕业。

面对如此善意,汪美红没有贪心索求,她表示只要王一挑能资助一个孩子就足够了,另一个的学费她会靠打工来赚钱。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汪美红和她的孩子们几经艰难终成佳话,这个令人敬佩的母亲先后被拍成了感人肺腑的话剧和纪录片《挑山的女人》。

当这个故事登上央视舞台时,现场主持人撒贝宁也被深深感动。

一家慈善基金会当即决定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像汪美红这样顽强母亲及其子女。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亲友嫉妒

当汪美红的感人事迹被媒体广为报道后,她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农村妇女,一下子成了小有名气的"明星"。

本以为这会为她带来更多关注和资助,让她的生活好转,但事与愿违,这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一些看新闻报道之后便生嫉妒心的村民,开始对她指指点点,妒火中烧。

其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那些误解了捐助款项的去向,以为汪美红个人得到了30万元巨款的村民。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听说汪家人现在捞到30万了,过上好日子了吧?"

"你们公婆可得把那30万要回来。"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一些村民开始纷纷跑到汪美红的婆家,大做文章地要求她的公婆把"捐助款"要回来。

有的人更是直接从中作梗,故意在汪家门口堆放杂物,阻挠她的出入。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你们家现在有钱了,就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吧?"

"汪家女人就是个小人,祸害别人家破人亡!"

一些怀恨在心的村民,还在背地里编排是非,大肆诽谤汪美红的为人。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面对如此谩骂和冤屈,汪美红虽然内心无比委屈,却也明白这是部分人对"钱"这个字眼产生的病态反应。

她只能感叹"眼红啊",生活终于好起来了,就开始引来嫉妒和是非了。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汪美红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出名求荣,她付出艰辛的初衷,只是为了让全家人温饱。

可谣言总是比事实传播得更快,在一些人的误解和妒忌心理的渲染下,很快就在村里蔓延开来。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生活的转机终于来临,汪美红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已小有成就。

大儿子在合肥买了房子成家立业,小女儿也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虽然孩子们现在条件都不错,经常会给母亲汪美红汇钱资助,但她依旧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

每次收到孩子们的汇款,她都会存起一部分,只留下维持基本生活开支的钱花费。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孩子们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我就放心了,以后的路还很长,要为他们打点家用。"汪美红说,"我已经习惯了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钱存起来备用总是没错的。"

齐云山的公路通了,运送货物不再需要人工挑了。

作为齐云山最后一位挑山工,汪美红在山上开了一家茶馆。

对于这个世界给予自己的苦难和磨难,汪美红从不认为是命运的不公。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相反,她认为这都是生活中应该勇敢面对的考验。

正因为有了那些艰难的时光,才更能体会到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

后来,汪美红因为自己作为母亲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奉献,被黄山市妇联评为"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在获奖时,她动情地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母亲,我经历的苦难其实也无异于大多数人。只不过我选择了坚持,不为生活的磨难所击垮。苦难是日常,但只要坚持自有意义。"

当挑山工19年,独自养大3个孩子,07年被央视表扬,却成全村最坏 - 天天要闻

汪美红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饱含着她对生活的坚韧和勇气。

作为一个普通人,她生命中的种种际遇都曾是未知的考验。

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的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才让她的生活不断向着美好的方向成长。

参考资料

《挑山的女人》纪录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F411n7w6/

澎湃新闻:《“她”力量|“挑山女人”汪美红:苦难是日常,坚持自有意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915053155629969&wfr=spider&for=pc

中国新闻网:《安徽齐云山最后一位女挑山工转行:继续为游客服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731427286804662&wfr=spider&for=pc

百度百科-汪美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A%E7%BE%8E%E7%BA%A2/3374920?fr=ge_ala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男人,宠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一件事 - 天天要闻

男人,宠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一件事

真正的深爱,不是口头的甜言蜜语,也不是为了人设而刻意展现的呵护。男人若是对女人情深意切,他会自然而然地心疼她,守护她,包容她的所有,甚至愿意为她放下自己的固执。在男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女人的情绪与感受更为重要,他会把守护她当作是自己生命的
如何拿捏住一个男人,不用对他太好,做到几点就足够 - 天天要闻

如何拿捏住一个男人,不用对他太好,做到几点就足够

《爱的分寸》如何拿捏住一个男人,不用对他太好,做到几点就足够。这是心心一直秉持的观点。 心心是一个聪明且独立的女人,她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处世哲学。她曾经在感情中受过伤,所以她明白了不能毫无保留地付出,而是要掌握好分寸。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
人过30,最深刻的领悟 - 天天要闻

人过30,最深刻的领悟

昨晚深夜,我的闺蜜给我打来电话,她正在苦恼。因为今年过年了,她实在想回老家看望她的父母,但是她的孩子才六个月大,老公一直在坚持认为这会太过危险。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种无奈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希望她能尽快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母亲坚决
中年以后,女人最大的靠山,是这一个人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女人最大的靠山,是这一个人

01父母先生,夫君守,子女孝,人生常法。女人的人生旅程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然而,当中年到来时,她们可以依赖着丈夫和孩子们。他们是她们生命中的支柱和守护者,给予她们力量和爱,使她们更加坚强与美丽。现实并非永远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可靠。
你和谁结婚,其实都是注定的 - 天天要闻

你和谁结婚,其实都是注定的

昨夜浅读沈从文的《边城》,被这句话深深触动:“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般的必然。”我们度过一生,看见了无数的人。出生时,每个人都无法预见未来。结束时,也没有人知道自己前世的缘由。但是,我们能够珍惜此生,并尽可能多地收到美好的回忆。
男人爱不爱你,断联一次,就清楚了 - 天天要闻

男人爱不爱你,断联一次,就清楚了

爱,是世上最纯粹、最动人的情感。无论是离别久盼重逢的激动心情,还是爱情刚萌芽的甜蜜浪漫,这些都是我们对爱情最好的向往。在无尽的人海中,我们都渴求着那份真挚的感情,那一份能够让我们快乐、感动、幸福的爱情。它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永远不会
做人,要厚道 - 天天要闻

做人,要厚道

01厚道是人与人相处的至理原则,历经古今,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周易》,不难看出,在古代,衡量君子人品的标准之一,便是厚道。一个厚道的人,无论是谁都愿意和他来往。
不要轻易许下承诺,承诺一旦许下,就必须全力以赴 - 天天要闻

不要轻易许下承诺,承诺一旦许下,就必须全力以赴

在恋爱的过程中,承诺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它承载着两个人的期待和信任,代表着彼此间神圣的盟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承诺都能兑现,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信守承诺。因此,在许下承诺之前,我们必须慎重考虑,只有在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我和壮硕岳父的故事(二十九) - 天天要闻

我和壮硕岳父的故事(二十九)

**我和壮硕岳父的故事(二十九)**“来啦,女婿,快来坐。”岳父站在家门口,热情地招呼我。他身材魁梧,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显得既亲切又可爱。我走进屋里,岳父已经泡好了茶,茶香四溢。我们坐下来,开始聊起了家常。
浙江33岁大龄剩女相亲奇葩要求被怼哭,网友:该回去吃药了 - 天天要闻

浙江33岁大龄剩女相亲奇葩要求被怼哭,网友:该回去吃药了

一名91年出生的女性,在相亲时提出了看似简单却颇具争议的要求:对方需在上海或杭州拥有一套房产,具备本科学历,并支付五万彩礼。这些条件在她看来或许只是对未来生活的合理期望,然而,在相亲男的眼中,却成了她“不清醒”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