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活在不断被索取和攻击的关系里,内心会处在危险的能量消耗状态。可心理能量是有限的,长期匮乏会让人的生命力变得干瘪,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向消耗型关系说不。——心启点
一名女孩今年29岁,本科毕业,在上海一家私企工作。家中有个哥哥,还有个妹妹,哥哥读书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就外出学手艺了父母一直对她和妹妹说,我们供你们读书,已经亏欠你哥哥了,你们长大后要对哥哥好。
参加工作后,女孩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给家人都买了礼物,母亲看到她买的衣服,逢人就夸大女儿懂事。从那以后女孩工作回家,都会主动把钱给母亲,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她能干。
母亲对女孩的好很明显,周围邻居都知道:女孩懂事,自己省吃俭用,挣了钱就给父母,还让自己的孩子多跟她学习。在父母的夸赞中,女孩付出得更加无怨无悔,上班几年,自己一分钱积蓄都没有,哥哥要结婚,女方提出要买房,她为了帮哥哥凑钱买房,还透支了自己2个月工资,把钱都转给了母亲。女孩以为,哥哥结了婚,父母就不会再要自己的钱。谁知,母亲依然向她要钱,理由是儿媳要生孩子,用钱的地方多,或者父亲身体不好,需要拿钱看病。
在女孩谈恋爱的时候,和男友自由恋爱,男方家是外地的,她不打算去男方老家生活,准备在工作的城市买个房,就向母亲提出拿回工资,这样可以和男友一起凑首付。母亲怼道:“女孩子家买什么房?买房是男方的事情,要是他家买不起房,就不要娶我女儿。”
“你真是不孝的闺女,给父母花点钱还想要回去?我把你养大花了多少钱?你给我钱是回报养育之恩,懂吗?”母亲的话,让女孩彻底看清真相。原来母亲没有那么爱自己,就连她喜欢的男孩,母亲也想拆散他们,准备给她在当地介绍一个对象,理由是对方愿意给16万彩礼。女孩生气了,她觉得自己被骗了,母亲对她的态度也由天上掉到了地下,逢人就说女儿大了不中留,越来越不懂事了。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多年的付出,等来的却是无休止的索取。这样的索取既伤透了她的心又耗光了她对亲情的向往。
生活中这样类似的消耗型关系还有很多种——例如爱埋怨的上司,总是把TA的痛苦推到你面前,需要你无条件的支持TA的工作变动,跟TA相处,榨干了你的心力;又或者喜怒无常的伴侣,你总需要时刻提心吊胆,照顾TA的感受。这些关系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我们在对方面前会经常觉得累,会感受到内心能量在不断地被消耗,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处在这类关系里,我鼓励你相对方提出来,表明自己的不舒服,及时停止情绪能量的消耗。如果没法沟通,或者沟通了也没用,也许我们就该远离这段“有毒”的关系了。
可能有读者看到这里,会有一个疑问“如果远离不了,该怎么办?”就像是上述那位女孩,在她意识到之后她决定不再过度的讨好母亲,她选择与母亲进行一场长谈,告诉母亲每月发工资后只给够母亲生活用的,其余的钱自己要全留下。说出口的那一刻,她说自己心里有一种久违的清爽,短期看,她可能失去了母亲的喜爱。但长远看,她认清了家里的情况,告别了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后来她偶尔的给母亲额外的零花钱,母亲竟然比之前工资全交上去都高兴。
在消耗型关系里——“疲惫”也许是身体发出的“电量不足”警告,让你及时停下来;“愤怒”或许意味着你的边界正在被入侵;“心寒”则可能是在提醒你:这段关系不值得。情绪与感受是心灵深处发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呐喊,重视感受,也就能减少内心冲突,并借此,去看见背后的东西。
别忘了时不时提醒自己:我值得被好好对待,我值得体验滋养健康的关系,也值得享用一个自在丰盛的人生。我鼓励大家去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内在能量,减少消耗。因为你是那么好,那么的珍贵,所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