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听说,大伯有两个女儿,但一直偏袒儿子,对女儿们颇为苛刻,经常责骂她们。然而,有一天,大伯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她们的娘家,再也没有回来。小时候,我对大伯的印象很好,每次出门他都会给我带回各种美味,无论是苹果、油条还是麻花,都让我的童年充满幸福。
在我记忆中,大伯总是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笑容满面地问我:“小涛,长大后你愿意养大伯吗?”为了能陪大伯多一会儿,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然而,多年后,我未能履行这个承诺。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在城里安家立户,母亲搬来照看孩子,而父亲也在附近的工厂找到了保安的工作。与此同时,大伯却独自一人留在乡下。
每逢过年或清明,当我回老家祭祖时,大伯的热情已大不如前,只有生疏的寒暄。我给他钱和香烟时,也只是淡淡的表情。我明白他在担忧养老的问题。
父亲曾提出将大伯送进养老院,因为一个人照顾自己生活并不方便。然而,大伯坚决反对,认为乡下的养老院不如城里的舒适。由于我们一家人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根本无法容纳大伯,只好委托大伯的邻居来照顾他。
邻居是同姓家的一位热心肠的婶子,以前她做好吃的时候,也会送一份给大伯。她还帮大伯洗衣服,但自从我委托她来照看大伯后,她明确表示:“你大伯一个人真的很可怜,不太会做饭,经常吃些饼干来填肚子。我也愿意帮他,但有人说我企图得到你大伯的财产。”
为了确保大伯能得到邻居的照顾,我特地找了村长来做证明,表示我委托她每月提供1000元的伙食费。然而,邻居婶子坚决拒绝了,她说大伯是五保户,还被村长认定为贫困户,而且还有土地租金(她种的田地),养老费用完全足够了。她告诉我,如果大伯有疾病或遇到困难,再来找我。
尽管邻居是女性,但她得到了大叔的支持,拥有很高的信誉。大伯已经跟她家呆了整整11年,而我并没有花一分钱。
听说老家将要拆迁,大伯希望父亲回去,或许是为了立遗嘱,将来财产归邻居家。但母亲坚决反对,她认为财产应该由侄子继承,与邻居的关系无关。
父亲却认为老家的房价并不高,卖掉也不容易,装修费用高昂,出租难以找到租客,还要支付物业费,不划算。他们因此争吵不休,作为他们的儿子,我也无法做出决定。对于这个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坐下来一起谈一谈,听听大伯和邻居的意见,然后共同找到一个对大伯最好的解决方案。无论如何,家庭之间的关系和亲情都非常重要,应该以这些为优先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