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周岁的老太太,还有个20来天就是虚岁60岁了。
想一想风风雨雨走过了接近60个年头,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始终没活明白的人。
为了儿子奔波了一辈子
我就觉得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我这一个儿子奔波着。
从儿子上大学那天开始,前脚把儿子送上大学了,后脚我就踏上了从北到南的艰辛的打工之路,一干就干了整整10年。
南北气候的差异,饮食习惯的不同等等,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可想而知。
但是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我生的是儿子,将来儿子要结婚买房,买车,彩礼,七七八八加一起,那可是一笔天价数字。
如果,单靠我在北方的小镇上,那区区几千块钱的收入,恐怕儿子将来就要打光棍了。
所以,无论怎么艰难,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退休后继续打工
辛辛苦苦打工10年,挣了点钱给儿子买了婚房,买了婚车,付了彩礼,七七八八加一起花的个一分不剩,没有办法,只好退休后继续打工。
也是因为我想当年是辞去公职出去打工了。所以,我的人事关系就被放在了人才中心,由我自己交社保。于是就在我50岁那年按企业退休了,当时的退休金只有1700多块钱,随着退休金的8连涨,目前涨到了2600多块钱。
就单单靠这2000来块钱,如果满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我倒觉得足够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要每个月给孙子拿3000块钱的托幼费。
这是因为儿子结婚以后生了宝宝,都是由外婆带着,我一天也没带。
咱这做奶奶的不带宝宝总要拿点钱吧,总不能不出力也不出钱,那在儿媳那里是说不过去的,儿子也会因为这件事在受着气。
所以,我就主动提出来每个月给孙子拿钱。
这也是我退休后继续打工的原因之一。
话说打工是为了发挥余热,是为了打发无聊的退休时光,这都是假话,说到底,其实还不是为了碎银几两,匆匆忙忙。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儿子,为了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才不得不继续打工。
除了给孙子拿生活费之外,我也是希望趁着我自己现在还能干得动,多干点,再给自己攒点养老钱,将来不也是给儿子减轻负担了吗?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儿子。
生活中极其节俭
我感觉我这一辈子生活中都非常节俭,就没有像别人那样大手大脚的去花过钱。
可能也确实就因为我生了儿子就不敢花钱,从上班开始只要有余钱就存到银行里,一辈子就知道攒钱。
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从来不舍得下饭店,我就觉得下饭店太不值了。
就说现在有的时候儿子儿媳领着我去一趟饭店,一下子花个大几百块钱的,我就心疼得要命,我就觉得这要是在家里做,会省下一半的钱。
不舍得买高档的衣服,我最贵的衣服就是儿子结婚的那个时候买的,两件衣服花了三四千块钱,那都是我最奢侈的衣服了,除此之外没有超过上千的衣服,上万的就更不可能的了。
最贵的鞋也是儿子结婚时买的,我记得是500多块钱,除此之外再没买过贵的鞋,最贵的包也是不足1000块钱。
这三件对我来说相对贵一点的东西,都是因为儿子结婚,在婚礼上给儿子充脸面才买的,要不然可能连这样的衣服,鞋子和包包我也不会买的。
我从来不舍得打车,但凡能走路,我就不坐车,就觉得打车太不值当了,哪怕坐地铁浪费点时间,我也绝不打车多花了冤枉钱。
总之,我就觉得我可能就是60年代的人那个老观点,就是节省惯了,也是当时穷怕的,就是观念不行,不会享受生活。
就像我朋友说的一样,我这一辈子就是被钱累到了。
想一想也确实这样,撇家舍业地去南方打工10年,也是为了挣钱,现在回来了,退休了也不舍得退,还是为了挣钱继续打工。
有时想想,我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没活明白,像人家说的退休了就在家呆着,然后游山玩水出去逛一逛不好吗?
可是,我就觉得还是多赚点钱,更有点安全感,说来说去还是穷怕了,还是没钱惹的祸。
人的命天注定,像我这种人这辈子就不是个享福的命,就是个劳碌命,就只有干活才觉得幸福,只要在家呆着就浑身难受不自在。
仔细想想,还是自己没活明白,像人家农村人,一辈子也没挣到多少钱,我看人家也过得很幸福。
特别是东北的农村,那些人天一冷了就啥也不干了,东家串门西家逛的,不是打牌就是喝酒的,我觉得人家过得挺幸福,人家就是真正能够活明白,知道享受生活的人。
不像我这种人这一辈子都白活了,唉!没办法,有同款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