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2023年01月14日21:56:14 情感 4197

苏轼: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 天天要闻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洞见cc

元丰四年冬,黄州大雪。

寓居此地的苏轼见此,迫不及待地赶到乾明寺,游览了冬日美景。

他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一首咏雪诗: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节选

踏雪游览此处,就被乾明寺雪景深深震撼。

静静观看那雪中的鸦雀,聆听雪融时从屋檐和竹间掉落的声音,甚至还想要携着被褥留宿于此。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人生低谷时所作。

但透过字里行间,你看得到他赏雪的欣喜,却丝毫感觉不到他不得志的苦闷。

哪怕人生苦难重重,苏轼也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遇上风雨,他就索性竹杖芒鞋,踏雨归去;

如果遭遇暴雪,他就静待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在最低的人生境遇,苏轼总能步履从容,活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苏轼: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 天天要闻

1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数次遭遇风雪

作家刘亮程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苏轼的冬天,比起常人,更加严寒、漫长。

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场暴风雪,源于“乌台诗案”。

苏轼因为写诗被人诬陷讥讽新政,被捕入狱,在那座冰冷的监牢里,他度过了130多个日夜。

案件审结后,苏轼获罪被贬黄州。

初到黄州,他连个落脚之处也没有,只能暂居寺院,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有了几间住所。

住所问题得到了解决,苏轼又着手解决生计问题。

没钱买粮,就自己耕种;没有酒喝,就学人酿酒。

然而就在生活条件慢慢改善以后,他很快又经历了第二次大起大落,被贬到了更偏远的惠州。

惠州的日子,比起黄州,更不好过。

苏轼不仅要克服水土不服,还要应对蔓延的瘴疠、毒气。

但他不仅慢慢地适应了,还做好了在此地终老一生的准备。

可是这样的日子,苏轼仅仅过了两年七个月,就迎来了他一生最后一次,也是最猛烈的暴风雪。

在须发皆白的花甲之年,他被一叶孤舟送至了荒岛海南。

那里病无药、居无室、冬无炭、夏无泉,但苏轼却在这里,教人耕种,开辟文脉,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一方百姓。

杨绛先生曾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间,做人实在是够苦。”

苦难,不过人间的常态。

就像在人生的季节里,小雪之后总是大雪,小寒之后总是大寒。

无尽的风雪,也总是一场比一场猛烈。

但穷途未必陌路,绝处总能逢生。

就像苏轼一生,几经大起大落,但哪一段艰难的路程,他没有顽强地挺过来?

哪一段苦寒的日子,他不是活得有滋有味?

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就一定熬过冬季的寒凉,走至岁月的安暖。

苏轼: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 天天要闻

2

你只管熬过去,上天会给你答案

苏东坡在诗《东栏梨花》里写道: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在人生的艰难险阻前,苏轼始终是看得最清明的一个。

苏轼刚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每月只能领取一点微薄的俸禄。

但这根本就不够一家日常所需。

没办法,苏轼只得厉行节约,由此想到了一招“房梁挂钱”妙计。

每月月初,他就会将领到的四千五百文钱,分成三十份,挂在房梁上。

然后每天起床,就取下一份,以供家庭一天的开支。

在苏轼如此精打细算之下,他们一家窘迫的生活,也总算有了熬下去的希望。

但天天吃着寡淡的饮食,一家人早晚也会营养不良。

作为一家之主的苏轼,很快又将目光投向了价贱如泥土的猪肉。

猪肉食材虽然便宜,当时却没人会做。

苏轼为了做好一顿猪肉,各种研究烹饪方法、配制调料,可谓是绞尽脑汁。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一道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在苏东坡的手中诞生了出来。

从此苏轼一家老小的伙食得到了改善,他也因此心情大好。

在苏轼的世界里,美食能消人间苦难,诗意可抵岁月漫长。

遇上再多难关,他就一关一关地闯;遭遇人生低谷,他就一点一点地熬。

那段粗粝不堪的岁月,反倒让苏轼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心境也变得愈发超然。

后来,即使被贬到更远更偏僻的惠州、儋州,苏轼也都能随遇而安,与苦难的日子握手言和。

平凡如我们,也许不会像苏轼一般,经历那么多大起大落。

但只要活着,依旧会各自有各自的精神炼狱。

如果你觉得前路很迷茫,那就看看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旷达;

如果你觉得眼下的生活太艰难,那就学学苏轼“诗酒趁年华”的从容;

如果你实在熬不下去,一定要读读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

失意的岁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苏轼一样,静静地品,慢慢地熬。

熬过冬寒,便是春暖;熬过苦难,便是花开。

苏轼: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 天天要闻

3

大雪过后,抬头看天

大雪过后,有两种人:

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雪后初晴,如诗如画;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草枯花谢,寒冷萧瑟。

