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一代看来,许多无效社交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说逢年过节的走亲戚现象,所以现在我们也肉眼可见的看到,过年走亲戚的现象比以往少了许多,很多主张减少无效往来的年轻人,开始不主动走亲戚了。
要说他们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聊不到一起去,毕竟大家都是主要在外打拼,所以其实很多亲戚之间来往不多,这就造成了彼此有点“不熟”的错觉,几个不怎么熟悉的人,打起交道来,自然是比较吃力。
再者,现在多年龄段的思想差距,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亲戚,关心人的方式大多都是成家与否,赚了多少钱,而这些偏偏是年轻人十分忌讳的,所以更加造成了彼此聊不到一起去。
而对于走亲戚而言,尽管老一辈也有类似的困扰,但是大家普遍遵循长久以来的规矩,该拜访的都会照旧,不想因为自己而坏了规矩。
但是年轻人,接受的都是新潮思想,不喜欢的事情决不勉强,所以与其去几个亲戚家里说着言不由衷的客套话,还不如自己随便去散散步,找几个直通到了的人喝喝茶聊聊天。
所以有人说,年轻人的所谓断亲现象,是一种主动社交的觉醒,人们不再局限于老规矩,不愿意去假意迎合,而是更遵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由不束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交谈对象,如此彼此都更舒心了。
但是有不少人也对此提出批评,如此断亲毫无疑问是家族概念的弱化,很多家里其实都有宗亲概念,大家是一个家族的人,所以有很多事情需要互相帮扶,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至少有个商量的人。
但是社交是需要维系的,无故的断亲,毫无疑问会使得这种宗亲变的越来越淡化,最终会变得小家庭化,礼仪上是简化了,但是一旦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怕也是少了这种相互之间的帮扶。
亲戚这个词,意味着家庭之间存在着血缘纽带,而这个纽带注定着感情会更加牢靠,相比许多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某天一个矛盾就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对方压根没把你当作真朋友,唯有亲情是割不断的。
仔细想来其实也是有道理的,许多家庭遇到低谷需要借钱之类,一般也都是亲戚之间才会伸出援手,各种红白喜事,也难免少不了帮忙的人,所以亲戚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