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妻子AA制5年,婆婆生病丈夫提议取消,妻子:不同意

2023年09月03日20:22:04 情感 1488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夫妻因为某些事情的出现而开始AA制,其实不管初衷是什么,我们要明白,夫妻之间一旦开始了AA制的情况,就很难再结束。

AA制虽然短期内可以大大缓解夫妻之间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可是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发展,甚至有不少的夫妻,在开始AA制多年之后,最终以离婚而收场。

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们的婚姻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了退路,一旦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变化,A字或许是唯一能够坚持下去的理由。

倾诉人:赵女士

和妻子AA制5年,婆婆生病丈夫提议取消,妻子:不同意 - 天天要闻

我和丈夫结婚有八年的时间了,在五年前,我们俩开始了AA制。

可就在前几天,丈夫突然提议要取消AA制,而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婆婆生病了,以丈夫的收入无法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费用。

对此我当然持以拒绝的态度。

我没有想到,就算是自谈的恋爱,也不见的能够走到最后。

我和丈夫是大学同学,恰好老家又在同一座城市,所以在大学毕业之后,我们俩就相约共同回到老家的城市发展。

可是作为年轻人来说,在一座城市中想要立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俩就商量,既然无法寻求事业上的突破,倒不如先成家。

就这样,我们彼此去见了双方的父母,我们俩的婚事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大力支持。

后来在两方父母的支持下,我和丈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和妻子AA制5年,婆婆生病丈夫提议取消,妻子:不同意 - 天天要闻

由于我俩在结婚前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对于未来的生活,我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可我没有想到,生活对婚姻和爱情会造成这么严厉的冲击,我和丈夫的感情也最终和大多数夫妻一样,陷入了平淡且又琐碎的生活中。

最终在我俩结婚三年之后,由丈夫率先提出了AA制的要求。

其实我明白丈夫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由于那段时间我没有收入来源,再加上我原生父母那边需要我的帮助,丈夫看不惯之下,所以才提出了AA制要求。

就这样,我们俩开始了AA制。

一转眼就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期间,我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我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开始逐渐流失,但同时却有一种无力感,有时自己想与丈夫说些心里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渐渐的,我也就放弃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可我没想到,在AA制五年之后,事情有了转机。

说是转机,其实我觉得挺可笑的,随着婆婆的身体逐渐年迈,丈夫在事业上又遭到打击,他根本无暇在家庭和工作中做到两全其美,那时候正巧婆婆生病,丈夫手里的积蓄也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丈夫就提议取消AA制。

于是这边有了开头的一幕。

和妻子AA制5年,婆婆生病丈夫提议取消,妻子:不同意 - 天天要闻

面对丈夫的要求,我当然是不同意,现在遇到困难了,才想起有我的存在,当初早干什么去了?更何况一开始还是丈夫提出的AA制要求,而且经过这些年夫妻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情分早已所剩无几。

丈夫见无拒绝,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以各种方式向我示好,我每天下班回到家之后,丈夫都会提前做好饭等着我,而且家里的一切家务事也不用我操心。

说实在的,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我和丈夫的夫妻生活回到了之前,可是一想到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又将我拉回到现实当中。

有时我也安慰自己,凡事不要想那么多,顺其自然就好,至于今后会不会结束AA制的生活,到时候再说吧。

和妻子AA制5年,婆婆生病丈夫提议取消,妻子:不同意 - 天天要闻

结语:对于夫妻来说,AA制的相处方式对于夫妻之间的感情伤害是巨大的,只是在许多时候,夫妻二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夫妻之间本就是一个整体,许多事情上需要共同去努力,共同去选择,这样才会维护好一段幸福和睦的夫妻生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 天天要闻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摘要中青评论对老年人、病患、伤患等特定群体,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关怀。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岁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钱就医,被银行告知需本人到场后才能取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办理过程中,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属告诉记者,当地派出所、街道办等部门正协调...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 天天要闻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编辑:法拉声明:故事来源于生活,情节多为虚构,请谨慎阅读!!那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头柜上的存折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过来,数字清清楚楚,一万块。这是我攒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准确地说,是我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 天天要闻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不识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遗嘱,有效吗?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全家为遗嘱是否有效对簿公堂。陆阿婆育有四个女儿,丈夫去世数年后,涉案老房开建。之后多年里,陆阿婆一直和大女儿一家生活在老房里。2013年,老房拆迁,陆阿婆获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陆阿婆立下遗嘱,表示要将名下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