而苏轼就是前者。

元符三年,六十四岁的苏轼终于结束了一生的风雪,奉命北归。

北归途中,经过岭南。

虽然还是早春,但由于岭南地热,岭上的梅花皆已结子。

苏轼见此,诗兴大发,豪迈地写下: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梅花皆已开遍,游人也已看尽,而我这位老者却姗姗来迟。

但就算我已暮年,未来的日子依旧可期。

到那时,一山细雨,处处黄梅的景象,也是人间胜景。

白落梅曾说:“无论处何境,用哪种方式,苏轼皆能从困苦中找到岁月的一盏清光。”

苏轼一生,遭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风雪。

而我们现实世界里,疫情的这场雪,也下了整整三年。

但庆幸的是,苏轼等到了大赦,而我们,也即将等到风消雪停的这一天。

虽然现在很多人,还是不太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节奏。

甚至对未来的工作、生活也充满了迷茫。

在这种新旧更替的关键时刻,我们都需要学学苏轼,不要一味沉溺于旧日的恐慌焦虑。

而是应该抬起头来,去欣赏大雪过后,万物复苏的美景。

路遥有句话说得很对:“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哪怕冬天再萧瑟,也挡不住来年的生机;

哪怕黑暗再漫长,长夜过后,也终会迎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

人生路,再艰难,一直走下去,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纪录片《苏东坡》结尾时有这样一句话:

当一个伟大的人物成为过去的时候,人们总是追寻大人物的踪迹,发出一种遥远的幽谷之思。

苏轼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对他的喜爱,却从未停止。

千百年来,我们从他的身上,学会了治愈苦难,学会了善待时光,也学会了乐观处世。

人生就是在冬夜中冒雪前行,没有谁能轻松地抵达终点。

但不管眼下的日子有多寒冷,有多难熬,都请你坚信,等到这场大雪过后,一定会看到最美的春景。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印度25岁女子结婚45天后雇凶杀夫,系为嫁55岁舅舅!两人有15年非法关系,男方仍在逃 - 天天要闻

印度25岁女子结婚45天后雇凶杀夫,系为嫁55岁舅舅!两人有15年非法关系,男方仍在逃

近期,印度一名男子在结婚仅45天后就被新婚妻子杀害,原因是她与其舅舅有染,但被家人强行嫁给该男子,于是她和其舅舅雇用枪手杀害了该男子。这一案件发生在印度比哈尔邦奥兰加巴德区,据警方称,25岁的新婚女子古佳·德维据称与其55岁的舅舅吉万·辛格合谋,雇用枪手并杀害了28岁的新婚丈夫普里扬舒。左为普里扬舒,右为辛...
中年男人,拿捏妻子,左右就3件事 - 天天要闻

中年男人,拿捏妻子,左右就3件事

婚姻步入中年,常如行至峡谷深处,光线渐暗,道路崎岖。有些男人则在家中把妻子拿捏住了,外人看来都有点过分,但又觉得没有必要去拆一桩婚,就选择了旁观。然而,有的妻子却会倾诉自己很痛苦,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反常!负债累累的他为何迅速“认”下大额欠薪|今晚九点半 - 天天要闻

反常!负债累累的他为何迅速“认”下大额欠薪|今晚九点半

王某等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日期与被执行人财产拍卖时间过于接近会不会有猫腻?负债累累的金某为何迅速“认”下大额欠薪?“等了7年,原本已不抱希望,没想到终于还是等到了公正的执行分配!”近日,得知自己于2018年申请执行案件的案款得到了重新分配后,老赵欣喜地给浙江省东阳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打来电话。老赵的案款分配...
女人对你这样“主动”,说明对你有好感,越早看清越不会错过 - 天天要闻

女人对你这样“主动”,说明对你有好感,越早看清越不会错过

成年人的心动,往往不是大张旗鼓的说出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动声色地慢慢接近。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她若对你有意,不会像少女般捧出滚烫的誓言,而是慢慢走进你的身边,融入你的生活。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主动”,实则是她鼓起勇气抛出的缆绳,只等你伸手握
丈夫沉迷K歌,妻子说其中有猫腻:两个月没在一起了 - 天天要闻

丈夫沉迷K歌,妻子说其中有猫腻:两个月没在一起了

杭州打工的吴大哥喜欢唱歌,经常约上几个好友到歌厅喊上几嗓子,妻子张大姐却认为这里面有猫腻。为此,夫妻俩频繁发生争吵。吴大姐嘴里的隔壁邻居有男有女,在吴大哥看来,约朋友唱个歌本来是正常的事情,妻子做事有些上纲上线,老娘舅教育吴大哥要学会避嫌。
分手17年,一别两宽,吴越从不提陈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赢在哪 - 天天要闻

分手17年,一别两宽,吴越从不提陈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赢在哪

在阅读此文之前,幸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CX分手前恩爱无比,分手后只字不提。古有陈世美抛妻弃子迎娶公主。今有陈建斌“断崖式”分手。娱乐圈公认的“准夫妻”,同居五年却被